APP下载

咽异感症260例病因分析

2015-05-06张玉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咽部反流病因

张玉梅

咽异感症260例病因分析

张玉梅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60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常规耳鼻喉科检查,并根据病情选择做消化道钡餐、鼻内镜、鼻窦CT、颈部彩超、心电图等检查,针对病因相应治疗。结果 患者中有咽喉黏膜、淋巴组织、腺体等炎性病变169例,未明显病变患者91例。其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47例(51.6%),更年期综合征21例(23.1%),咽神经官能症8例(8.8%),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肿瘤13例(14.3%)。结论 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临床上可初步依据咽异感症的部位、伴随症状及专科检查对病因做出初步诊断,应重视胃食管反流病、慢性鼻-鼻窦炎及精神因素与咽异感症的关系。

咽异物感;病因

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约1/3的患者主诉咽喉不适,常表现为有异物感、伴烧灼、瘙痒及梗阻感,空咽(不进食)时明显,部位不固定。产生咽异感症的病因复杂,有些所谓的“病因”与本症状同时出现,频率较高的疾病,其致病机制不明。但是,自从Malcomson 发现胃食管反流可导致咽异物感后,多数人认为该症不属于癔病,患者的感觉是真实的,具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紊乱[1]。该症病因复杂,涉及咽喉部、颈部、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病程长,疗效不稳定,容易反复发作,常有器质和精神性两种因素[2]。如果在门诊检查时不能明确病因,仅做简单对症处理,容易耽延病情,延长患者病程,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现将本科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诉患者的门诊病例资料经过仔细整理归纳,并就其病因作初步探讨和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3年本科治疗咽异感症患者260例,男90例,女170例;年龄21~65岁。病程2个月~5年,且反复就诊≥3次。主要症状:咽部或喉部有异物感、伴烧灼、瘙痒及梗阻感等,空咽(不进食)时明显,部位不固定,伴随咽痛、咽干、声音嘶哑、反酸、后吸性涕和吞咽困难等,查体时约2/3患者有慢性咽炎体征。本组不包括咽喉部有明显病变而容易诊断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咽部肿瘤、悬雍垂过长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耳鼻喉科检查,包括鼻部检查、鼻咽、口咽、喉咽及颈部甲状腺、淋巴结检查,必要时行鼻窦CT、颈椎X线、颈部和甲状腺彩超等检查,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及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随访6个月,患者自感咽异感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患者自感咽异感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自感咽异感症状减轻为有效;患者自感咽异感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60例咽异感症患者中,未发现咽喉黏膜、淋巴组织、腺体等明显病变患者91例(35.0%);有咽喉黏膜、淋巴组织、腺体等病变者169例(65.0%)。91例无明显咽喉黏膜、淋巴组织、腺体等病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47例(51.6%),更年期综合征21例(23.1%),咽神经官能症8例(8.8%),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肿瘤13例(14.3%)。169例有咽喉黏膜、淋巴组织、腺体等病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2例(30.8%),慢性鼻-鼻窦炎47例(27.8%),慢性扁桃体增生16例(9.5%),慢性肥厚性咽炎11例(6.5%),其他40例(23.7%)。260例患者经心理、药物、外科等各种干预治疗,随访6个月,痊愈96例(36.9%),显效76例(29.2%),好转40例(15.4%),无效46例(17.7%)。见表1。

表1 260例咽异感症患者相关病因、治疗方法及结果比较[n(%)]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资料的整理,提示局部因素仍为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但全身因素也占较大比例,而且目前胃食管反流因素、精神因素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在面对患者时认真仔细检查,对一些比较少见的局部疾病也要注意不可漏诊。同时在行局部耳鼻喉科检查时注意仔细检查甲状腺病变及颈部淋巴结情况。

有38.5%的患者患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其中10%~15%以喉部症状为主诉的患者有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潜在病因。大多数患胃食管炎的患者,可以检查出咽喉黏膜等病变,表现为慢性发声困难、习惯性清嗓动作、咽异物感等[3],查体时可见杓状区充血、肿胀或红斑,口咽黏膜深红色,喉内粘稠分泌物,后联合肥大。追问病史,除咽部症状外,常伴有胸骨后、上腹部烧灼感或不适感、反酸、晨起无明显原因咳嗽、咳痰等症状。对此类患者行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或埃索拉唑)、胃动力药(吗丁啉、莫沙必利)、黏膜保护剂(果胶铋)诊断性治疗,并给予相应饮食指导,随访结果咽异感症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因鼻腔鼻窦的炎症及鼻中隔偏曲等,使其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倒流至咽部,引起咽部不适感,也较常见。这类患者常常有鼻塞、晨起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咳嗽时常无分泌物咳出(干咳)或仅有少量分泌物咳出。咽部黏膜表现为慢性充血,鼻咽部有时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附着。对此类患者主要针对鼻炎、鼻窦炎治疗,包括鼻部局部冲洗及喷药,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症状严重者可行鼻内镜手术。

对精神因素引起的咽异感症患者,除了认真做好局部检查,并做好详细耐心诚恳的解释,帮助患者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时积极对症治疗,必要时请神经内科行汉密顿焦虑或抑郁量表评分等,给予抗焦虑抑郁药诊断性治疗。

对咽异感患者询问病史时须持关切同情态度,不要轻率地否定患者的主观感觉,而要仔细检查鼻部、咽喉部、颈部、甲状腺等部位,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反应,查找其全身和局部病因,排除了器质性因素后,以关切的态度详细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才能得到患者的信赖,取得满意疗效。

[1] 姜泗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37-238.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0-1142.

[3] James B,Snow Jr P,Ashley W,et al.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94-99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37

2015-06-01]

810600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中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咽部反流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