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5-05-06张艳丽杨晓华齐宝奎刘佳俊刘忠锦臧兆萍王海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经颅磁场电极

张艳丽 杨晓华 齐宝奎 刘佳俊 刘忠锦 臧兆萍 王 薇 王海鹏 王 洋

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近期疗效观察

张艳丽 杨晓华 齐宝奎 刘佳俊 刘忠锦 臧兆萍 王 薇 王海鹏 王 洋

目的 评估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近期疗效。方法 64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进行睡眠教育,入睡困难者,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组患者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患者睡眠效果并打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7.91±3.35)分,治疗后30 d睡眠质量指数(8.97±2.6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17.25±3.32)、(15.66±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经颅磁刺激;慢性失眠;交变磁场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睡眠占人生1/3的时间,是维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只有在具有良好睡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完成各种社会活动。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失眠症的患病率很高, 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的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有20%的人选择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但镇静药物的耐药性、依赖性、戒断反应及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寻求治疗失眠的更佳方法成为趋势。

磁疗是一种物理治疗,近年研究显示[1],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改变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影响脑血流量,从而调节相应脑区的生物电活动,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对失眠有肯定的疗效。本研究主要评估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4例住院慢性失眠患者,年龄50~75岁,男26例,女38例,均符合《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诊断标准[2]: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以上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6 h。具备上述一项或多项,伴次晨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病程 > 6个月。并排除继发性失眠、癫痫及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用药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均进行睡眠教育,上床后超过60 min仍未入睡者,给予艾司唑仑片,1 mg,口服。

1.2.2 经颅磁刺激 治疗组患者,同时应用头环电极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头环戴于头上,牢固固定,松紧度以头与电极之间能插入一个手指为宜,头环共有五个电极,一个电极放于枕部玉枕穴处,另四个电极放置于双侧额、颞叶对应的头皮投影位置,治疗用磁感应强度为5~10 mT,治疗时间3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并进行随访。

1.2.3 睡眠评估 采用PSQI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7个成分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的睡眠效果并打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30 d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睡眠效果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睡眠效果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

3 讨论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原因错综复杂,包括生理、心理或环境因素等,众多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及皮质下中枢(如丘脑)的兴奋抑制过程调节紊乱,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而导致睡眠紊乱[3]。

磁疗作为物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在神经精神科领域被应用,神经系统尤其是丘脑下部和大脑皮层对磁场作用最为敏感,人们发现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磁场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甚至失眠、心悸、出汗等症状,但一定强度的磁场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有肯定疗效[1]。Lin等[4]发现,家兔受20~100 mT恒磁场作用1~3 min后,脑电图表现为大脑皮层的低慢波和锤形波增加,各种爬行动物及鸽子、猴和人在磁场作用下也有相同的变化,这一现象提示磁疗可诱导睡眠。

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脉冲交变磁场技术,利用脉冲电流通过电磁线圈,经过放大处理产生高能交变磁场,通过磁环电极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局部微小电流,刺激脑及血管组织,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使组织的生理和生化反应加速,改善脑组织代谢,调整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从而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徐小梅等[5]采用交变磁场治疗失眠,收到了良好效果,研究指出,交变磁场穿透性好,不受传导介质的影响,作用于额叶、颞叶及枕叶的神经细胞,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磁的发生和传递,增加大脑细胞的稳定性,调节睡眠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降低上行激活系统的兴奋性,将有利于大脑细胞的重新调整,有助于大脑过度疲劳的恢复,利用其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治疗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均有改善,并且逐渐减少了催眠药物的使用次数,睡眠质量提高,日间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在本研究中,作者还发现,在随访中治疗组患者停止治疗1个月后,睡眠质量较治疗结束时略有下降,较治疗前仍明显改善,在本研究中,患者仅进行1个疗程治疗,如患者能坚持治疗多个疗程,效果可能更好。另外,在对照组患者中作者发现,治疗后较治疗前睡眠质量下降,考虑与患者住院及环境因素干扰有关,在去除环境因素干扰后,随访时患者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均有改善,考虑与药物治疗及睡眠教育有关。

综上所述,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苗玲,蔡琰.磁场生物学效应在神经精神科领域中的应用.中国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3):184-185.

[2]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3] 刘娟,蒋晓江,姚国恩.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09,38(10):1171-1172.

[4] Lin CL,Shaw FZ,Young KY,et al.EEG correlates of haptic feedback in a visuomotor tracking task.Neuroimage,2012,60(4): 2258-2273.

[5] 徐小梅,孙志成.交变磁场治疗失眠症的近期疗效评估.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106,145.

Observation of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b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ZHANG Yan-li,YANG Xiao-hua,QI Bao-kui,et al.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Ne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Qiqihar 161041,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b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y all received sleep education,and those with difficulty in falling asleep received estazolam tablets by oral administration.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asapplied to evaluate and mark their sleeping quality.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leep quality index as (7.91±3.35) points after treatment,and (8.97±2.69) points after 30 d of treatment.The scores were all lower than (17.25±3.32) and (15.66±4.63)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provides good effect,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hronic insomnia;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08

2015-04-27]

161041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经颅磁场电极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西安的“磁场”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为什么地球有磁场呢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针对电极事故的控制系统方案应用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磁场的性质和描述检测题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