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2015-05-06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品管圈重症小儿

贾 榛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贾 榛

目的 研究和观察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护理,将品管圈护理实施前215例患儿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作为对照组数据,将实施后患儿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数据,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护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质量;品管圈;小儿重症护理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全员参加,对工作场所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对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和推行,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该活动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重视管理方式的轻松和愉快,能够让员工自动地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来,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1]。在小儿重症病房中,患儿的病情都较为危重,而且病情变化快、病势急,因此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患儿的配合度较低,家属的情绪容易焦虑和紧张,因此容易导致护患纠纷[2]。在本次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了小儿重症护理的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开始,本院在骨科护理人员中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共19名,其中,男4名,女15名;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28.1±10.3)岁。19名人员当中有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所有人员均参与本次品管圈活动,并由护士长任督导员,负责对圈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将品管圈护理实施前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作为对照组数据,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数据。

1.2 方法

1.2.1 制订活动主题 召开圈员会议,讨论活动的主题,并根据内容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圈能力对小儿重症护理中的问题进行评分,并按照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总分最高的前两个问题就是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患儿的满意度,因此将这二者的改善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2 制订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 在活动中,应对患儿护理中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内容应包括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班制度、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危重患儿的抢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管理制度以及病区的管理制度等。

1.2.3 原因分析 小儿重症护理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围绕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患儿的满意度上,而导致二者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下: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护理人员未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没有充分理解患儿或家属的实际需求;患儿家属对疾病不了解,自身的迫切需求并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导致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

1.2.4 制订对策 护理人员应在工作中落实各种管理制度,并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定期培训。积极主动地与患儿沟通,通过耐心讲解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制订突发事件的相关应急预案。改善小儿重症病房的环境,可通过悬挂气球、张贴卡通人物等方式让病房充满童趣,通过有效沟通、适当的肢体接触和游戏等取得患儿的信任,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每月要对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通过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排列图检表等方法找到措施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对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1.3 评价指标 分别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215例小儿重症患儿为范围,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相关数据对比[n(%)]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从点到面、从下到上、从局部到整体的一种质量管理活动。研究认为,该活动的特点就在于“自发组织”,参与者会自觉地参与到管理当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3]。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能够调动起参与者或者说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品管圈管理就是在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的价值,赋予其责任感,发掘其管理潜能,从而实现全员参与[4]。

在本次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在了小儿重症患儿的护理中,结果证实,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儿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的交流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通过交流和分析,圈员能够迅速了解并掌握患儿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护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此外,护理人员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制订的护理管理制度完成工作,并在工作中重视细节,从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意识,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5]。

综上所述,在小儿重症护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1] 曹惠芳,付莉,孙凌.品管圈对C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95-896.

[2] 王琼,张智慧,王洁雪.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8(7):626-627.

[3] 彭素近,王英姿,甘婷.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20(7):108-109.

[4] 李秀英.将品管圈法用于提高I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2014,24(8):114-115.

[5] 李敏玲,刘小敏,李会玲,等.品管圈活动提高急诊重症室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49-45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218

2015-06-03]

450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

猜你喜欢

品管圈重症小儿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