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三项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2015-05-06牛文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脱氢酶脑膜炎乳酸

牛文娟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三项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牛文娟

目的 探究脑膜炎患者脑脊液采用三项生化(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以及乳酸)检测的检测结果, 为临床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46例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同期行腰麻手术的非神经中枢系统疾病外科患者46例作为参考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临床常规三项生化检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中三项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检测后, 研究组患者葡萄糖水平较参考组低(P<0.05);研究组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水平均较参考组高(P<0.05)。结论 脑膜炎患者采用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以及乳酸三项生化检测, 检测结果客观、准确, 能够为临床诊断提高可靠的科学依据。

脑膜炎;脑脊液;三项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脑膜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颅内感染疾病, 儿童和中老年人发病率高[1], 大多数是由病原体引发的, 临床中最主要类型为流行性脑膜炎。脑膜炎的鉴别和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 对临床选用适当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脑膜炎的最佳检测方法,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本院选取46例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膜炎患者中任意选取46例作为研究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 经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确诊,其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12~86岁, 平均年龄(43.7±14.2)岁, 病情分型:病毒性脑膜炎18例, 结核性脑膜炎15例, 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另选同期行外科腰麻手术的非神经中枢系统疾病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参考组, 其中男25例,女21例, 年龄12~85岁, 平均年龄(44.1±1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葡萄糖、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检测:①脑脊液收集, 均于患者入院3 d内采集,收集方法:取仰卧位, 行常规腰椎穿刺, 规范操作, 避免其他组织受损, 抽取脑脊液2管, 一管行白细胞计数, 另一管行常规手法300 r/min离心, 待离心10 min后, 分离细胞和有形成分, 取上层清液, 均采用三项生化检测;②检测器材:显微镜、Sigma葡萄糖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以及Sigma 乳酸检测试剂盒等, 分别通过己糖激酶催化法、乳酸脱氢酶连续监测法和乳酸氧化酶法等检测脑脊液样本中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以及乳酸水平等。

1.3 观察指标 由专业检测人员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葡萄糖、乳酸脱氢酶和乳酸三项生化检测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样本中葡萄糖、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后,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葡萄糖、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水平, 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脑脊液样本中葡萄糖水平显著低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乳酸脱氢酶水平和乳酸水平均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三项生化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三项生化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两组比较, P<0.05

?

3 讨论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的疾病, 大多数患者均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 可引发身体任何部位如耳部、鼻窦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3], 临床中脑膜炎可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多种类型, 其中以细菌性脑膜炎危害性较大, 患者病情严重, 需及时接受诊治, 一旦治疗不及时, 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即便存活也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损伤。不同类型脑膜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 基本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刺激性化学药品两大类, 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浑身抽搐等症状, 若病情加重, 患者可出现嗜睡、昏迷、肌肉松弛甚至瘫痪, 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所以脑膜炎患者需及早进行临床检查,并及早做出诊断, 接受对症治疗, 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

三项生化检测是脑膜炎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主要包括葡萄糖检测、乳酸脱氢酶检测和乳酸检测等,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该检测方法检测效果良好, 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葡萄糖是人体能量来源, 能够为脑组织代谢提供方便, 当脑膜炎患者患病后(以细菌性脑膜炎为例),细菌可严重损害脑膜和脑组织, 其强烈刺激可破坏血脑屏障,导致炎性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 炎性反应严重, 而此时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相对较低[4], 可作为脑膜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乳酸脱氢酶是糖酵解中的一种酶, 可催化乳酸和酮酸互相交换, 正常人脑脊液中含量较低, 当脑膜炎发生,脑组织受损, 神经细胞可出现变性甚至坏死, 易导致酶泄露或转移, 造成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 同时脑组织发生炎性反应, 白细胞可释放出大量炎性递质, 使得白细胞聚积, 消耗糖类, 从而导致脑脊液中乳酸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升高, 对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很大帮助。为进一步研究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乳酸三项生化检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检测结果, 为临床检查、鉴别和诊断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本院选取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采用三项生化检测展开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脑脊液样本中葡萄糖水平、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和乳酸水平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三项生化检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以及乳酸水平, 检测结果可靠、准确, 临床意义重大。

[1] 胡月圆, 高喜容, 占彩霞.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 2015, 33(1):13-16.

[2] 丁翔宇, 张古英, 李成玲, 等.抗菌药物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成本-效果分析.医药导报, 2015, 34(1):47-50.

[3] 王锡温.颅内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无菌性脑膜炎一例.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 12(3):429-430.

[4] 职瑾, 史明, 冯国栋, 等.脑脊液细胞中结核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的检测及其早期诊断价值.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 31(3):387-39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17

2015-07-10]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脱氢酶脑膜炎乳酸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Vaccination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