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01-14卢森荣吴楚涛陈庄硕梁健欣赵贤武郭舜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脱氢酶休克乳酸

卢森荣 吴楚涛 陈庄硕 梁健欣 赵贤武 郭舜奇

脓毒症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三高”特点[1]。乳酸脱氢酶是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部分的糖酵解酶,尤以心脏、肾脏、骨骼肌的含量最高[2]。已有研究[3]指出,葡萄糖代谢变成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乳酸脱氢酶则是糖酵解的最后一步,故理论上测定该指标数值有助于临床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然而,目前临床中关于乳酸脱氢酶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报道较少,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乳酸脱氢酶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143 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3 例、女50 例;年龄:20 岁-92 岁,平均年龄(64.39±10.31)岁;科室来源:急诊重症监护室34 例、重症医学科27 例、普外科20 例、呼吸内科11 例、感染科7 例、内分泌科6 例、其他38 例;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间:0 d-162 d,平均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间(7.76±1.24)d;总住院时间:1 d-192 d,平均住院时间(19.97±1.02)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4 分-48 分,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3.48±1.22)分;脓毒症严重程度:脓毒症28 例、严重脓毒症70 例、脓毒症休克45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126 例、未发生1 例;住院转归:好转73 例、未愈14 例、死亡56 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 岁以上者;③患者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收治入院24 h 内死亡者;②合并终末期恶性肿瘤者;③结缔组织病或者是其他原因所致休克者。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于患者收治入院后24 h 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以3000 转/min 离心10 min 后收集血清,采用上海酶联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比色法)对乳酸脱氢酶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选取乳酸脱氢酶、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 s)表示,组间比较以独立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以χ2检验,乳酸脱氢酶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出院转归的相关性以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计算乳酸脱氢酶预测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以及敏感度、特异度,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s,U/L)

表1 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s,U/L)

注:与脓毒症休克相比较,*P<0.05;与严重脓毒症相比较,#P<0.05。

严重程度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N 28 70 45乳酸脱氢酶717.97±35.45*#872.60±41.46*1589.98±124.33

2.2 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 见表2。

2.3 不同出院转归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 见表3。

2.4 乳酸脱氢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见表4。

2.5 乳酸脱氢酶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见图1、表5。

表2 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s,U/L)

表2 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s,U/L)

注:与未发生相比较,*P<0.0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未发生N 126 17乳酸脱氢酶721.23±111.24*1005.98±212.47

表3 不同出院转归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s,U/L)

表3 不同出院转归患者乳酸脱氢酶比较(±s,U/L)

注:与死亡相比较,*P<0.05;与自动相比较,#P<0.05

住院转归好转未愈死亡n 73 14 56乳酸脱氢酶767.45±56.98*#1324.77±159.98*2167.89±353.24

表4 乳酸脱氢酶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图1 乳酸脱氢酶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3 讨 论

3.1 乳酸脱氢酶与脓毒症发生、发展有关 本研究发现,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乳酸脱氢酶呈明显上升态势。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脓毒症患者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未发生者。总结原因在于糖酵解进程中乳酸脱氢酶是最后的一个步骤,能够促使乳酸发生氧化反应而转化成为丙酮酸[4-5]。脓毒症发生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乳酸的大量形成后为降低其所带来的危害,机体适应性改变而大量释放出乳酸脱氢酶[6-8]。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乳酸脱氢酶高于未发生者,表明脓毒症患者病情越严重,乳酸脱氢酶水平越高,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证实了此点。

表5 乳酸脱氢酶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3.2 乳酸脱氢酶有助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 对比不同出院转归脓毒症患者乳酸脱氢酶差异后发现,好转患者、未愈患者、死亡患者乳酸脱氢酶依次下降,表明乳酸脱氢酶与出院转归有关。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乳酸脱氢酶与出院转归呈负相关性(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乳酸脱氢酶预测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处于较高水平,可用于预后的预测工作中。

综上所述,乳酸脱氢酶能够准确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失为一种具有广阔推广使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猜你喜欢

脱氢酶休克乳酸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喝酒“脸红”和“脸白”,哪个更能喝
转基因大豆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