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2015-04-19

关键词:城市化湖北省湖北

李 攀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一、引言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城镇化是未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依托和手段。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在国外已有较长时间,对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二者理论关系的探讨最早源自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的城市化和城乡迁移理论认为,城市的迅速发展是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对缺地劳动力的“推力”和城市经济力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拉力”二者共同引起的。[2]结构主义学派认为,所谓结构转换是指涉及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增长所必然引起的经济和制度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它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求、生产、贸易、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城市化。[3]Northma(1975)认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4]城市经济学家Vernon Henderson(2000)计算出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5,认为城镇化本身对生产率的增长并没有很显著的影响,鼓励城镇化并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5]周一星(1997)以1977年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国家、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线状的关系。[6]夏永祥、余其刚(2002)通过对中国1978~1994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两个指标进行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存在一种接近对数关系的曲线,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682。[7]吕璐(2005)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将城镇化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引进了虚拟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1978~2002中国城镇化相关数据,发现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有很高的正相关。[8]崔宁波,陈诗波,王亚静(2007)基于不同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9]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利用一系列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中国1978~2009年的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贡献不是很大。[10]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基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先验的互为因果关系为基础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研究,二是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例如城镇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由城乡结构转换带来的从业人数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结变动换三个方面,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二、湖北城乡结构转换的经济分析

(一)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换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湖北省的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99万人(指常住本省半年以上人口),其中:城镇3161.03万人,乡村2637.9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51%。①按照城市化阶段第四阶段:城镇人口≥50,湖北省初步进入城市社会。城镇人口绝对数量超过乡村人口。另一方面,随着乡村富余劳动力两次转移浪潮的接替跟进,使得湖北省城市化水平迅速超过50%,一半以上的居民得以生活在城市。湖北正在实现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换。

(二)从业人员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经济增长,是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率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高效的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化。[11]而总体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由于每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表1发现湖北省从业人数1978年1910.4万人,增加到2013年3692.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9%。同时生产效率从1978年3579.3元/人,提高到66816.1元/人,平均每年增加8.7%。

表1:湖北省从业人员增加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况

(三)就业机构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从表2可以看出,伴随着城乡结构转化,湖北省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提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生产方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重大差别,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重大差异。

表2:湖北省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图1:城乡结构转换经济分析

三、数据选取与测定

为了测定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选用统计学中的指数分析法,计算时运用公式:

式中,p0、p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每一个人从业人员生产的增加值,q0、q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从业人员的构成。[11]

湖北省一二三产业每一从业人员生产的增加值之比,1978年为1∶5.7∶3.7,2013年为1∶7.8∶3.6。可以计算出湖北省劳动生产率的人均产出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分别反映总体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结构变动对提高总体劳动生产效率的影响。

表2:湖北省的人均产出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将从业人数、生产效率、结构变动的年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列表如下:

表3: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表3中,可以发现在1978年以来湖北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时第一贡献者,三分之二以上来源三次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作用,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1994~2013年生产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是1978~1994年的1.5倍多。可以认为科技进步确实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从业人数增加是湖北经济增长的第二贡献者,随着城乡结构加快转换,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浪潮的跟进,再加上农村土地流转,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但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从业人数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下降,由1978~2008年的30.8%下降到1994~2013年的6.8%。说明湖北的经济增长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结构变动,从其变动情况看,有下降趋势,由1978~2008年的8.4%下降到1994~2013年的3.4%。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湖北初步进入城市社会,三次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和从业人数增加和是湖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乡结构加快转换,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浪潮的跟进,再加上农村土地流转,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必将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进而成为湖北省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与发达国家通常城镇化率达到80%的水平相比,湖北城镇化水平依然滞后,未来还有20%~30%的提升空间,湖北将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增长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这一时期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持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产业。

因此,湖北初步进入城市社会这一时期,继续地重视生产效率的提高。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凭借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充分发掘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此来带动促进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12]

第二,重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充分发挥我省优质的教育资源,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使人口优势转化成为提高劳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鼓励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加快农民市民化;同时要重视对农业转移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社会。[1]

注 释:

①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2013年统计年鉴。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EB/OL].新华网,2014-03-16.

[2]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2013,(4):691-700.

[3]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0-41.

[4]Northam RM.Urban Ge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Sons,1975.

[5]Henderson JV.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nals of Economies and Finance,2003,(4):275-341.

[6]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28-32.

[7]车维汉.发展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45-268.

[8]吕璐.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实证分析[J].天府新论.2005,(4):58-61.

[9]崔宁波,陈诗波,王亚静.我国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学术交流.2007,(12):116-119.

[10]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过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9):80-87.

[1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186-189.

[12]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8):16-17.

猜你喜欢

城市化湖北省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