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英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2015-04-15郭晓

焦作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汉英汉语语言

郭晓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24)

浅析汉英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郭晓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24)

社会称谓语指的是非亲属关系的社会人,如同学、同事、陌生人等交际时得来的名称,是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指称对象是社会交际活动中的人,因而它的划分同性别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在称谓语的具体使用中又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拟从词汇的构成、词语的语义色彩及具体的语用方面分别进行探讨汉英社会称谓语中所存在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对比。

社会称谓语;性别歧视;汉语;英语

0.引言

称谓语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那么社会称谓语顾名思义,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称谓语。日常交际中,人们的交际对象并不单单局限于亲属范围内,还和许多非亲属关系的社会人交际,如同学、同事、陌生人等,在交际时就需要称呼对方,这就需要社会称谓语。社会称谓语是语言系统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应用于社会交际场合,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其指称对象是人类两性,所以社会称谓语在具体运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社会称谓语,这一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便是一个民族中性别文化的典型媒介。社会文化给语言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语言因而成为社会现象的投影仪。汉英两种语言的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及思维方式,因而汉英社会称谓语中体现的性别歧视情况必然会有所不同。本文从社会称谓语的构词、语义色彩及语用方面具体分析汉英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做简要对比分析。具体的论述如下:

1.汉英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1.1 社会称谓语构词角度反映的性别歧视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构词方式以复合式为主,因而汉语中的女性社会称谓语,主要是在已有的社会称谓语上通过添加“女”这一性别语素而构成。因而汉语中的女性社会称谓语普遍表现为偏正式结构,如“女英雄”、“女秀才”等。这些词往往缺乏结构形式相对应的男性社会称谓语。有“女英雄”,没有“男英雄”;有“女秀才”,没有“男秀才”;有“女侠”,没有“男侠”。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一些社会称谓语看似没有性别差异,是中性词,实则往往只用于指称男性,如“和尚”、“英雄”、“秀才”等。另外,汉语中的男性社会称谓语在词形结构中常常包含“大”这一语素,而女性称谓语则往往包含“小”这一语素,如“大老爷们”和“小娘们”,“大胖小子”和“小丫头”,“大丈夫”和“小媳妇”等。这些都突出反映了汉语社会称谓语在构词形式中体现的重男轻女思想,反映了人们对男女截然不同的社会期望。

英语属于屈折语,其构词方式以附加式为主,主要通过在表示男性的社会称谓语后面添加阴性后缀表示女性。阴性后缀主要有:-ess,-ine,-ette,-enne,-ress, -trix等,如:“poet”(诗人)和“poetess”(女诗人),“waiter”(服务员)和“waitress”(女服务员),“hero”(英雄)和“heroine”(女英雄),“undergraduate”(大学生)和“undergraduatette”(女大学生)等。由此可见,在英语语言中,女性社会称谓语是在原有社会称谓语基础上添加词缀构成的,这反映出了女性的男性附属地位。此外,男性的社会称谓语后加上带有弱小、微不足道意思的“-ess,-ette”等词缀(如kitchenette小厨房),则便构成了女性的社会称谓语。这便表现出女性是相对于男性的变体,是次要和低劣的象征。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父权社会里,女性的称谓语常常会被隐去或直接成为为一种附属。在社会称谓语这一词汇系统中体现出了典型的构词的“逻各斯中心”。众所周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男性与女性构成了人类生存中最基本的两项对立,父权制(patriarchy)社会的发展使这种对立更加走向极端。女性主义者认为,现代社会是“逻各斯中心”的社会,以示这个世界是一个男性中心思维模式所统治的世界,男性词语占据着中心地位。因而突出反映了人们在男女两性的社会价值判断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差异。

1.2 社会称谓语的语义色彩上体现的性别歧视

汉语与性别有关的社会称谓语,其在发展过程中语义色彩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男性称谓语和女性称谓语的语义色彩有着很大的不同,同女性相关的社会称谓语则带有很大的贬义色彩。一些结构对称的社会称谓语,指称男性时往往带有敬重的意味,而指称女性反而流露出暗讽、轻蔑等含义,如“老爷子”和“老婆子”,“鳏夫”和“寡妇”,“爷们”和“娘们”等。在汉语中,我们称呼男性大龄未婚青年为“单身汉”通常没有讽刺意义,甚至暗指他有许多选择自由;而女性大龄未婚青年,则往往被称为“老处女”、“老姑娘”,意在讽刺其孤僻自傲,没有女人味,难以相处,难以与人成婚。类似的这些对称的社会称谓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含有对女性的某种歧视。汉语中对举止风流,男女关系混乱的女性有很多贬义的称谓,如“狐狸精”、“骚货”、“妖精”等;而男性称谓语却没有这样刻薄难听,反而有某种欣赏、略带羡慕的赞美意味,如“花花公子”、“公子哥”、“阔少”等。翻阅汉语词典,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针对女性的贬义称谓语要远远多于男性。

英语中类似像汉语中社会称谓语在语义色彩上的不对等现象也有很多,典型的如“bachelor”和“spinster”。两者都表示“one who is not married”。但“bachelor”多用于恭维。而“spinster”则让人联想到“loneness,aged, dullness”,含有贬义的嘲讽。“master”和“mistress”,前者指的是“师傅,硕士”,而后者则有“情妇”的含义;如“Heisamasterofindustrialengineering.”,“Maryhas decided to be the ballplayer’s mistress,and will not go back to her husband.”。类似这样的社会称谓语还有很多。如“governor”(州长)和“governess”(家庭女教师),“call boy”(侍者,男服务员)和“call girl”(妓女),“lad”(少年)和“maid”(女仆),“sir”(先生)和“madam”(老鸨),“conductor”(指挥)和“conductress”(女售票员),“wizard”(男巫)和“witch”(丑老太婆),“host”(主人)和“hostess”(女招待)等。这些都体现了在英语中,男性社会称谓语往往含褒义,而女性社会称谓语则多含贬义。在人们的社会观念影响下,语义色彩好的社会称谓都给了男性,而女性则往往承受着男性的咒骂和侮辱。

总的来说,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汉英两个民族的心理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得人们在这一思维定式影响下,表露出对女性的嘲讽、侮辱、蔑视等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男性的优越感和自信感在其社会称谓语中得到了有力的凸显。

1.3 社会称谓语在语用方面所体现出的性别歧视

在中国,尤其是学术界及亲朋好友之间,为表示对相关领域里德高望重、资历深的男性前辈的尊敬,往往用“姓”+“老”、“姓”+“公”的表达方式,如“刘老”、“钱老”、“李公”等;而本应同“公”对应的“婆”放在“姓”的后面却不能在表示对年长女性的尊称,反而同其他语素组合多用于称谓那些地位低的女性,如“巫婆”、“媒婆”等。此外,“小姐”和“先生”作为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的一组典型社会称谓语,其在具体的语言应用环境中也体现出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小姐”在古代是对官宦人家未嫁女子的尊称。随着时代的演变,由建国前表示对非体力劳动者女性的尊称,到文革时演变成带有资产阶级意味的贬义称谓。到改革开放后,“小姐”又变为顺口又文雅的女性尊称,而近几年却又成为具有“妓女”等意味的贬义称谓。由此可见“小姐”这一女性称谓语在不同语境里的语用情况演变之反复,而“先生”的这一称谓语就无这样的演变过程。值得补充的一点是,“先生”指对成年男性的称呼,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成年男性都可以使用,而指称女性的“小姐”只能用于未婚女子。这里的不对等现象体现了男性称谓语相对女性称谓语的稳定性,及男性视角下对女性的轻视和易变。在汉语具体使用中,用比喻、借代、比拟等修辞手法来贬低女性的称谓语俯拾皆是。如用“母老虎”喻性格凶恶的妇女,“铁嘴鸡”喻嘴巴厉害、说话尖刻的妇女,女性还被喻为“祸水”。男性还常以“衣服”比喻妻子。对女性形象的恣意丑化在这类社会称谓语的语用状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圣经》中讲到上帝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才创造了夏娃,而她只是由男人亚当身上的一块肋骨创造的。正如肋骨附属于身体,女人也附属于男人,由此可见女人地位之卑微。英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女性正如《圣经》里所描述的那样,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因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英国人的婚姻观也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女士嫁给男士就会由“Miss”变成“Mrs”,且要冠以夫姓。因而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我们听到人们使用“Mr”+“姓”来称呼男性时并不能借此来判断其是否已婚。而在婚姻状况一般视为个人隐私的英国,女性却不得不用“Mrs”+“夫姓”来表明自己的已婚身份。女性一旦结婚即获得这样附庸性的社会地位,直至其丈夫去世仍会被称谓为冠以夫姓的遗孀,如“John’s widow”。英语中也有类似于汉语中的现象,即在日常的对话中,常常有用比喻等修辞来指称女性的例子。如用“dog”(母狗)来指称丑陋、懦弱的女人,用“cow”(奶牛)指称粗俗、令人不快的女人,用“mouse”(尖鼠)指称胆小怕事的女人,用“cat”(猫)指称心地恶毒的女人,用“butterfly”(蝴蝶)指称交际花等都带有明显贬低女性的色彩。而对男性的比喻性称谓往往都具有褒义性,如“studs,bucksand wolves”等等。此外,将女性比作食物的称谓也比比皆是,如:用“tomato”(西红柿)指称美女,用“peach”(桃)指称靓女,用“crumpet”(面包)指称性感女人,用“tart”(水果派)指称妓女等。然而这里都是从男性角度表出对女性赏玩性的轻视态度,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忽视了其个人价值,仍是女性附庸地位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国,尽管社会背景等有巨大的不同,但在具体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女性的称谓仍不约而同地体现着一种轻视丑化的态度。这深层次地反映了社会价值层面男性女性的不平等地位,人们普遍的男尊女卑观念。

2.汉英社会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

汉英社会称谓语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但由于两者处于不同的社会系统,民族历史有很大不同。因而虽然汉英社会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具体在表达性别歧视的词形结构及语义歧视程度上都有所不同。

汉语和英语分别隶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因而在社会称谓语中表达性别歧视的方式不尽相同。汉语是孤立语,其构词方式以复合式为主。汉语中主要是通过已经有的称谓语上添加“女”这一性别语素来构成新的女性社会称谓语,常常是偏正式的结构。而英语作为屈折语,除了采用复合的方式来构成新的女性社会称谓语(如“ball boy”和“ball girl”,“salesman”和“saleswoman”等)之外,往往是在表示男性的社会称谓词后面附加黏着语素-ess,-ine,-ette等表示女性。不论汉语还是英语中的社会称谓语,在语义上都存在着褒男贬女的现象。但由于汉民族自封建社会以来都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而这种文化对女性有着重重的禁锢,诸如“男尊女卑、男外女内、三从四德”等一系列的封建礼教观念,这使得汉语的女性社会称谓语中普遍带有程度较深的贬义色彩。在英语中当然也有这类贬低女性的现象存在,如女性出嫁后往往被冠以夫姓来称谓即是典型的例子。但相互比较之中,我们发现英语中社会称谓语中体现的性别歧视程度要低于汉语。这主要是由于英国虽然也经历过封建时期,但历经时间较中国要短的多,且是最早由工业革命跨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因此英国文化中多强调自由、平等、民主,相应地也就对女性的歧视没有那么根深蒂固般强烈。

3.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反应出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认知体系。社会称谓语指的是非亲属关系的社会人交际时得来的名称。它一方面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引导社会交际的“先行者”,可谓是联系语言与文化之间一个必不可少的纽带。人们从出生开始即被赋予两性的对立,仿佛两张崭新的白纸。两张白纸逐渐被社会文化等因素浸染,进而呈现出清晰不同的语言色彩。Simone de Beauvoir有句名言“Women are not born,they are made.”由此可见,女性社会称谓语之所以较多地含有贬义,正是由于社会的男权中心观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庸,继而使得语言中透露出对女性明显的性别歧视。本文从词语构成、语义色彩及语用方面分别对汉英社会称谓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指出汉英体现性别歧视的社会称谓语在词语结构及语义歧视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形成对汉英不同语言系统下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的进一步共同探讨。

[1]徐丽华.论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2]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3]Penelope Eckert,Sally McConnell-Ginet.Language andGender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4]刘晓民.英汉性别歧视语与文化渊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3).

[5]卢建.浅析英汉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5).

[6]汪美琼.英汉社会称谓语的差异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2).

[7]孙荣,刘洪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8]唐雪琼,林婕.中英称谓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现象[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2).

[9]钟如雄.汉语称谓语的性别异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4).

[10]李海霞.英语性别表达方式及其与汉语差异原因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11]周凤娟.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09.

[12]肖巧玲.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2).

[13]肖建安,肖志钦.论英汉性别标记言语的象似性[J].外语教学,2003,(3).

[14]伊雪.汉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15]刘萍.汉英称谓的语用差异及其翻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6]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7]孙汝建.语言与性别[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张蓓)

H0

A

1008-7257(2015)03-0104-03

2015-01-21

郭晓(1992-),女,河南温县人,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汉英汉语语言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