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2015-04-10赵晓东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北京100048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家属标准化

李 蓉,官 昕,王 曼,赵晓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北京100048)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它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形式,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导致的心肌坏死[1-2]。有病情重、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恢复心肌灌注,挽回梗死的心肌细胞[3-4]。因此,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是保证患者尽早行PCI 或溶栓治疗的基础,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我院通过制定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减少了急诊救治通过时间,增加了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得到了更加有效而快速的救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 年5 月至2014 年6 月急诊收入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 治疗患者140 例,将2012 年5 月至2013 年5 月收治的7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流程;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收治的7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患者均配合治疗,完成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中,男55 例,女15 例,年龄(58.9 ±14.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9 例,女21例,年龄(56.1 ±5.3)岁。2 组患者在病例数、年龄、梗死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诊护士迅速安置,告知医生新入患者,遵医嘱开始急救流程,立刻给予患者吸氧,若患者烦躁不安,可给予镇定药物治疗。入院后及时开放静脉通道,抽血检验各项指标如血常规、心梗三项、生化检验,完善各种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通知相关科室,尽早行溶栓或PCI 介入治疗[5]。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见表1。抢救组护士均接受培训,包括:①标准化流程的培训,并按流程组织演练和进行考核;②急救设备培训,如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等;③临床操作技能,如静脉注射,吸痰、心肺复苏术等;④药物使用培训:包括药物的剂量、剂型,常规用量用法;⑤转运:能快速准确评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通过培训及演练,抢救物品药品保证定量定位定专人管理,抢救组医护人员充分具备快速定位抢救的能力。

表1 标准化抢救流程

1.3 观察指标

急诊救治时间(指从患者入抢救区到离开抢救区时间);家属的满意度(指对治疗护理满意的患者家属占所有患者家属的百分比);3 h 内相关导联ST 段降低率(患者3 h 内ECG 检查ST段降低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以V1 导联降低0.3 mV,V3 降低0.5 mV,V5 降低0.1 mV 为标准);患者住院时间(从进入心内科住院治疗至出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用SAS 12.0 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统一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 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住院时间比较

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后,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停留时间缩短(P <0.05);住院时间与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2 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

2.2 满意度、ST 降低率比较

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后,家属对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5);3 h 内胸痛缓解率提高(P <0.05),见表3。

表3 2 组家属满意度、3 h 内胸痛缓解率比较[例(%)]

3 讨论

当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中约半数在发病后1 h内于院外死亡。根据STEMI 患者的发病特点,降低STEMI 的病死率成为当前医疗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尽早对患者实行心肌再灌注治疗,可以尽可能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7],因此有专家提出“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8]。患者就诊时间我们无法控制,唯有缩短急诊处理时间,规范护理流程,减少患者急诊死亡的风险是急诊人应做的[9]。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设立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我院所收治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科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强化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处理STEMI 患者水平,并制定了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规范救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位护士面对此类患者时能合理分工、协作,心中有数,保持急而不乱的状态,体现急诊的“快、准、稳”三原则[10]。通过本研究发现,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使急诊救治时间明显缩短,大大提高了STEMI 患者救治的机会;同时还发现,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更多的交流沟通,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从而为改善护患矛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STEMI 的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患者3 h 内ST 段降低率提高,说明更好的护理规范、更严格的救治流程可以辅助提高救治的效果,标准的护理流程能给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带来更理想更优化的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1]申 健,张 旭,李志明,等.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apelin 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3):407.

[2]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3]程宝珍,张小红,牛 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

[4]胡大一,贾三庆.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法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3.

[5]刘绍芳,赵 玉,陈海燕,等.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梗死病人救治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0A):56 -57.

[6]高润霖,朱文玲,胡大一,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725.

[7]龙崇崇,喻 恒,李 进.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10):1047 -1049.

[8]胡大一.急性心肌梗塞的现代治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3.

[9]李小峰,陈 敏.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862 -863.

[10]聂智容,朱良琼,张亚莉,等.严重创伤绿色通道与手术室急救护理的衔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6):658.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家属标准化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标准化简述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