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 新开拓——评吴从祥著《谶纬与汉代文学》

2015-04-10尹雪华

关键词:谶纬神话文学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93X (2015) 04-0117-02

收稿日期: 2015-06-20

作者简介:尹雪华(1973-),女,陕西安康人,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多年来,吴从祥博士一直致力于谶纬与汉代文学关系研究,《谶纬与汉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是其独立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题成果,更是其多年艰辛研究的结晶。细读之后,觉得此书颇有不少可称道之处。

一是视角新颖。千百年来学者们对汉代谶纬做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集中于史学和哲学领域,学者们往往将纬书视为历史文献和哲学文献,发掘其史料价值或思想价值,却少有学者将纬书视为文学文献,将其纳入文学研究范围,深入研究其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等。在《谶纬与汉代文学》一书中,吴从祥博士率先提出将纬书纳入汉代文学研究范围,努力发掘纬书的文学性、文学价值与文学影响等。在《绪论》中作者指出,“从汉代文学观念来看,谶纬是汉代文学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摒弃偏见,将谶纬纳入汉代文学之列” [1]2。在本书中,作者很好地实践了自己的观点。在第四章《谶纬文艺观》中,作者对汉代纬书的经典观、诗学观、乐论思想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在第五章《谶纬与汉代诗歌》第一节《纬书中的诗歌与谣谚》中,作者对纬书中的七言诗、歌诗、谣谚等作了深入的发掘,并认为这些作品“皆可纳入汉代诗歌范围” [1]164。在第八章《谶纬与汉代神话》中,作者对纬书中的大禹神话、河图洛书神话以及地理神话等的内容、类型、特征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第九章《谶纬与汉代小说》中,作者明确指出,纬书中的许多片断“与汉代的杂传、杂事小说中的片断颇似,实可当作小说或准小说看待”,“纬书是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284,并倡导将纬书纳入汉代小说研究范围,小说选集应选入纬书片断。不仅如此,作者还对纬书中的地理博物小说、志人小说等的内容、类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将纬书文献纳入汉代文学范围,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汉代文学观念,而且大大丰富了汉代文学内容,有力地拓宽了汉代文学研究领域,对汉代文学研究将会产生不少影响。

二是体系完备。就谶纬对汉代文学的影响,挚虞、刘勰以及刘师培等学者皆有所言及,但这些只言片语或零散文章,往往既不全面也不深刻。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谶纬与汉代文学关系的专著,作者以谶纬、作家和作品为核心,对三者间多重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基础篇”主要从宏观角度就谶纬对汉代文学的影响作了全方位论述。在第一章《谶纬概说》中对谶纬界定、内容、发展演变、传播等作了探讨,为后文展开论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接下来作者从文人、文学创作、文艺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谶纬对汉代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谶纬与汉代文人》,作者从习纬风尚、思想意识、心态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谶纬对汉代文人的影响。第三章《谶纬与汉代文学创作》,作者从文本、创作思维、创作心理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章《谶纬文艺观》则从经典观、诗学观、乐论等三个方面揭示了纬书本身的文艺价值。下编为“分论篇”,作者以文体为经,就谶纬对汉代各类文体的具体影响作了深入的论述。第五章《谶纬与汉代诗歌》先考察了纬书中的诗歌,继而论述了纬书对汉代七言诗发展的影响。第六章《谶纬与汉代辞赋》探讨了谶纬对汉代京都赋和咏物赋发展的影响。第七章《谶纬与汉代散文》论述了谶纬对汉代史传散文、政论文和诸子散文的影响。第八章《谶纬与汉代神话》,论述了纬书中的大禹神话、河图洛书神话和地理神话等。第九章《谶纬与汉代小说》先考察了纬书中的小说,继而论述了纬书对汉代小说的影响,最后从纬书影响的角度考察了《海内十洲记》的成书过程。可见,不仅上编总论与下编分论形成了很好的总分关系,而且各编内部,以及各章内部都形成了清晰的体系,使得全书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层次明了。

三是资料丰富。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料丰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引证文献丰富。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往往做到竭泽而渔,择优而用,使论据材料尽量齐全完备。如在论述纬书神化六经和六经义理时,作者几乎将《纬书集成》中的相关材料全部罗列出来,每一要点引证材料多达十余条。在论述《诗纬》“以时令说诗”时,将《纬书集成》中所有的“释干支”材料罗列出来。这样虽然有时给人繁琐之感,但也使得论证更可信。其二是参考和征引资料丰富。从书末“主要参考文献”来看,作者不仅将国内研究全部囊括其中,而且对于港台资料亦少有遗漏,对于陈槃、黄复山、萧登福、王令樾等人的研究成果无不一一罗列。对于日本谶纬研究成果,如《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纬学研究论丛》《纬书的基础研究》《纬书思想综合研究》等,皆赫然在列。在论述时,作者往往广征博引,资料极其丰富。如在论述《诗纬》“以时令说诗”时,作者先引述了刘毓庆、林金泉等人的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论述“五际”时,作者先罗列了孔颖达、孙蓉蓉等人的观点,再提出自己的新见。

四是创见盈卷。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新观点。如作者从纬书政治神话思维、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由此及彼的比附思维以及由微知著的类推思维等四个方面深刻揭示了谶纬思维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作者从文本风格、用韵方式、句式节奏和内容主题等方面揭示了谶纬七言对汉代文人七言诗发展的影响;作者从“咏祥瑞颂盛世”“从比附到比拟”“从以瑞颂世到以物表情”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谶纬对汉代咏物赋发展的影响等。这些论述不仅全面深刻,而且颇让人信服。再如,作者认为“《诗纬》中的‘四始’指的是《雅》诗中对应于四个季节开始的四组诗篇” [1]135,“五际是以阴阳变化为基础的,但其主要依据是农业生产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活动” [1]139。作者认为“王充不仅精通谶纬,而且还多利用谶纬为其论说服务,其对谶纬的态度是比较矛盾的,虽然有所批判,但并非完全否定” [1]240。作者认为《十洲记》全书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大约在东汉之前,十洲地理博物部分已经形成;至东汉末,好奇之士给十洲增补上奇闻轶事,十洲部分内容大体形成;到了魏晋之后,宣扬神仙思想的术士将海外仙岛、昆仑与十洲部分合并在一起。这些观点不仅新颖而且很有说服力,颇让人信服。

总之,《谶纬与汉代文学》一书不仅研究视角新颖,开拓了汉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体系完备,资料丰富,创见颇多,是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著作,也是汉代文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著作。

猜你喜欢

谶纬神话文学
刘秀信不信谶纬
东方神话
我们需要文学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神话谢幕
谶纬:无益经典 有助文章
——以王嘉《拾遗记》为例
“神话”再现
论汉赋创作对谶纬的影响
略论谶纬书在《汉志》《隋志》中的区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