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完善“两权”风险防控体系
—— 柳州市国税局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2015-04-09莫艳春

社会治理理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税柳州市事项

莫艳春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完善“两权”风险防控体系
—— 柳州市国税局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莫艳春

近年来,柳州市国税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内控机制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行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把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的各项制度及要求固化在软件中,对执法行为进行实时自动考核和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实现了“预警前置、过程监控、实时考核”,做到用制度和科技管人、管事、管风险,为全市国税系统廉政建设和“四大风险”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

创新思路加强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

找准内控机制建设薄弱环节。目前,税务部门的大多数业务操作、数据分析都是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在对“两权”运行中的风险点进行监控时,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支撑,而手工状态下实施的风险内控存在着人为因素干扰、指向性不强、处置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因此,引入信息化手段及时识别、预警、提示、化解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也十分必要。针对这一形势,该局按照总局、区局部署要求,把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明确以信息科技支撑为核心,推行权力运行痕迹化管理的思路。把税收行政管理、税收执法行为纳入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监控,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强化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遏制随意性,立足于向内使劲、自我制约、主动纠错,努力使国税机关、国税人员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形成科技控权的制约机制。

把握内控机制建设各项要点。坚持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将内控机制建设与依法行政工作统筹推进,把建设“阳光国税”引入内控机制建设,围绕“两权监督”中征管查,人财物、清销欠、免抵退等重点环节,进行风险监督管理,把权力晒在阳光下。编制《柳州市国家税务局“四大风险”防控指南》等内控制度体系,核心是“两权”监督。其中行政管理权,重点防控“三公”经费使用、政府采购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等风险点;税收执法权方面,重点防控一般纳税人认定及后续管理、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款征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等高风险事项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级风险点。坚持分权制约与流程防控相结合,通过过程控制、操作留痕、关键点提醒等,应用内控机制有效化解风险。

加大内控机制建设推进力度。在工作力度上,从市局党组做起,坚持把内控机制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班子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通过基层调研、组织座谈、专题活动深入进行宣传发动,上下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主管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其他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各部门认真落实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步骤上,从柳州市局实际出发,坚持在试点基础上分层次稳步推进,2012年,分阶段完成了定职定责、风险排查、建立流程、制定文本和内控软件的研发工作,在市局机关推行;2013年向县(区)局延伸,2014年逐步形成覆盖市局、县局(区)、所(股)三级的内控机制信息化网络,内控机制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核心软件在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研发运行“柳州国税网上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和“广西国税内控信息管理系统”,突出科技信息手段在反腐倡廉中的支撑作用。推行权力运行痕迹化管理,依托现有各应用系统科技控权内生制约,发挥各业务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内控主体责任,监察部门通过内控系统实现对“四大风险”的监督管理,促进“两个责任”的落实。

研发运行 “网上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实现“阳光办税”

以科技信息化为依托,以规范审批权限,限时办结事项为重点,研发运行“柳州市国税局网上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获得区局“最具科技创新管理特色奖”。该系统具有业务办理、统计查询及系统管理三大功能,三大功能具体由“涉税事项”模块、“文件表格”模块、“业务处理”及“短信提醒”模块、查询统计模块和纳税人自助查询模块等14个子功能模块加以实现,形成“外网受理、内网审批、外网反馈、网上监督”的科技控权内生制约机制。目前该系统已实现对六大类46项涉税事项办理的电子流转与监控,把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置于广大纳税人和税务干部的监督之下,整个审批过程公开透明,纪检监察部门还通过内控指标设置实施全程跟踪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实际办结事项总时间比总法定时限平均缩短了65%以上,解决“合法拖拉”、“纳税人来回跑”、“压着不办或不给好处不办事”等现象,真正实现了“阳光审批”的目标,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强化部门风险内控。

研发运行“广西国税内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四大风险”监控管理

该局紧紧依靠区局指导,与区局内控软件研发项目组共同研发运行“广西国税内控信息管理系统”,获得区局“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内控系统开发以解决执法风险管理、行政风险管理、动态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为指向,以解决目前在对“四大风险”进行监控时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支撑现实问题。内控系统利用工作提醒、风险预警、辅助控制、信息推送、强制阻断、风险核查、流程控制等10种防控措施,通过“内控助手”和“智能控件”达到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处置等目标,从而实现了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大类风险点360度的全方位监控。

内控机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执法风险大大降低。基层单位普遍反映,内控机制现代化使风险防控有了助手、管理有了抓手、监督有了平台、决策有了支撑。截至2014年11月底,“广西国税内控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监控到的风险事项信息共有25585条,其中发出预警及风险提示459次、直接阻断违法违规操作行为2599次;评估核查纳税户18450户次,涉税金额3.47亿元,查补缴库税款1058.4万元,调增达起征点户数930户,年增加税额767.88万元;发票管理工作提醒6987次,锁定38户异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其中有3户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已移送稽查立案检查。将风险由事后补救向事前消除转移,化解了基层反映原有内控机制风险防控手段多注重事后处置,而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提醒不足的问题,强化风险的预防。

风险管理全面加强。“内控核心软件”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风险能力计算公式,对各单位、各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进行科学的计算,并将各单位的风险防控水平以及内控效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建立了较科学的内控评价体系。各级领导依托内控系统可对需要关注的人和事进行掌控把握、分析处置、综合评估,为带队伍、抓管理、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如市局领导关注的网络发票管理、双定税收管理等执法风险事宜,系统上线后,问题马上得到监控并能迅速做出决策及时化解风险。又如从内控系统监控到的数据看,风险防控能力低(最低为52%)的工作人员平时基础工作是做得不够到位;风险防控能力高(最高为100%)的工作人员平时基础工作是做得认真扎实。系统对干部个人自身履职情况及风险防控能力时时提醒,并且将工作落实和风险化解结果直接进入绩效考核,已经触动了工作中的“庸、懒、散”现象,部分人员的紧张感,促进了工作的动态管理。

纳税服务提速增效。“网上行政审批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来,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国税系统共受理纳税人申办涉税事项4074户次,涉税业务提前办结3563户次,提前办结率为87.46%,提速率达到36.06%。“网上行政审批信息管理系统”与柳州市国税局网上办税服务厅对接成功后,审批速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14年9月底,全局共办理涉税事项6876户次,提前办结率为97.35%;涉税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间比法定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提速率实现质的飞跃,提升到67.03%。达到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管人、管事、管服务的目的,方便了纳税人多渠道办理和查询涉税事项,提高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纳税人对高效便捷、阳光办税的需要,切实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监督责任”有效落实。内控软件中的“廉政监察”模块中设有廉情监控、廉情分析、廉情处置3个子模块。系统对27个有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事项进行动态监控,并将《个案批复工作规程》《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察管理办法》等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为纪检监察部门发现问题和监督“两权”提供了手段。同时,系统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可量化的指标全部进行量化处理,形成可以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监控的风险指标。采取三色预警监控的方式,有利于上级机关清楚掌握下面各部门领导任职的情况,也能够推动下级部门主动执行相关规定。全面提升了内部行政管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监督等方面的信息化监控水平,切实解决业务和廉政建设“两张皮”问题。

(莫艳春,柳州市国家税务局监察室主任。)

猜你喜欢

国税柳州市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国税视角下沈阳市大东区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贵州国税收入首次过千亿
黔西南:前5月国税收入增速跃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