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2015-04-07史贝贝

金融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经济

史贝贝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许多人称为“中国奇迹”,而在中国奇迹的背后,许多因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的增加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加,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体系,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流发展和资源配置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刺激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典型的外部性,所以历来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一国政府调控国家经济、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2008年,我国为应对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投入铁路、公路、机场等重要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2011年国家为缩小长三角城市群与环渤海城市群的空间距离,政府大量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京沪高铁,该铁路拉动了地区的协调,并带来了明显的区域间同城化效应。我国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溢出效应以及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以及整体的经济增长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本文将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回顾。

2.文献综述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罗丹、纳克斯以及罗斯托等发展经济学家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有建树的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罗丹最早提出了“大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交通基础设施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必须优先发展;同时,罗斯托也将交通基础设施看作社会先行资本,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纳克斯发展了罗丹的理论,认为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政府的责任,私人企业一般没有什么积极性去投资具有较强外部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学者主要针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做出了大量的实证分析,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娄洪(2004)[1]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考察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短期、长期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张学良(2007)[2]利用我国199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其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刘勇(2010)[3]利用我国187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公路、水运交通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的年份的投资效果有所差异并且地区之间也有所不同。刘生龙、胡鞍钢(2010)[4]收集我国1988-2007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三大网络性基础设施(即交通、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而能源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由于不同的作者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将主要从公路、水运和铁路交通着手出发,综合来考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实证模型及估计方法

3.1 实证模型

本文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法,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原始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方程为Y(t)=AL(t)αK(t)β,其中Y(t)为t时刻的产出,L(t)为t时刻的劳动力数量,K(t)为t时刻的资本存量,A为技术水平,α、β分别为劳动力和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

由于产业结构、财政支出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衡量产业结构变量S(t),以国家财政支出衡量财政支出变量G(t)。将交通基础设施变量T(t)和控制变量G(t),S(t)引入原始方程中,得

其中,γ、η、λ分别为交通基础设施、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对产出的贡献率。对上述方程进行对数处理得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根据经济学理论,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越大,经济增长越快。直观上看,α、β、γ均大于零。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第一产业总值在GDP中的比重逐渐降低,λ均小于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所有η均大于零。加入随机扰动项ε,最终待估计的计量经济模型为

3.2 指标选取

为了检验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采取的经济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GDP)、劳动力(L)、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K)、交通基础设施(T)以及相应的控制指标产业结构(S)和政府支出(G)。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K)。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拉动国家的经济增长,故而我们初步可以推断,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正的推动作用。文章中采取各省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社会资本的增长。

(2)劳动力(L)。人力资本本身对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因为人力资本的改善能够提高实物资本的使用效率,主要采取的是年鉴中所记录的就业人数。

(3)交通基础设施(T)。文中以公路、水运和铁路运营里程相加来衡量交通设施T,即

其中,Trail表示铁路运营里程,Troad表示公路运营里程,Twater表示水运运营里程。

(4)政府支出(G)。本文将以政府财政支出来衡量国家政府的支出规模。政府支出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是双面,一方面,当政府支出投入到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时,它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当政府支出主要发生在行政管理费用上时,它对经济发展的效率不仅不会产生积极作用,有时甚至会由于资源的配置无效从而损害经济效率。

(5)产业结构(S)。产业的变化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附带效应,对不同的产业、就业等经济变量都相关。本文采用第一产业的总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来衡量产业的变化。

3.3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1995-2008年我国省际层面数据为考察样本,面板数据包括29个截面单元(除西藏、天津外)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共计406个样本观测值。为了保持样本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均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为了降低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对各个序列变量取自然对数,如对序列GDP和T取自然对数得到新的序列LnGDP和LnT。运用stata12.0软件,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995-2008)

4.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在实证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经验观察,从而为后面的实证模型奠定基础。主要经济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如上述表1所示。我国29个省份(不含西藏、天津和港澳台)1995-2008年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图1、图2所示。具体而言,如图1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呈现正的相关关系,这表明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如图2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分别与时间做图,以此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同2所示,随着时间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在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这与我国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相符合,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相同的增长趋势,这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图2 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2 实证分析

经过对经济增长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下面将给出对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具体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的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在这些结果中包含所有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同时也给出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检验文章上面所提及到那些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稳健性。

表2 实证检验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具有良好的稳健性,这与经济理论相一致。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这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将持续的上升,这说明国家经济发展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经济逐步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由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可以看出,各个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解释程度。

实证结构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系数非常显著,这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一正向影响对经济增长中比较稳健,其参数估计均能够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这一实证研究结果与先前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一些观点相一致,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差异可能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运用我国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构表明,劳动力、资本等投入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与经济理论相一致。其次,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这表明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该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同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市场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却具有负向的影响关系。

本文研究对于我们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指示:本文的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为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如那句口号说的“要想富、先修路”。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地区之间的物流和资源流动,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寻求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样才能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发挥出更加有利的推动力,促进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1]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包含一般拥挤性公共投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动态增长模型[J].经济研究2004(3).

[2]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07(8).

[3]刘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

[4]胡鞍钢,刘生龙.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J].中国工业经济,2009(5).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的原因的研究(上、下册)[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6]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交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繁忙的交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小小交通劝导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