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的初步探究

2015-04-07张修帅

金融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家庭

张修帅 郭 树

(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研究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的意义

中等收入家庭作为我们社会的稳定器,研究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组合方式不仅仅指导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而且有助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研究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组合我们必须先确定先确定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界定,只有确定研究对象,才能针对研究对象做出分析。

(一)关于中等收入家庭的界定

我国现在对中等收入家庭还没有明显的界定。很多人把我国的中等收入家庭归类为西方国家的中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将中国的中等收入者和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进行归类是不充分的,美国评价中产阶级的有6大标准1.是否拥有住宅,房奴不算2是否拥有汽车,豪车悠闲3.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4.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时80%的收入5.是否有医疗保险,要让大病大灾有保障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两周的带薪休假。按照此标准,国家统计局将年收入在6万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列入中产阶级家庭范畴。国务院研究室主任侯云春表示;“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能够计算出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家庭的规模,但有推算指出,符合6万到50万这一标准的人数可能达到8000万人,并且还在急剧增加。”我国现在人口按照14亿来计算的话,这就说明我国中产阶级占不到我国国民总人口的6%。如果将这些人划分为中等收入家庭,研究不具有普遍性。

表一 五等分形式下我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支

国家统计局按照收入将我国的家庭划分为五等分即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和高收入户。我们将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从我们的研究中抽离出去,将中间三类划分为中等收入家庭,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我们可以图一中看出我国中等收入家占我国国民总人口的60%,他们的人均收入大于或等于我国居民的人均支出,但是他们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但是距离高等收入群里有很大的差距。通俗意义上来讲,这些家庭虽然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但是他们的还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

(二)研究中等收入家庭资产组合的重要意义

中等收入家庭作为我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等收入家庭大多都有一定的剩余资产,如何对这些资产进行投资组合成为我国中等收入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中等收入家庭本身的家庭特点来看,中等收入家庭理财的目的主要两个原因:一,投资理财的目标可以分为实现财务安全和追求财务自由这两个层次;二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未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以上可以分析出,家庭收入的投资组合不仅仅关系到整个家庭的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还关系着我们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等收入家庭作为投资组合的主题,我们从家庭角度出发可以根据家庭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做出个性化的理财,能够满足中等家庭对理财的需求。

二、关于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由马科维茨于1952年创立的,其权威性使马克维茨理论成了投资组合理论的代名词。马科维茨(1952)指出,有效投资组合取决于两个因素即E—V有效性。其中E指投资的预期回报率,以收益的期望值表示;V指该种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反映了收益的不确定性,以方差或均方差表示。舍夫林和斯塔特曼(2000)借鉴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建立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该模型中,投资者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

国内关于中等家庭收入的投资组合理论中生命周期理财理论成为家庭理财理论领域的主流。从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以年龄为划分依据,人的生命周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支出大于收入阶段,(2)收入大于支出阶段,(3)支出大于收入阶段。第一阶段对应的是从出生到开始工作独立的时间,这段时期基本没有任何独立收入来源,教育、娱乐和生活等支出很大,这个阶段支出曲线位于收入曲线上方;第二阶段对应的是独立工作到退休的时间,收入逐步增加,从刚开始不足以弥补支出,到随着工龄、职位等提高而不断增加,当达到事业顶峰时收入也达到最大值,随后收入逐步减少,一般而言,这个阶段,支出曲线往往位于收入曲线的下方;第三阶段对应的是退休后的时间段,退休后人们的收入较第二阶段大大减少,保健费用、医疗费用、休闲费用等支出明显增加。家庭收入和支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并不平衡,不仅数额上不平衡,时间上也不平衡,为此如果要保证生活水平在一生内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需要通过家庭理财规划综合衡量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和支出。

三、我国中等收入家庭投资这组合现状及问题

通俗来讲,中等收入家庭作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收入阶层,中产家庭所需要的投资主要放在提高生活的质量上,即对目前的家开支情况要进行合理性分析,注重生活保障,提高投资收益,进而提高生活的效用。分析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面临的问题,必须了解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理财方向。

(一)我国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理财方向

就目前情况来说,中等收入家庭对以下方面的需求较为迫切,具体如下:1.医疗保险方面 。由于医药费、住院费逐年上涨,人们普遍认为看病贵、看病难,难以承受巨额的医疗费。所以,购买相应的、适当的保险,将未来风险减少到最低是每个客户所追求的,也是他们最渴望看到的。2.养老保险人们享受到的养老福利越来越少,为了保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降低,必须依靠专业的理财人员来为客户们制定合理的退休养老规划,安享晚年。3子女教育、住房方面 在我国十年内翻涨约二十倍的学费,主要是由家长负担,4.房地产投资21世纪以来,我国的房价翻了近10倍,许多中等收入家庭将房地产作为增值保值的重要投资方式4,其他的风险投资,随着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不断完善,许多中等收入家庭将股票,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等风险投资作为家庭投资的重要方向,通过赚差价的方式使资产增值。5.储蓄投资,作为最传统的投资方式,储蓄投资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的重要投资方式。

我国中等收入家庭并不是按照我们上述分析的方式进行理财的,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理财面临很多问题。

(二)我国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所面临的问题

1.对投资组合的投资理财理念认识不足

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由于历史原因和对理财理念的认识不足,使他们对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理财的方式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拒绝接受新的投资理念,由于很多投资理财方式并不能再短时间内获得效益,如保险,很所中等收入家庭认为保险是骗人的理财方式,他们认为以外发生的概率很低,他们拒绝接受保险的投资方式;二,中等收入家庭对风险投资的风险认识不足,如股票投资,很多中等收入家庭看到别人股市挣钱,将家庭剩余资产全部用于股票投资,而忽略了股票投资的风险,使许多中等收入家庭由于对投资理财产品的认识不足而蒙受巨大损失;三,中等收入家庭对家庭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认识不足,不同阶段的中等收入家庭支出方式有很多不同,可能风险的投资方式对第三阶段的投资家庭可以接受而第一二阶段的家庭是不可以接受的,还包括中等收入家庭的家庭成员对风险的抵抗能力不足,这些都是要通过专业的分析,来判断家庭投资组合的方式。

2.缺少专门的投资组合咨询机构

尽管许多中等收入家庭在积极地了解理财,并尽量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使获利,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性,中等收入家庭并不能科学的利用投资组合获利,所以通过专门的投资组合机构对家庭理财具有重要性。现在我们投资理财产品主要是在银行或者奇特金融机构通过推销获得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很多是为了完成销售业绩而忽了对中产收入家庭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中等收入家庭并没有获得最适合的理财方式。专门的投资理财机构应该从客户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和他们所处于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能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确保中等家庭收入投资组合的效益最大化。

四、投资组合方案的设定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将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资产主要投资方向分为储蓄、保险、教育、房产和其他风险投资(股票、期货等)五种投资方向,并设计了投资组合方案的步骤。

表一 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和预期损失率

(1)通过专门的风险测试,测试出该中等收入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P1,P2),P1表示的是中等收入家庭能接受的最高损失,P2表示的是在能接受P1作为最高的损失的前提下,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率。

(2)我们假设每个投资方式的预期最大收益率,预期最大损益率和预期收益率是已知的。以储蓄率为例,a1表示的是最大收益率,a2表示的是最大损失率,a3表示的是预期收益率。

(3)通过一定的数学方式,选择出多种投资组合方式,确定每一种投资组合方式各种投资方式所占的比例。例如第n种投资方式,储蓄占所有投资的比重为Pna,保险占所有投资的比重为Pnb,则教育投资率Pnc,房地产投资率Pnd,其他风险投资率Pne。E'n表示的是第n种投资投资组合方式预期的最大收益率,E″n表示的是第n种投资组合方式的最大损失率,E‴n表示的是第n种投资组合方式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其中

(4)从这n种投资组合方式中找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投资组合方式:

如果多于一种投资组合方式满足条件④,则选出其中E‴n最大的投资组合方式作为投资中等收入家庭最优的投资组合方式。

本文通过对中等收入家庭的重新划分,从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组合的需求、现状和面对的问题出发,针对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家庭,提出了中等收入家庭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中等收入家庭的投资做出一些建议,促进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更加地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需求。

[1]许莹梅,中国中产家庭投资理财策略研究一基于金融机构视角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2]程丽香.中等收入阶层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东南沿海县域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新周刊杂志社.向中产看齐:一个阶层和它引领的生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4]翁卫红,投资组合在个人理财系统中的应用 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5]张展,中国城镇中产阶层家庭理财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视角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猜你喜欢

家庭
有趣的家庭辩论会
家庭“煮”夫
我的家庭
家庭阅读角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
恋练有词
6个“家庭”20个“娃”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