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城市2013年节水增粮工程分析

2015-04-05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城市灌溉面积项目区

项 伟

(辽宁省海城市南台水利服务站,辽宁海城 114200)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海城市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之左岸,辽东半岛之北端。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南临港口城市营口、大连,东接煤铁之城本溪及边境城市丹东,西与油田新城盘锦隔河相望。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60~881m之间,中部为平原,海拔在10~60m之间,西北部为沿河低洼平原,海拔1~10m之间,东西宽为80km,南北长44km,总面积为 2732.1km2。年平均气温8.7℃,年平均降雨量703.6mm,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全市辖5个管理区、2个开发区、22个镇,574个行政村。

1.2 节水灌溉发展状况

截止2011年底,海城市各类工程设计灌溉面积493km2,有效灌溉面积469km2,其中水田灌溉面积252km2,水浇地217km2。节水灌溉面积达108k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2.96%,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8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91.09%,主要包括管灌78km2,微灌面积20km2;渠道防渗控制面积9.6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91%。根据不同类型水源其分布情况为中型灌区140km2,井灌区75km2,小型灌区137km2。

1.3 水资源概况

海城市位于太子河流域,按照辽宁省水资源二次评价成果,海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7649亿 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1139亿 m3,地表水资源量3.90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63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8256亿m3。按用水总量控制分配指标分析,农业灌溉可用水量为3.0857亿m3,其中地表可用水量为1.1568亿m3,地下可用水量为1.9289亿m3。参考《辽宁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成果,根据用水总量控制分配农业灌溉水量指标3.0857亿m3,海城市现状农业灌溉水量为2.9887亿 m3,海城还有部分利用开发的潜力。

2 项目区选址及工程建设内容

2013年“节水增粮工程”项目布局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项目区涉及到望台镇2个乡镇2个行政村。该项工程之所以选择中小镇、望台镇,主要是因为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匹配较好,项目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6653.3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6.9%,人均耕地0.17hm2,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18hm2。项目区在河道附近,河水补给地下水,水资源丰富,保证率在91%以上,水资源可利用潜力大,是海城市发展粮食、经济作物主要种植地区。

2013年海城市“节水增粮工程”规划面积333.3hm2。项目区涉及到中小镇、望台镇2个乡镇2个行政村,发展粮食作物200hm2和经济作物133.3hm2。项目区总需水量为54.5万m3,农业灌溉可用水量为100.2万m3,平衡结果45.7万m3,并且每个项目片区平衡结果均为资源量有富余,因此,各个项目片区水资源可以满足相应项目片区需水要求。

工程新建10眼井径400mm,100m深井。新建井房10座,总面积109.8m2。安装首部工程10处。其中:安装机泵10台套,安装逆止阀10个。土方开挖2.98万m3,土方回填2.98万m3。铺设线路20km,安装80kW变压器10台。安装水表10台、压力表10部和IC卡表10台等。

3 项目管理

为确保海城市节水增粮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海城市节水增粮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市政府出台《海城市节水增粮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资金筹措、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由于此次“节水增粮”行动工期紧、任务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市长为责任人,市财政、农业、水利、农机、科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该项目的总体管理实施,并协调参与部门的关系,安排资金的使用计划,编制此次实施方案,办公地点设在水务局。在此次规划编制前期,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会议,布置资料搜集、现场调查等各阶段工作,并要求各乡镇要积极配合,抽调专门人员配合此项工作。为规划的实施奠定坚实地组织保障,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适度超前安排。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按照大力推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在项目法人建成后,初步建立农民参与式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人事考勤、检查维修、操作规程、值班轮岗、定期考评、紧急事故应急处理等相关制度、条文,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逐步完善,让农民参与决策、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利益分享、参与监督以及了解自身在建管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到日后的建设、管理有章可循。

4 工程投资

海城市节水增粮工程粮食作物(200hm2)管灌总投资约30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约67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约209万元,独立费用投资约18万元,基本预备费投资约8.8万元。经济作物(133.3hm2)管灌总投资约20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约45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约140万元,独立费用投资约12.5万元,基本预备费投资约6万元。

节水增粮工程总投资507.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省财政投资200万元,市、县投资分别为5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7.36万元。

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环境影响主要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工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5.1 水环境评价

此次项目片区位于海城河冲积扇后缘及前缘,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mm左右,该地区为第四系砂类土层里地孔隙潜水,水量较丰富,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进行补给。从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来看,项目片区总需水量为54.5万m3,农业灌溉可用水量为100.2万m3,平衡结果余水量45.7万m3,并且每个项目片区平衡结果均为资源量有富余。目前推广的节水灌溉工程,使灌溉保证率系数大大提高,使农业水环境有了新的保证。

综合该区域整体情况来看,补水量和大于抽水量,能够保障农田正常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两片区严格按照灌水制度,合理的用水管理制度进行,同时农业灌溉对周边水质、水环境基本不会造成影响。

5.2 土壤环境评价

项目实施后,通过节水灌溉技术,以适量的水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灌溉,可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保证肥料能够及时被作物吸收,达到水、肥、药的高效利用,降低田间排水量,减少田间水、肥、药向河道的排放和流失,也减少了肥料和农药向地下水的入渗和迁移,可避免其在土壤里残留,大大减少了面源污染,有效地减轻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恶化状况。同时有效避免出现深层渗漏,减少土壤养份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防止其次生盐碱化的发生,遏制水土流失,改善了作物生长土壤环境,利于农业快速平稳发展。

5.3 生态环境评价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灌溉网络更加严谨和完整,灌溉能力提高,抗旱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布局与农作物种植结构更趋合理,逐渐满足现代农业“两高一优”的要求,并将提高灌区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生活、生产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综上所述,节水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同时工程的实施对发展地方农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区受益人口共3200人,总灌溉效益为202万元,人均增收631.25元。通过分析计算,该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经济净现值为253.26万元(is=8%),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is=8%)。项目实施后每年增加效益202万元,水利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6计,则水利灌溉效益达121.2万元。

6.2 生态效益分析

节水增粮工程的实施,增强了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提高作物生长条件,控制土地盐碱化,改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的含水性,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少土壤养份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项目区生态环境向良性、健康、循环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6.3 社会效益分析

工程实施后,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随着粮食质量与产量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将不断增加,提高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高的保证。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03-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50363-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04-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0-01.

猜你喜欢

海城市灌溉面积项目区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