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安县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2015-04-05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1期
关键词:镇安县饮水供水

周 平

(陕西省镇安县水利工作队,陕西镇安 711500)

1 镇安县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镇安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均年占有水量较高,达到3400m3;占全国人均占有量2108m3的161.3%;全省人均占有量1131m3的300%;全市人均占有量2023m3的168%。但因近年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群众住在河边没水吃已十分普遍。

水质状况。根据商洛市2012年水资源公报记载,乾佑河镇安段水质为Ⅲ类。旬河柴坪水文站以上水质为Ⅱ类。镇安县河城区河段水质类别为Ⅳ类。镇安县已于2012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水质己达标。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镇安县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受地理位置,气候的影响,该县降雨总体分为3个区域,县城以西的柴坪、达仁、木王、东川等镇降水量最多,在1000mm左右。县城中部的永乐、青铜、回龙、云盖寺等镇在800mm左右,县城东部的铁厂、米粮、大坪等镇在700mm左右,为最少。2012年为枯水年,全商洛市镇安县木王地区降水最多,达到970mm。

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该县为了解决群众吃水困难,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利部门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农村人口解决饮水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该县实施了“甘露工程”、“饮水解困工程”等项目,缓解了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自2006年起,国家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作为“民生八大工程”之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该县加快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和饮水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2012年已累计完成投资9800余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860万元。省级资金3380万元,市级配套1560万元。群众自筹2600万元。全县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11处。分散供水工程321处,共解决了14.2万人的饮水问题。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的卫生健康水平得到有力的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已成为公共财政支农惠农最广泛的民生水利工程,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该县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13年,已累计完成农村安全供水工程设计300多项。达到了上级对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深度的要求,争取国家投资超亿元。

对集中供水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财务审计制和竣工验收制,有力的保证了工程资金安全,建成-处,群众受益一处。

3 水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

该县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对已建成的农村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按要求划定水源保护区。特别是县城供水水源地及全县19个镇的集镇集中安全供水工程,已经完成水源保护区划界,栽水泥桩、挂铁丝网、设立保护标志牌、设专人看护,并清除保护区内污染源,避免农药、化肥及矿山等污染源污染。已加强对出厂水定期跟踪取样化验。

4 存在问题

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已成为县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仍较多,解决这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难度较大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到2012年全县已解决安全集中供水人口为14.2万人。全县集中供水站数为211处,受益村镇168个,受益人口14.2万人(包括分散供水人口3万人)。分别占2012年农村总人口24.38万人的58.2%。分散供水人口中,主要以水窖供水为主,为一户一窖,全县已达到800多处,分散供水人口3万人,主要集中在西口、茅坪、青铜关、大坪等6个镇,43个村,125个组,800多户的北羊系典型的卡斯特地形地貌,严重缺水地区。2013年陕西省水利厅已经批复了第一、第二批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投资计划,该县投资计划已完成招标,进入施工阶段。至此,该县共241处集中供水工程,使全县受益人口达到17.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24.38万人的70.5%。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全县供水不安全人口所占比重较小,还有7万人饮水困难。这些人口居住在高寒山区,解决饮水困难难度大,供水管网长,水源来水量不足。如永乐镇孙家砭村的三、四、五组,共有1200多人,80多户人居住在海拔超过1000m的小西沟一面坡上,居住分散,供水水源不足,无法集中式供水,只能分散在附近沟道用管道引水。其中住在小西沟山顶上的15户人家,有60多人,因附近无水源,只能从7km外的小西沟脑引水解决饮水问题。

4.2 部分村镇供水工程管理不善,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改造任务艰巨费用高

该县2006年以前建的“甘露工程”、“饮水解困工程”等,由于当时投资少、建设标准低、建设不规范、大部分设施老化严重失修。2006年后建成的安全供水工程,也有一部分因管理不到位损坏严重。如回龙镇供水工程,是2008年建成的集镇集中安全供水工程,因无专人管理,净水器锈迹斑斑,排砂闸已锈坏,无法打开,主管道被泥砂堵塞,无法供水。个别镇政府存在依赖思想,工程坏了,没水吃了,去寻水利部门,要钱要物,要人去修理。因没有收水费,还是没有专人管理,还是吃福利水、扶贫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工程管理问题。

4.3 供水资金缺口较大,地方配套资金十分困难

自2006年国家对农村安全供水工程专项投资实施以来,镇安县已完成211项集中供水工程,及北羊山卡斯特地质地貌严重缺水地区的6个镇水窖群饮水工程。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及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效果十分明显。但工程设计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为0,特别是自2008年中央免除了县以下安全供水配套资金,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是中、省投资,市级也很少,导致工程无法按设计项目完成,相应供水人口减少,工程未能按设计完成管道长度铺设,致工程供水范围内设计人口不能100%全覆盖。

4.4 水质不达标,水处理系统不健全

全县集中供水工程因收缴水费不规范,不正常,致部分村镇供水工程消毒极不正规。如,铁厂镇铁厂街集中供水工程于2008年建成,至今无专人管理,因没有收水费,维修费用依靠镇政府拿。用水还是扶贫水、公共水,福利水。因没有收水费,无法消毒,供水管网只能引用原水。全县至今有大多数集中供水工程没收费,无资金消毒。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问题尤为突出。

4.5 对已建成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统一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全县农村安全供水工程还处于建设时期,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待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县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工程设计和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因行政体制原因,由镇政府管理,大多以镇水务中心站代管,因水务中心站人员少,管理工作有待全县统一机构,专人管理。

4.6 个别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该县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全部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工程质量总体达到规定要求。但个别工程仍存在施工不规范、质量不达标问题。少数饮水工程在管道铺设施工中,管床开挖深度不够。特别是与公路交叉的地方,按照要求必需挖深1m,致管道被压烂,水全部漏掉。回龙街、东川街、铁厂街安全供水工程表现尤为突出。

还有个别工程铺设管道前,未能在管床底铺设10cm厚粘土以保护管道安全,以致通水后个别管道漏水。这类问题出现的工程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产生后果是少数工程通水后不长时间,发现多处漏水,但却不知道是何原因,开挖检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4.7 个别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有监理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

自2006年以后,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实行监理制,保证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进度;保护了工程资金安全,效果明显。但中标监理公司,不但监理不到位,而且无监理资质人员较多,有个别中标监理公司,中标后才去临时招聘人员,监理工程不到位的问题较突出。按规定要求,监理公司对被监理工程,实行质量、投资、进度三控制,这三控制是监理单位基本工作任务,特别是质量控制。笔者认为,镇安县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的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到位,有的甚至严重不到位。如:M7.5浆砌石工程,按省2000定额要求,砂浆水灰比是按规定比例,拌合好的砂浆是具有流动性的。但个别安全供水工程,拌合好的砂浆是没有流动性,拌合好的砂浆是干散的,致浆砌石体达不到设计单位体积重量,给工程正常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5 对策及建议

认真落实上级对农村安全供水管理的要求,把人的健康生命放在首位。让农村群众喝上干净、方便的安全水,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机制。

全面落实已建工程的管理。要管好每一个集中安全供水工程,首要任务就是健全管理机构,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核定收费价格。要供水安全就要收水费,以水养水。

高度重视工程水源保护,保证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水质安全。

对在建安全供水工程落实更加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效益。

猜你喜欢

镇安县饮水供水
简易饮水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在山沟扎根八年的“扶贫团”——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口帮扶镇安县脱贫攻坚纪实
镇安县板栗天牛防治措施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镇安县近40年气候特征分析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