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城阳街道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15-04-04徐静李志芬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266109

山东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危人群干预措施脑卒中

徐静,李志芬(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266109)

青岛市城阳街道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徐静,李志芬(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目的对青岛市城阳街道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方法对青岛城阳街道4 438例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甘油三酯≥2.26 mmol/L)、房颤、肥胖、缺乏锻炼、吸烟、脑卒中家族史8项中满足3项及以上;或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脑卒中史2项中满足1项。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4 438例中,共筛查出666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卒中患者60例(1.35%),TIA患者204例(4.6%)。所占比例较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7.93%)、血脂升高(52.70%)、肥胖(48.80%)和糖尿病(35.00%)。结论 青岛市城阳街道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血脂升高、肥胖和糖尿病。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措施;青岛市城阳街道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与致残率均较高,且容易复发。脑卒中首次发病后约70%的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等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2]。国内多数患者为出现临床症状后才到医院就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故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对脑卒中高危者十分重要。2013年1~12月,我们对青岛市城阳街道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分析高危因素分布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筛查人群资料青岛市城阳街道居民4 438例,均为乡镇人口。男1 814例,女2 624例;其中40~49岁1 405例(31.65%),50~59岁1 078例(24.29%),60~69岁1 245例(28.06%),70~79岁572例(12.89%),80岁及以上138例(3.11%)。

1.2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标准: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甘油三酯≥2.26 mmol/L)、房颤、肥胖(BMI>26)、缺乏锻炼(每周运动次数不达3次,每次不超过0.5 h)、吸烟(≥1支d或吸烟史超过1年)、脑卒中家族史(近3代家属中出现脑卒中患者)8项中满足3项及以上视为高危人群;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脑卒中史2项中满足1项即视为高危人群[3,4]。

1.3研究方法采用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办公室[5]编写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包括居民基本信息、脑卒中危险因素评估、简单健康教育指导。根据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1.4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录入Excel软件(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计数数据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 438例调查对象中,筛查出脑卒中高危者666例(15.01%),其中脑卒中患者60例(1.35%),TIA患者204例(4.6%)。在666例高危者中,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519例,77.93%)、血脂升高(351例,52.70%)、肥胖(325例,48.80%)、糖尿病(233例,35.00%)、家族史(162例,24.32%)、脑卒中史(153例,22.97%)、TIA史(129例,19.37%)、缺乏锻炼(129例,19.37%)、吸烟(108例,16.22%)、房颤(71例,10.66%)。在男性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肥胖、血脂升高及吸烟,在女性人群中主要为高血压、肥胖、血脂升高及糖尿病。

3讨论

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近几年该病发病呈现年轻化及多发性的趋势。已有研究表明,70%~80%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可提前对疾病进行预防并控制[6,7]。我们对青岛市城阳街道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共筛查出666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卒中患者60例,TIA患者204例。在666例高危者中,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血脂升高、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脑卒中史、TIA史、缺乏锻炼、吸烟和房颤;而在不同性别人群中,脑卒中高危因素分布略有不同,在男性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肥胖、血脂升高及吸烟,在女性人群中主要为高血压、肥胖、血脂升高及糖尿病。本研究结果提示,针对上述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已知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血压控制标准不同,在中青年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标准为130/85 mmHg以下,而在老年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治疗应首先给予小剂量降压药,防止首次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随后可采用联合用药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之后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用药调整,若初始治疗方案效果不佳,或患者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可改变治疗方案;若要达到平稳降压效果,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物[8]。医师还应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避免出现血压有所下降就停药的情况。

多数高血脂人群临床表现为胸闷、肢体麻木、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健忘、头晕等,部分患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但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血脂升高[7]。高血脂人群通常合并肥胖,因肥胖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内分泌紊乱、高脂血症等,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发生脑卒中。因此,其治疗原则多为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并服用降脂药物,定期进行血脂水平监测,并根据血脂水平改善情况调整降脂药物的剂量与种类[9,10]。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血糖水平升高,脂质代谢紊乱,甘油三酯、载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患者血液持续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也出现异常,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一定条件下可诱发脑卒中[11,12]。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可根据病情选择双胍类、磺脲类、胰岛素类药物,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并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13,14]。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每日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摄入,进行适量运动,如慢跑、太极拳、散步等,每日运动时间不宜少于40 min,或每周进行2.5 h有氧运动。适量运动可有效加快机体血液循环,保持健康体重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血糖。

有脑卒中家族史、既往有脑卒中史及TIA史者,均为脑卒中发病的高危人群,尤其应注意预防。该类人群可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150 mg,若患者合并胃出血或其他胃部疾病,可选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另有研究表明,吸烟对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者危害较大,同时对其心肺功能也有较大损伤,长时间吸烟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为不吸烟者的4倍[15,16]。故我们建议脑卒中高危人群应积极戒烟,同时禁止其在公共场所吸烟,减小被动吸烟对自身造成的影响。

总之,根据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结果,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同时联合基础疾病的治疗,有助于脑卒中的早期预防。

参考文献:

[1] 高建梅,刘彩霞,张海燕,等.北京市怀柔区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9):784-786.

[2] 乔建宏,邢韵,刘玉红,等.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605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06-107.

[3] 郑颖,刘玉红,乔建宏,等.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4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4):65-66.

[4] 冯彩忠,王伟伟,赵春霞,等.343名某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结果分析与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1):67-69.

[5] 秦玲,唐芳,张成琪,等.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及行为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5):433-435.

[6] 刘力松,华扬,赵国光,等.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脑卒中筛查及干预基地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4):232-234.

[7] 李文静,庄义浩,唐悌,等.心血管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危险评估及分层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150-153.

[8] 陈润勤.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健康教育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18):122-123.

[9] 唐霞,唐宏.沂源县2011年慢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87-88.

[10] 王峰.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脑安胶囊对其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47-49.

[11] 高建梅,刘彩霞,张海燕,等.北京市怀柔区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9):784-786.

[12] 刘小玲,马珏欣.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4(3):325-326,329.

[13] 凌吉红,李建忠,徐静,等.青岛市城阳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7):106-107,111.

[14] 李军,刘一,高毅军,等.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干预--以北京市W社区为例[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44-46.

[15] Martínez-Sánchez P, Fernández-Domínguez J, Ruiz-Ares G, et al. Changes in carotid plaque echogenicity with time since the stroke onset: An early marker of plaque remodeling[J]. Ultrasound Med Biol, 2012,38(2):231-237.

[16] Rabadi MH, Rabadi FM, Hallford G, et al. Does race influence function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undergoing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2,91(5):375-386.

(收稿日期:2014-11-27)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02-0094-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02.038

猜你喜欢

高危人群干预措施脑卒中
家庭医生干预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