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青刀豆-玉米高效复合种植技术

2015-04-03范育明董礼花张立伟

上海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定苗豆荚灌水

范育明 董礼花 张立伟

(江苏省灌南县蔬菜办公室 222500)

·栽培技术·

出口青刀豆-玉米高效复合种植技术

范育明董礼花张立伟

(江苏省灌南县蔬菜办公室222500)

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整地种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青刀豆-玉米高效复合种植模式。

青刀豆;玉米;高效复合;种植技术

法国青刀豆是菜豆中圆荚类型矮生品种,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青刀豆为出口加工型蔬菜,产品规格要求严,市场需求大,属订单型农作物,价格稳定,种植青刀豆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灌南县蔬菜办公室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法国青刀豆-玉米高效复合种植技术,该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有效提高了单位种植面积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青刀豆栽培技术

1.1品种特性

法国青刀豆属豆科菜豆一年生草本矮生植物,株高45~50cm,主茎直立,分枝8~11个,根系较发达,喜光喜温喜湿润,耐肥,怕热怕涝,日温16~28℃可正常开花结荚,最适生长温度20~28℃,适宜在肥水条件较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和壤土地块种植。播种后6~7d出苗,35d左右开花,45d左右即可采摘鲜豆,采摘期35d,生育期85~90d。

1.2地块选择

法国青刀豆在土壤pH值6~7的沙壤土、持水量60%~70%、空气相对湿度60%~8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因此宜选择土壤结构良好、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腐殖质多、通透性好、便于运输的地块种植,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大,在土壤干旱、无灌溉水的园地种植产量低。忌与豆类作物连作,应实行3~4年轮作。

1.3整地播种

播种前深翻土壤,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500~300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铵10~15kg,筑畦宽80cm,畦高25cm,沟宽30cm。应选粒大饱满、无病虫的新种子播种,可采用大田露地直播、地膜覆盖种植、育苗移栽等方式。育苗移栽的,缓苗期长,苗弱,生长势较差;地膜覆盖栽培,保水保肥性好,长势强,产量高,一般采用大田地膜覆盖种植。3月下旬~4月下旬,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5~10d播种。采用双行种植,每畦播2行,株距30cm,每穴播种3粒,每667m2种植4000株左右、用种量2.5~3kg。播种后覆盖细土厚2~3cm,浇足水后每667m2用50%扑草净80~100g兑水50kg喷洒土壤,随后铺设滴灌设施、覆盖地膜封闭除草,以利于苗齐苗壮,提高产量。

1.4田间管理

1.4.1间苗定苗播种后5~7d开始出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或定苗,第1对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2~3株,及时拔除病苗、弱苗、虫害苗,确保留苗数,以获高产。

1.4.2施肥有2片真叶展开时第1次追肥,薄肥勤施,可用腐熟稀薄人粪尿或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15kg;播种后25~30d,苗高30cm开始孕蕾时第2次追肥,重施催花壮果肥,在距植株10cm处每667m2施进口复合肥30~40kg,此次施肥是获高产的关键;进入始花期,叶面喷施1次0.05%钼酸铵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结荚率。采摘期间加强追肥及根外施肥,防止豆荚因缺肥而长得弯曲短小。第1次采收后,喷施0.1%硼砂加0.2%尿素溶液,每隔7~10d喷1次,可提高豆荚产量和质量。

1.4.3水分管理水分管理应看天、看地、看作物,遵循干花湿荚、前控后促的浇水原则。出苗后至开花期以控水为主,如果墒情好,可在即将开花前浇1次水,供开花所需,然后一直蹲苗到荚果初期再浇头次水。坐荚后植株旺长,同时大量开花结果,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应以促为主,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应防止灌水过多而造成植株枯萎死亡。进入高温季节采用轻浇、勤浇、早晚浇水等方法。

1.5病虫害防治

法国青刀豆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霜霉病、根腐病和锈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应优先选用农业防治方法,如选用无病种子、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实行轮作等。叶斑病、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淋根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7d喷1次,连喷2~3次。蚜虫、白粉虱可用高效低毒的蚜虱净、吡虫啉进行防治,红蜘蛛可用2%阿维菌素乳油防治。

1.6适时采收

法国青刀豆是出口创汇蔬菜,对质量要求较高,应及时采摘长度10cm以上的豆荚(一级品豆荚横茎5.8~6.5mm,二级品豆荚横茎6.6~7.5mm),一般需每d采摘,若一级品豆荚当天未采,第2d就长为二级品或次品。因此,种植户应集中劳力及时采收,以提高经济效益。

2 玉米种植技术

2.1选用良种

选择抗病力抗逆性强、株型紧凑、耐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优良玉米品种,如苏玉40、登海605、郑单958等。

2.2适时播种

播种前,667m2施45%复合肥40kg、尿素15kg做底肥。可直接在原青刀豆畦上种植,畦宽80cm,沟宽30cm,每畦栽2行,形成宽窄行,宽行(含沟)50cm、窄行40cm。

2.3田间管理

2.3.1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1周左右间苗,拔除部分小苗、弱苗或病苗,避免与壮苗争夺养分。玉米拔节前期(7月上中旬,5~8叶期)进行定苗,株距20~22cm,667m2留苗3500~4000株。

2.3.2水分管理采用四水法灌水。(1)出苗水:玉米播种后1~2d灌水1次,确保出苗整齐;(2)拔节水:蹲苗一段时间后,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灌水1次;(3)抽雄水:大喇叭口期开始,玉米生长发育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要饱灌抽雄水;(4)灌浆水:玉米扬花期结束后进入灌浆期,此时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应保证水分供应。

2.3.3肥料管理玉米生长期追肥和灌水结合进行,灌1次水追1次肥,灌水前田间撒施追肥或行间追肥,一般以氮肥(尿素)为主。(1)出苗肥: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即可,氮肥用量要保证满足玉米出苗至拔节期需要,磷、钾肥用量应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求;(2)拔节肥:667m2追施尿素10~20kg,保证玉米拔节期正常健壮生长;(3)抽雄肥:667m2追施尿素25~30kg,可防止玉米后期出现早衰;(4)灌浆肥:667m2追施尿素5~10kg,玉米灌浆期需肥量较大,适时追肥可促进灌浆速度加快和籽粒饱满,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2.3.4化学除草夏玉米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田间杂草多且生长快,草害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效益。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好、见效快,可在玉米5叶期、杂草3叶期前使用玉米专用除草剂。

2.4病虫害防治

2.4.1病害夏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粗缩病和青枯病等。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应以预防为主,播种时可用吡虫啉或克百威进行药剂拌种。大斑病、小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兼治。青枯病属于土传真菌性病害,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在发病期结合灌水用多菌灵、甲霜灵等喷雾或灌根防治。

2.4.2虫害玉米生长期虫害主要有粘虫、玉米螟等。粘虫必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3龄期采用触杀剂或胃毒剂防治效果最佳。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可结合防治粘虫兼治。

2.5采收

9月底,玉米灌浆基本停止,应及时收获、晾晒。玉米适当晚收可增加产量,且不用增加投入,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间,以便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籽粒充分灌浆,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定苗豆荚灌水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灌水秘笈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