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塘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2015-04-03吴颖枝

上海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茭白苗床高产

吴颖枝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715)

·栽培技术·

练塘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吴颖枝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201715)

练塘地区地势低洼、水质好、污染少,其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产条件非常适合水生蔬菜生长。练塘茭白栽培历史悠久,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夏季蔬菜保淡的主要当家品种之一,为保障本市菜篮子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已成为上海特色优势农产品,对促进练塘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练塘茭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茭白是禾本科作物中少数几种可作为蔬菜食用的品种。当茭白主茎及早期分蘖抽生的花茎受到黑粉菌的寄生和刺激后,其先端数节膨大充实,形成肥嫩的肉质茎,作为蔬菜食用。茭白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品种内变异容易固定,因此可在某一品种内按照不同生产目标进行定向选育形成不同品系。但无性繁殖方式容易导致茭白种性退化,需生产者加强选留种以保持其种性。

2 品种介绍

练塘茭白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多年来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茭白品质和上市时间的需求,我们先后从无锡、苏州、黄岩、杭州、北京等地引进了大量茭白品种,通过品比、示范、推广和全区广大农技人员及有经验的茭农经长期定向选育,筛选和培育成了青练茭、小发稍、大白茭、小青茭、张马茭、杭州茭等适合本区生产的地方特色品种。目前已有7~8个品种(品系)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栽培,其中青练茭和小发稍已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2.1青练茭

青练茭为夏秋兼用型双季茭优良品种,是练塘地区的主栽品种,茭型较大,单茭重80~95g,吃口香糯,属中熟品种。夏茭采收期为5月中旬~7月中旬,667m2产量2200~2500kg;秋茭主收期为9月上旬~10月初,667m2产量1700~2000kg。

2.2小发稍

单季茭型品种,茭型稍小,单茭重65~76g,品质较好,属早熟品种,定植当年10月上中旬每667m2可采收400kg左右带娘茭,主收期为第2年5月,667m2产量2200~2500kg。

2.3其他品种

练塘镇茭白产区在茭白长期定向选育过程中,培育出了品质优、茭型大、高温季节孕茭率高的品系,如大白茭、小青茭、张马茭、杭州茭等。练塘茭白品种优化和茬口的合理搭配,使采收期从原来的5月初~10月底加长至4月中旬~12月初,上市期增加了2个多月,茭白品质也有明显提高。

3 高产栽培技术

3.1抓好茭白选留种

茭白种性因受到本身变异和黑穗菌变异的双重影响,易引起退化,生产上如不重视选留种会产生雄茭和灰茭,影响产量。雄茭表现为生长势特强,株高、叶长显著超过一般植株,寄生的黑穗菌趋于衰退,花茎中空、细长,不再孕茭;灰茭生长势和株高无明显变化,但花茎变短,孕茭部位低且不露白,肉质茎内部全部或大部分充满灰粉,不能食用。因此,生产环节中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茭白“三定三选”工作。“三定三选”一般在秋季进行,入选种株要求植株生长整齐、长势中等,薹管短、分蘖性强,每墩茭白有效分蘖16~20个,分蘖紧凑,孕茭率高,采收期集中,茭肉肥壮白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无雄茭、灰茭。“三选”即初选、复选、定选。初选是在第1次正常采收茭白以后、即将开始第2次采收时,青练茭在9月上旬、杭州茭在10月上旬,选择符合种株要求的茭墩做好标记;复选即全面细致检查已做标记植株,淘汰杂种或变异株;定选是茭白采收结束时再观察茭墩,剔除灰茭、病株。从初选到定选,入选率一般为70%。

3.2培育种苗

在选定茭白种墩的基础上,12月上中旬割除定选种墩的地上部枯叶,取茭墩的一半,将近地面的地上茎连同地下根茎带土挖起。选择移植方便、排灌便利、地势平坦的田块作苗床,移苗前每667m2施农家肥2000kg、三元复合肥20~30kg,精细整平,高低一致。将种墩排列在苗床田,种墩间留5cm空隙,墩面保持水平状态,使灌水后苗床田水位深浅一致。苗床定植后,冬春季不断水,气温低于0℃时灌深水防冻,气温回升后保持浅水位。萌芽后与秧苗生长中期各追肥1次,每667m2苗床施三元复合肥10~15kg。苗期要做好除草、防病治虫工作。

3.3定植及茬口搭配

适期定植,保证茭白的孕茭期处于最利于孕茭的气温条件下。近年来,我们为保证茭白获得高产稳产,重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通过与水稻轮作,探索出了多种茬口模式:(1)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青练茭,秋季收获秋茭,翌年夏季收获夏茭,后茬种植水稻。(2)5月下旬~6月中旬定植杭州茭,秋季收获秋茭,翌年夏季收获夏茭,后茬种植水稻。(3)5月下旬~6月中旬定植杭州茭,秋季收获秋茭,12月中旬搭建竹大棚保护地栽培,翌年夏季收获夏茭,后茬种植水稻。(4)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青练茭,秋季收获秋茭,翌年夏季收获夏茭,6月上中旬在正处于收获期的夏茭田株行间栽植青练茭种苗,秋季收获秋茭,第2年夏季收获夏茭,后茬种植水稻。

3.4水分管理

刚移植的茭田保持3~4cm浅水层,促进活棵;茭苗活棵后到分孽前期,浅水勤灌,保持5~6cm水位,便于提高地温,促进分孽和发根;分孽后期水位逐步加深至10cm左右,此时气温已升高,茭白开始旺盛生长,需水较多,但不可灌水过深,否则会闷住发芽;大暑节气,气候炎热,水位加深到12~15cm,以利降低地温,同时具有控制无效分孽及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若植株生长过旺,可排干水,搁田2~3d,既可抑制地上部旺长,又可促使根群发达。孕茭期可加深到20cm左右(但不能超过茭白眼),以保证茭肉洁白、肥嫩。秋茭采收结束后,12月份排干田间积水搁田,整个冬季以水保温防冻。茭白全生育期水浆管理应与茭白追肥相结合。追肥时应保持薄水层确保追肥效果,特别是茭白孕茭期。

3.5肥料管理

茭白追肥应掌握“促-控-促”的方法。(1)促:茭白定植7~10d后施催苗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50kg,隔10d左右再施1次重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50kg、三元复合肥2kg,促进分孽和生长,尽早形成大苗。(2)控:当茭白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和分孽到一定数量后停止追肥,使叶色退淡,防止生长过旺影响孕茭。(3)促:当大部分大的分孽进入孕茭期,追施1次重肥作催茭肥,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20~30kg,促进孕茭肥大。此次追肥应及时,施用过早,尚未孕茭会引起植株旺长,不能达到早熟的要求;施用过迟,又赶不上孕茭的需要,达不到高产要求。

练塘茭白与其他蔬菜作物一样,生产上只有不断引进和选育高产、优质品种,加上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方可使其长盛不衰。多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练塘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镇政府和上级技术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良种繁育和新品种培育的系统性工作,逐步使练塘茭白品种不断丰富、品质不断优化,通过不同品种的合理搭配,使其上市期有所增长,农民增收显著。

猜你喜欢

茭白苗床高产
太湖茭白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