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高职办学特色与社会经济转型辩证分析

2015-03-2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欠发达办学转型

戴 春 平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部, 广东 河源 517000)



欠发达地区高职办学特色与社会经济转型辩证分析

戴 春 平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部, 广东 河源 517000)

地市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是地方政府,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经济落后,各类人才非常缺乏,需要培养大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其地市高职院校理应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承担起服务地方的责任和义务。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转型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之间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相互统一,两者之间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

欠发达地区; 高职办学特色; 社会经济转型

高等职业教育是欠发达地区经济与文化全面发展的助推剂,但身处欠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办学特色问题等。[1]在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地方政府是地市高职院校发展的依托和最大支持者,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应承担起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工资不高等原因,社会经济转型所碰到的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而高校人才的培养就业方向又是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所以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为地方高职院校构建办学特色提供了机遇与发展方向,为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提供了土壤;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又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提供了符合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满足了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对当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的影响

1.为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提供了机遇 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责任,理应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起历史责任。[2]在地市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自身的办学特色。就目前情况而言,真正办出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并不多,如何办出特色成了地市高职院校发展中最大的困惑。在社会经济转型中,许多地方政府都着重围绕本身的发展重构当地产业、调整经济发展方向,而地市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地市高职院校理应在地方社会经济转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将为当地高职院校构建新的办学特色提供良好的机遇,地市高职院校应该紧跟地方政府的发展步伐,研究地方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人才需求,重构本校的办学特色。

2.促进了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发展 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市高职院校的发展根据当地特点构建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色有关的特色专业与办学思路。随着欠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升级,欠发达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推动了大量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发展。地市高职院校应在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重构和发展办学特色。

3.为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重构获取大量的支持 在欠发达地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缺乏大量的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如果地市高职院校能抓住这一机遇,认真了解、研究地方人才需求,为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的发展提供所需人才,那么地方政府将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市高职院校对地方发展的作用与价值,将加大对地市高职院校办学方面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将会把地市高职院校真正视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

4.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与地市高职院校的融洽 从目前的现状看,许多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的原因,在地市高职院校发展中财力的投入必然有限,而地市高职院校发展的财力又主要依托地方政府。但是,许多地市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就业并不一定在当地,所以,许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加大对地市高职院校的投入。如果地市高职院校能在地方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重构办学特色,培养既能为地方服务,又能在地方留得住的人才,地方政府与地市高职院校就能通过办学特色的构建进一步融洽,从而促进地市高职院校的发展。

5.提升地市高职院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社会影响力 在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师资力量,都很难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比拼。如果地市高职院校能抓住地方社会经济转型这一机遇,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方面发挥作用与价值,将能进一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将更大范围地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之间的对立关系分析

1.在人才培养供求方面的对立 目前,许多地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呈大众化流向,并不完全留在当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这种流向是正常流向,但从地方政府角度而言,这是不符合地方利益的,更不符合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社会经济转型中出现供需的矛盾,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人才供求的矛盾关系。

2.在人才流动方面的对立 在前面论述中已提到,在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在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生就业的流向方面来着,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毕业生都奔向发达地区就业。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工资、福利不高,发展空间有限,较难留住毕业生,这就使地方政府认为地市高职院校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3.在社会经济转型特色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方面的对立 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中,一个新的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而地方社会经济的转型周期较短,处于动态之中。在当地社会经济转型中碰到人才缺口时,地市高职院校并不能及时提供人才支持,两者之间需较长时间的磨合。

4.两者在人才培养愿景方面的对立 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当然是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服务,但这并不是地市高职唯一功能。对高职院校来说,无论哪里来的学生,无论学生在哪里生根发芽,在哪个地方发挥作用,都是学校本身的荣耀。而地方政府则更多地希望地市高职院校给本地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多地为地方服务,留在本地就业,所以两者之间的愿景不同,矛盾自然形成。

三、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统一关系分析

1.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是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构催化剂 在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中,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必然推动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构。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在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重构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为高职院校只有紧跟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构建办学特色,才能使自己的办学特色更有价值,更具特色。

2.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是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生存之根 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必须要取之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否则就无所谓特色,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欠发达地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为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不能离开地方社会经济的转型,所以,欠发达地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是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生存之根。

3.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特色人才的重要来源 在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特色人才,而地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符合地方人才需求而设立并培养的。地市高职院校必须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培养大量的特色人才,成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特色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4.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发展 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只要有优秀的人才,必然会推动当地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人才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在确立发展方向时,必然会研究本地人才的基本情况。所以,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总之,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坚定不移地走服务社会经济的特色之路。[3]

四、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现

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两者之间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是一对矛盾体;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对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之间还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离不开地市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离不开地市高职院校为地方政府提供的特色人才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离不开社会经济转型这一土壤,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将推动两者之间向前发展。那么,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如何实现呢?

1.地市高职院校要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意识 欠发达地区地市高职院校要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意识,不要盲目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攀比。在办学特色、办学思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地方等方面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随大流,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为办学的最终归宿,提升高职院校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

2.地市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实际人才需求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义务与责任。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应该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为己任,深入调查研究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实际需求,担当起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构建符合地方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符合地方发展的办学特色,以提升地市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

3.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要真正将地市高职院校打造成社会经济转型的人才培养基地 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应以地市高职院校为人才培养的依托,在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应把引进和本地高校培养放在同等位置,改变过去只重视引进人才,而不重视本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观念,做好规划,将地市高职院校打造成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和依托基地。

4.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地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办学的投入力度 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构建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有些特色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缺少资金与人力支持,地方政府应在这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一些人才使用面不宽、地方特色明显的特色专业,更应加大支持力度,以满足高职院校对地方发展稀缺人才的支持。

5.建立起地方政府与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的联动机制 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过程中,要建立起地方政府与地市高职院校的联动机制,迅速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各有关部门参与到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体系的构建中来,形成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地市高职院校要主动出击,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参与,由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共建办学特色体系。

6.地市高职院校要善于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思路 目前,许多地市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学习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与办学思路。但是,学习不是照搬照抄,关键是学习办学思路,借鉴办学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构建符合地方实际的办学特色,在同类高职院校办学中能独树一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高职院校办学中脱颖而出,比如,有些学校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作为高职内涵发展的核心。[4]

7.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办学特色构建作为核心竞争力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师资力量,都无法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比拼,所以,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应扬长避短,抓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这一特点,不断提炼自身的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五、结 语

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大量的人才支持,必须依托地市高职院校的力量培养符合地方社会发展的人才。地市高职院校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升地市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而形成与地方政府共建办学特色的合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5]两者之间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应该通过双方的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1] 唐明钊.试论欠发达地区高职办学特色的培育[J].职业时空,2014,(12).

[2] 于永超.办学特色——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 潘尚河.地方高职院校应成为区域发展的“四个中心”——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J].高教论坛,2011,(1).

[4] 成秀萍.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路径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 马云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Local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and Cities

DAI Chun-ping

(Theoretical Depart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eyuan 517000, China)

Due to the 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the lack of all kinds of talent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s ought to kee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breast with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and cities should thoroughly study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talents as well as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for local services.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high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se regions.Thus, the governments are encouraged to integrate them into an unified one through effective measures.

underdeveloped reg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aracteristics;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2015-04-14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办学特色研究》(2014ZD01)的研究成果。

戴春平(1970-),男,广东河源人,教授,主要从事地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

G718.5

A

1672-2388(2015)02-0022-04

猜你喜欢

欠发达办学转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