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与高校德育工作

2015-03-2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冯友兰功利人生观

陈 科 频

(福建工程学院 统战部, 福建 福州 350118 )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与高校德育工作

陈 科 频

(福建工程学院 统战部, 福建 福州 350118 )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学贯中西,道通古今,名扬四海,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新理学体系。其中,他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思考而形成的人生境界思想,影响深远。要全面了解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首先要弄清楚“觉解”的意思,其次才是他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当前,青年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冯友兰人生境界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突出人生观教育、高度重视“觉解”、注意对象层次性、灵活运用天地境界引领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冯友兰; 人生境界; 高校德育

众所周知,冯友兰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学贯中西,道通古今,名扬四海,一生著书立说颇多,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新理学体系。其中,他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思考而形成的人生境界论,为国人的人生之路指明方向,其意义非同小可。当前,青年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人生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新时期,重温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对做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冯友兰人生境界思想的主要内容

冯友兰是我国第一位系统阐述人生境界的现代哲学家。要全面了解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首先要弄清楚“觉解”的意思,其次才是他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

(一)何谓“觉解”

“觉解”是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基石,“觉解”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在冯先生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觉解或较高的觉解。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其主要底一点,是人对于他的生活有觉解。如果禽兽亦对于它们的生活有觉解,我们可以说,人对于他人的生活,有较高的觉解。”[1](P9)那么,何谓“觉解”? 觉就是自觉,即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自己了解到自己是在做这件事情,这就是自觉。解,就是了解,即一个人做了某件事情,了解了这件事情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了解。显然,人与禽兽虽有相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其存在不同之处。人与禽兽同样有某种活动,但是,禽兽并不了解自己的活动是怎样一回事,当然更谈不上自觉到正在从事这种活动。因为动物的活动依赖的是本能,所以它们不要去了解,也无须去了解。而人却与之相反,不仅了解自己的活动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自觉到自己在进行这种活动。一句话,禽兽的各种活动,对它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相反,人的活动是一种有觉解的活动。因此,可以看出,有觉解是人生最显著的特征,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显示了人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人生就是有觉解的生活,或者是有较高觉解的生活。

觉解,不仅使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来,而且使人生有意义。“人对于人生愈有觉解,则人生对于他即愈有意义。”[2](P24-25)冯友兰认为,每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觉解不同,则人生对每个人的意义也就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毫无觉解,则此人的人生必将处于蒙昧状态,那么,他的生活就毫无意义。试想,毫无生活意义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因此,觉解使人生摆脱了人的本能的生活而变成了真正的人生。冯友兰还认为,觉解不仅仅是人的本质,而且还具有宇宙意义。宇宙在没有被人了解时,只是僵冷死寂的存在,无意义可言。只有人的存在并让人了解了宇宙,宇宙才会对人产生意义。正因为如此,人生也就愈有意义。

(二)四种境界

个体的人生境界有其主观的成分。冯友兰说:“境界有高低,此所谓高低的分别,是以达到某种境界所需要底人的觉解的多少为标准。其需要觉解多者,其境界高;其需要觉解少者,其境界低。”[2](P66)冯友兰根据人们对人生觉解程度的不同,区分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冯友兰认为,自然境界是一种最低层次的人生境界。此境界中的人对宇宙人生之理没有觉解,表现为不识不知。其行为特征是“顺才或顺习”。顺才而行就是顺着自然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本能行事,但人对自己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本能并没有清楚的觉解。顺习而行就是按照个人的习惯或社会习俗而行事,而不问为什么要如此行事。因此,不难看出,自然境界中的人是处于自然被动支配之下的,其一切行为都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人生对于他而言并无很大的意义与价值。

2.功利境界 冯友兰指出,在功利境界中的人,自己确切了解自己行为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寻求“利”,其价值取向是为个人谋私利。“他的行为,或是求增加他自己的财产,或是求发展他的事业,或是求增进他自己的荣誉。”[2](P63)可见,功利境界中的人把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看作是外在于人的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换句话说,只要主观上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他的境界就处于功利境界。该境界理所当然不是很高,需要向更高的境界提升。

3.道德境界 在冯友兰看来,道德境界显然比功利境界更高更大。道德境界中的人对于宇宙人生已经有了很深的觉解,即“胜解”。该境界中的人,已远远超越了一己之私利,不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有了清楚的觉解,而且对人性也有完全的了解,并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全”,个人是“全”的一部分,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组织而生存,社会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道德境界中的人的行为都是“行义”的,以“贡献”为宗旨,都是自觉地为了他人之利、社会之利,消除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

4.天地境界 冯友兰的终极目标就是天地境界,只有进入了天地境界,人才算真正实现了最高理想,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由于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也被称为“圣人境界”。该境界中的人对宇宙人生有最深的觉解,即 “殊胜解”,不仅完全觉解人之性、人之理,而且觉解到宇宙之性、宇宙之理,已超越了个人和社会的狭小空间,是以新的视角和高度来审视万物与苍生。因此,人不但应对社会有贡献,而且也应对宇宙作出贡献,由知天到事天,再到乐天,最后到天人合一的“同天”境界。

二、冯友兰人生境界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发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加之全球化带来的影响,高校已不是一块净土,青年大学生更是时代的弄潮儿,数量庞大,思维活跃,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与创新。通过对冯友兰人生境界思想的再次剖析,温故而知新,笔者受益匪浅,尤其是自身职业工作的本能反应,油然地联想到高校德育工作,并深受启发。

(一)高校德育工作要突出人生观教育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人生观问题。他对之阐述得淋漓尽致,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谓是系统的人生观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已向人们提出了人生的大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既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活力和效率,提升了人的主体性精神;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矛盾,震撼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新变化。可想而知,新时期的人生观教育尤其显得重要。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党和人民寄予了他们无限的希望。在这个年龄段,青年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这不仅关系到青年大学生今后如何做“四有”新人,怎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3](P8)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突出人生观教育,要深入开展人生观教育。如前所述,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万万不可忽视。人生观教育的内涵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追求人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态度,实践有价值的人生。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人生观教育的前提是生命教育。殊不知,近些年大学生自杀和杀他(犯罪)现象时有报道,他们无视生命,视生命为儿戏,不得不深思。要知道,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尽管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逆转,不能“再版”。生命都没有了,何谈人生?何谈人生观?

(二)高校德育工作要高度重视“觉解”

在人生境界中,冯友兰特别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并认为人是理性的有觉解的动物,觉解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不言而喻,人之所以高于动物,其根本在于人有觉解,觉解是人类本质的精髓。而且,冯友兰根据人们对人生觉解程度的不同,对人生境界从低到高进行了区分,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众所周知,高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青年大学生,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丰富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人生境界。而要提高人生境界,觉解是前提。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高度重视“觉解”。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但思维活跃,具有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还要面对更复杂的人生抉择,自我觉解能力有限,通过外在灌输促使其觉解,未尝不是一条重要途径。说到底,高校德育工作要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人生觉解程度,首先是从学会做人开始。高校德育工作要把做人做事摆在第一位,指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人的本性去做,要做“圣人”。大学校园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要求大学生懂得为人处世,完善做人的觉解,不会做人,一切免谈;不会做人,将会处处碰壁,即使取得一定成绩,那也是暂时的,不会长久,最终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其次是掌握真理。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上,高校德育工作要促使大学生努力学习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各种知识,要“知天”。知识永无止境,只有对真理的不断觉解,才能与大化并存,与天地合一。要引导大学生善于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去思考宇宙人生,获得真知,进而通向天地境界。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成效如何,或者是要达到何种成效,取决于有无重视“觉解”,进而促使大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了解,自我觉悟。

(三)高校德育工作要注意对象层次性

冯友兰认为,人是有觉悟的,能够深刻地了解自己、他人、社会直至宇宙;同时,这种觉悟和了解是有层次的,并且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在这里,提出了人的思想的层次性问题。当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进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层次区分,是抽象的、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往往同时具备几种境界,而不是某一种。或者说,某一种表现比较突出,表现为主导趋势,其他表现不明显但确确实实存在着,而且大多情况下主要处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由此,从冯友兰人生境界思想层次性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始终要有层次性意识。当然,这种意识延伸到整个德育工作体系,不仅仅局限于四种境界。高校德育工作以人即青年大学生为工作对象,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思想,学习和领悟能力自然就存在层次性问题。可见,要达到完善思想和提高境界的目的,决不能搞一刀切,这就必然涉及到德育内容和工作方法,即德育工作的内容因对象不同要有所差异,方法更是如此,因材施教。而且,这个层次性体现的时空范围很广:一方面,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其境界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如有些大学生,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班,其境界思想判若两人等;另一方面,即使表现为某一种主导境界,还存在层次性问题,所谓层次之层次,如关于道德境界,也有先私后公、先己后人与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直到大公无私的境界等。除此之外,要在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上下工夫,因为大多数人处于这两种境界。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从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的跃进,而且是道德境界中的最高层次。

(四)高校德育工作要灵活运用天地境界引领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以共产主义理想来引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也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新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共产主义不易被理解,又易于被误解,加之现实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用共产主义理想来引领的高校德育工作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坚挺,反而显得多么的疲软,多么的苍白无力。何为天地境界?按照冯友兰的解释,人不但应对社会有贡献,而且也应对宇宙作出贡献,由知天到事天,再到乐天,最后到天人合一的“同天”境界。笔者认为,天地境界,从字眼上看,与自然紧密联系,也就是与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就在身边,容易调动青年大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好比前些年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提到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国人包括青年大学生一听就明白,只有领悟了才会有积极的行动。而共产主义是什么?为何物?说实话,理论界众说纷纭,无人能准确表述,也难于达成一致的看法。不要说高校德育工作者了,更不要说当代大学生了,总感觉是很遥远的事情。说起共产主义,有时底气就不那么足,套用一句话,“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长此以往,“共产主义”将不“共产主义”了。从高校教育角度上说,天地境界与共产主义殊途同归。试想,天人合一的“同天”境界,难道没有解放全人类吗?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政治,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中国特色的,但可以不要刻意凸显政治性,道德教育可以隐性进行。换句话说,天地境界引领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共产主义,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润物细无声”,将会收到惊人的效果,从而可以自然而然地把学生从天地境界引向共产主义,何乐不为?

[1] 冯友兰.新知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张孝宜.人生观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On Feng Youlan’s Realm of Life and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EN Ke-pin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As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Feng Youlan is known in the world by her knowledge of China and the west as well as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He created his own new jurisprudence system, which was thought of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life form the realm of life and has its far-reaching impact. To fully understand Feng Youlan’s realm of life, we should firstly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awareness”, followed by the four kinds of the realm of his life, they are the natural realm, the utilitarian realm, the moral realm and the universal realm.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and China dream. Feng Youlan’s thought of outstanding realm of life has inspiring significance to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w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outlook on life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 level.

Feng Youlan; realm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2015-05-11

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项目《传统美德视阈下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JA13223S)的阶段性成果。

陈科频(1980-),女,福建莆田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战工作及高校德育研究。

B26; G641

A

1672-2388(2015)02-0004-04

猜你喜欢

冯友兰功利人生观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最好的尊重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我不想让你误会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