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中态度资源的积极话语分析

2015-03-27张永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消极语料民生

摘要:民生新闻作为极具中国特色范式的新闻类型,对于促进社会有序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将评价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ChinaDaily中的8则民生新闻报道为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态度资源在民生新闻中的构成情况及其成因,探讨其如何为社会弱势群体构建话语平台,如何协调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和纠纷,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8275(2015)05G0089G03

收稿日期:2015G08G20

作者简介:张永文(1982G),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0 引言

在批评话语分析存在诸多不足的背景下,Martin1999年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批评话语分析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积极话语分析:团结与变化»”一文, [1]指出在批评话语权利不均衡现象之外可以采用一种建构视角来解析话语,以补充批评话语分析因过度批评而忽略的部分, [2]从此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了对积极话语分析(positivediscourseaG nalysis)的讨论与研究.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建设一个宽松、和谐、友善的人类社会,与旨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民生新闻有着共同的目标.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选取了China Daily中8篇关于民生的新闻报道作为具体语料,探讨民生新闻中的积极因素,分析其中大量态度资源的构成情况及其如何在社会运转中为弱势群体构建话语平台,最终发挥话语系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 理论框架

Martin认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各种社会问题作为针砭的对象,以解构现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目的,其所采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而他所倡导的积极话语分析旨在建立一个能与批评话语分析彼此互为补充和通约的理论体系,其目的是朝着“和平语言学”的方向迈进,最终建设一个宽松、和谐、友好的人类社会. [3]在语料选择上,积极话语分析仍和批评话语分析一样关注那些政治性强、涉及话语意志与权利的语篇.Martin指出的关注弱势群体声音的积极话语分析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我国涉及相关内容新闻报道的分析解读,对弱势群体话语和生存状况的关注可以推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关注弱势群体有必要凸显他们的声音,倾听他们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注重如何解读这些弱势群体的声音和话语. [4]

在关于新闻语篇话语分析的研究中,对于态度资源是如何帮助新闻报道表明立场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关键所在.到目前为止,积极话语分析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评价理论为研究手段.Martin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评价理论,探讨的是语篇中处理的态度类型、情感的力度、价值溯源的方式和协调读者的方式.本文以积极话语分析所依托的评价理论为框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所选取的语料进行标注,分析民生新闻是如何运用具体的态度资源来表达情感意义以及对人的行为和事物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态度资源在民生新闻中的构成情况及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2 语料分析

评价理论依据语义把评价性资源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方面. [5]态度系统是整个评价系统的中心,指的是人类心理受到影响作用后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别和鉴赏. [6]通过分析民生新闻是如何利用具体的态度资源来表达情感意义以及对人的行为与事物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其如何为弱势群体构建话语平台,如何调解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和纠纷,最终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是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其中情感系统是整个态度系统的核心,由它导出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

本文所选取的语料来自ChinaDaily评论版的8则民生新闻,包括国民住房、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农民工权益等时下热点民生问题.ChinaDaily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它对国内外新闻事件及时、准确和生动的报道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本文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中态度资源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评价语义资源和人际功能来描述民生新闻的语言特征,最后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探讨民生新闻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形式实现其语篇目的的.

对语料中情感、判断和鉴赏系统在态度系统中所占比率的统计发现,所选取的8篇民生新闻里判断系统(43.1%)在态度意义的表达过程中约占一半,其次是鉴赏系统(31%),再次是情感系统(25.9%).三者间差异相对较大的分布率主要是由民生新闻报道的特殊文体所决定的.新闻文体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的各类现象和发展趋势、评价社会制度的合理性.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导致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比率高出情感系统较多;再者新闻报道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情感系统较为主观和直接,也是情感系统所占比例较小的另一主要原因.事实上,与普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中情感资源在态度资源中的比例要更高,其独特的亲民性与为民性拉近了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2.1 情感系统

情感系统是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心理反应, [6]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指的是能引起人在情绪上正面积极的愉悦性情,相反消极情绪指的是导致人在心理上负面消极的不快性情.

语料中积极和消极情感在情感系统中所占比率的统计显示,积极情感所占比率为36.4%,消极情感所占比率为63.6%,消极情感表达远远超过积极情感表达,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在文本分析中,发现8篇新闻语篇中消极情感资源主要用于描述群众所处困境时不安且无奈的悲观情绪,以及面对社会不健全不合理制度或受到不公平待遇时的不满情感.例如:(1)“Theyhavenowheretogo,”he added,“and60percentratetheirculturallifeasunsatisG factory.”例1中unsatisfactory一词指出了60%的农民工群体对于他们文化生活的现状是不满意的,作者选用了与人民站在同一阵地的角度,表达民众的真实感受.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看,这样的描述有助于拉近作者与潜在读者的距离,更容易引起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产生共鸣,达到“移情”的目的,进而有利于社会共同解决问题.而积极情感表达主要体现在展望社会未来发展上.例如:(2)The city’spublicsecuritydepartment,urbanmanagementand civilaffairsbureauhavepromisedtoworktogethertoinG vestigatetheseallegedcrimesafterholdingajointconferG enceonTuesday.例2中,promise的使用展现了政府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姿态.它将作者的主观情感前景化,希望民众对社会未来前景抱以积极的期望,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对国家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情感来源上,作者自述与引述都占有一定比例.消极情感的表达多是引自外部的声音.例如:(3)“It’snot thatwedon’twanttowatchamovie,butit’stooexpenG sive”,Caosaid.(4)“Someprivatename-brandkindergarG tensareaccusedofgivingchildrenunauthorizedprescripG tion medicine,revealing chaosin kindergarten manageG ment”,expertssaid.例3中作者借用被采访农民工的原话来表达其无法承担文化生活费用的受挫感,例4中作者也引述专家对于幼儿园给儿童私用处方药品丑闻的描述.这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作者的责任承担,增强了报道的客观性.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看,引述他人的评论展示了不同群体的声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2.2 判断系统

判断系统指的是一系列社会规范对人类行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意义. [5]判断系统也有积极判断与消极判断之分,积极的社会判断对象受到群众尊敬,相反消极的判断对象应受到批评和指责.

对语料中积极和消极判断在判断系统中所占比率的统计发现,消极判断(56.8%)略高于积极判断(43.2%).8篇新闻中,对社会评判与社会认可的判定都存在消极判断,但这主要集中在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个人行为的妥当性作为评价对象.例如:(5)Privatekindergartensneed togainprofitbyhiringmorestudentsandthenameofthe groupisagoodstrategy.例5中表示幼儿园由于一己私利导致了事件的发生.作者与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上,揭示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对大众受到的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批判,表达了民众的心声.在积极判断中,社会认可的积极判断比例较高,主要用于对政府在面临问题时采取的迅速行动进行正面肯定.例如:(6)Policehavesince verifiedthemediareportsandsaidsomeofthevictimshave beenplacedintemporaryshelters.(7)Authoritieshave rapidlyarrangedphysicalexaminationsformorethan2,200 childreninthesekindergartens.例6与例7都是对于政府面对社会问题迅速采取积极措施的肯定判断.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来看,这有助于树立和维护政府形象,令民众对政府树立信心.积极判断和消极判断的共同作用能够推动国家道德与法制建设的步伐.

显性判断与隐性判断是判断系统的两种实现方式.显性判断里,词语是评判的表达方式;隐性判断里,评判则是由表面是中性的表意手段来实现,但它们在特定文化和语境中能带来判断上的反馈. [5]

对语料的统计显示,隐性判断(56.9%)要稍高于显性判断(43.1%).在对文本分析时,发现在隐性判断中,消极判断集中在将个人或社会小团体作为评价对象,而积极判断则是多把政府作为评价对象.例如:(8)“Wepatrolthe streetseverydayandtrytopersuadethehomelesstocome toourshelter,wheretheycanstayfor10days,butmany turnusdown”,Masaid.例8中含蓄地说明了政府针对流浪人口设立的收容站确实对流浪群体进行规劝与提供食宿,但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并不是政府不作为.中国文化注重群体意识,使得新闻报道重视政治色彩和社会效益,重大新闻报道往往是根据社会现实的政治形势与经济任务提出的,这构成了中国传媒新闻报道注重国家形象的特点, [7]所以新闻报道通常不会公开对政府的抨击.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对政府的正面评判也多采取隐性的表现方式,这样迎合了读者的立场,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避免落下传媒只是充当政府口舌的指责. 2.3 鉴赏系统

鉴赏是评价产品和过程的系统.统计数据显示,所选语料中积极鉴赏(25.7%)所占比率显著低于消极鉴赏(74.3%),显性鉴赏(62.3%)明显高于隐性鉴赏(37.7%),这主要是由于新闻作者倾向用显性的消极鉴赏来评判事物.鉴赏可被视为是一系列人类对产品或过程的积极或消极的制度化了的价值观, [5]它将物体或过程作为评价对象,评论者在态度系统中拥有最高的客观性.由于民生新闻以民众日常生活为报道重点,这决定了其内容多将社会价值作为评价对象,所以鉴赏系统中评估子系统的使用频率要超过反应和组成子系统.例如:(9)Highhouseprice isaffectinghealthyeconomicdevelopment,creatingasense ofunfairnessandimpairingpeople’sconfidenceinthegovG ernment.例9中unfairness一词指出了当前过高的房价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对高房价的否定评估.我们在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消极鉴赏主要将制度或社会现象的妥当性方面作为评价对象,且大部分采用显性的评价方式,针对的是制度本身而不涉及到个人,这在客观揭露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

3 结语

从以上对8篇民生新闻中态度资源的分析发现,民生新闻利用更多的判断资源对社会制度和现象做出评价.与普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采用较多的情感资源来体现其亲民性和为民性的特点,以群众的视角关注民生,通过情感资源的使用来达到移情的目的.尽管民生新闻旨在指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存在的社会问题,反映群众的真实需求,消极的情感、判断与鉴赏资源要大于积极的一面,但消极态度资源主要通过隐性方式表达和体现,在报道内容的语言选择和程度把握上处处体现着和解与团结,这无疑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矛盾中,政府与群众之间更多需要的是对话与沟通,积极话语分析关注到的变化也为今后社会问题的处理带来了积极的思考.

猜你喜欢

消极语料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