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解读与构建

2015-03-27徐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日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其对促进高校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和提供舆论支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高校宣传思想理念滞后、媒介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应急保障机制不完善、人才相对紧缺等问题突出,要通过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拓展工作载体、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培育工作品牌进一步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8275(2015)05G0008G02

收稿日期:2015G08G3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宣传思想话语体系的生成、转换与传播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B64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峥(1982G),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宣传思想.

高校是人才汇聚之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传播和创造之地.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舆论引导、精神推动、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形象塑造等功能在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新形势下,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改进传播方法、实现宣传功能,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在高等教育发展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在高等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结合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师生凝聚思想,全面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而指导学院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校是引领文明风尚的主要阵地,学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借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校文化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素养的平台,同时对师生形成软约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寓教于乐,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宣扬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可起到文化支撑作用. [1]7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最关键的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是社会舆论最为集中的地方,高校校园舆论反映着高校的民情、民意,反映着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全体师生员工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瓶颈

(一)宣传思想理念滞后

以往的高校如同象牙塔,总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有观念,认为宣传思想工作不能立竿见影地促进学院的改革发展.办学逐步实现市场化,高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科研、招生、就业等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手机、报纸、网络等媒体传递给社会公众.传统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思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理念要与时俱进、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和推介.此外,在实践中,宣传思想工作内容未能真正体现“三贴近”原则,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亟待提高.

(二)媒介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缺乏敏感的媒介意识,没有足够重视和熟练掌握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的技术.高校不善于主动与媒介打交道,致使宣传思想工作效果不佳.目前,高校没有完全实现与社会媒介技术与资源的共享,宣传思想工作策划中较少引入媒介力量.

(三)应急保障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公众与传媒越来越关注高校的改革发展与师生的日常生活.高校干部作风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学术问题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媒体报道的热点.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总能在第一时间在舆论中扩散.在这样的事态中,高校不善于面对公众与媒体,缺乏应急保障机制,往往陷于被动的局面.

(四)人才相对紧缺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其特殊专业性,迫切需要一支高效运作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需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能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与时俱进,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出击,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用科学理论武装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指导宣传工作实践.然而,在实践中,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规律,在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等工作中挖掘亮点的能力欠缺.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不了解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不能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从而导致宣传思想工作渠道不畅,错失良机.高校对于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发展的路径

(一)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将宣传思想工作作为重大议题经常研究并纳入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成员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和“职能部门牵头做、业务部门协调做,全体职工参与做”的工作机制,强化“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当策划者”的新认识;拓展内部宣传载体,有效地整合宣传资源,各类载体相互依托,内容相互补充,形成立体宣传框架.紧扣发展建设中的亮点、抓住重要契机、围绕典型案例加强教育宣传策划;加强对细节、人物情感、事情过程的关注度,以更加全面、细致的视角观察,寻找全新的切入点,使部分事件灵动起来,改变以往传统、单一、刻板的宣传思想工作方式,让其更加生动,有血有肉.制定外宣工作的有关工作制度,建立外宣工作网络,密切与传统媒体的联系,加强与新兴媒体的联系,逐步提升外宣平台的层次.成立网络监控小组,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和舆情研判、预警对网络信息及时监控和处理.

(二)拓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载体

近年来,数字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媒体势力强力冲击,传统媒体的发展显现出疲态.传统媒体中,校报受众面较窄,出版周期较长;校园广播多由学生自主管理,宣传质量良莠不齐;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费及专业技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校园里的新媒体主要是指手机和网络,而网络媒体中又包括网络博客、电子邮件、QQ、MSN等以及校园网等能够及时互动的传播形式. [2]18

高校要把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合理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和新兴媒体的及时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加强对网络、手机文化等新兴文化形态的研究,挖掘和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载体.高校要建立新闻中心,整合全校的宣传资源,各媒体有明确职责,信息资源互通使用.高校要发挥新媒体效能,将宣传思想工作融入网络时代,将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运用于宣传工作.比如,通过校园网、电子校报、微博、移动飞信、QQ群、电子显示屏等发布社会热点、权威信息、教学资源、科研成果、文化活动等,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移动飞信、QQ群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交流,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中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三)建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估体系

高校必须构建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估体系.本着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的原则,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宣传思想工作规律;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宣传工作的内容、途径与手段、队伍建设与工作水平等方面是否符合宣传工作要求等.具体而言,首先是确定评估内容.主要是根据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对宣传思想工作质量的评估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确定具体条目.其次,确定评估指标.通过在师生中开展访谈、座谈会,对评估标准进行充分征求意见,再由校内外专家进行论证研究,以师生建议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凝练出评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最后确立宣传思想工作评价体系.

(四)培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品牌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引入CIS战略,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全面设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系统,实施“形象策划”工程.高校必须具备精品意识,并以项目化运作,着力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品牌效应,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突破口,做大做足精品文章,从而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科学配置各种宣传思想工作要素,打造科学有效的宣传思想工作业务流程. [3]16

面对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舆论环境和社会心态日益复杂,探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路径是当务之急.要实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就要准确而牢固地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使之体现到各项工作的导向、基调和具体实践中;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实现多级联动,构建大宣传、大教育、大服务格局;拓展宣传思想工作载体;培育宣传思想工作品牌;建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估体系.从而,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提升高校内涵建设,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谈“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