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美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015-03-27李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左翼拉美资本主义

摘要:拉丁美洲(下简称拉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被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称为“后院”.拉美社会主义产生较早并一直在波折中发展前进.拉美各国经历了二战、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后,与本国国情结合,形成了具有显著民族性、宗教性等特点的社会主义.近期,拉美左翼兴起,更为其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温床,拉美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一片新迹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8275(2015)05G0005G03

收稿日期:2015G09G15

作者简介:李红(1989G),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欧美政治经济与外交.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最初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19世纪30至40年代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引用了这一词语,将其定义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过渡的一种制度,即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不足百年,在人类发展长河中非常短暂.与资本主义相比,它在指导思想、理论实践等方面略显稚嫩,但纵观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它惊人的生命活力,且在不断地进步当中.

一、世界社会主义的萌芽及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与人类文明同时萌发.古代对于“黄金时代”的描述与追求,包括后来对“理想国”“乌托邦”的设想及探索便是社会主义的最早雏形.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是被压迫阶级对于压迫阶级施加在自身不公正待遇而反抗的本能表现.近代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直接或者自觉反应.针对资本主义,此时的社会主义已然形成理论体系,深入地、系统地分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并就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设想进行了尝试.虽然大部分尝试以失败告终,只留下了一些对资本主义无害的改良制度,但这些制度对于后来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此后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而纵观当代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一国独唱和高歌猛进之后又出现了分崩离析,到目前处于相对低潮的时期.但是,现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均有不俗表现,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威信也有大步提升.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其尝试和努力虽然只有不足百年历史,但已取得了丰硕的果实.但也应看到,资本主义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已进入迟暮之年,相反地,它正值壮年,相较之下,社会主义只能算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想取代资本主义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但我们始终坚信,正如李大钊所说的“未来世界将是一片赤色旗帜的海洋”.(«Bolshevism的胜利»)

二、拉美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美国奉行资本主义,且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典范.拉美一直被美国称之为自己的“后院”.就是在这个经典的资本主义的“后院”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正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拉美的社会主义也是“舶来物”,最早于19世纪中叶传入.早在1864~1867年,第一国际就在拉美建立了阿根廷支部和墨西哥支部.一直到战后初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高潮,国际上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越来越多,这对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产生了巨大吸引.在当时,俄国十月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它支持亚非拉独立,无疑为社会主义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十月革命胜利后,东欧一系列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东欧各国、苏联,包括中国均给与了拉美独立运动以支持和声援,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国内爆发经济危机,自顾不暇,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各帝国实力削弱,战后新老帝国面临重新分配力量布局的局面,这都为拉美独立及独立后选择社会主义创造了外部条件.除此之外,内部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拉美国家的民族特色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使得人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拉美地区普遍文化教育落后,传统民族宗教意识浓厚,大部分是多民族国家,加上宗教教义亦与社会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拉美选择了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拉美独立国家国内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状况使人们选择了社会主义.拉美独立国家长期处于殖民压迫之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既无强大的无产阶级,也无强大的资产阶级.许多人留学国外,接受了先进的国外文化,并将其引进本国,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之时并未受到强大的反动力量的阻挠.

三、拉美社会主义的特点

拉美国家的社会主义与共产党和社民党的社会主义不同.由于长期遭受殖民压迫,加之其宗教、民俗传统的影响,使得拉美人民极度排斥外来意识形态.人民渴望恢复本民族特征,其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拉美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将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形成民族色彩浓重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满足人民的渴望,争取更多支持.同时,社会主义也是民族复兴、发展经济的手段.长期受压迫的拉美人民极度渴望自由、公平与平等.社会主义恰好满足了其所需.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社会党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及新左翼的“新社会主义”和执政实践,应是当代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 [1]101因此,拉美的社会主义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拉美的社会主义与宗教相结合.受欧洲移民影响,拉美主要信奉基督教.一些民族主义政党提出“让基督教精神参政”的口号,主张建立一个符合基督教教义的“共有社会.”宗教与社会主义结合成为拉美民族独立国家社会主义进程的一种特有历史现象.拉美主要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或者混血人种,所以思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欧洲.基督教随移民到达拉美,并广泛传播.拉美成为天主教影响最大的地方,许多国家天主教信徒达到90%.拉美各国中,有26个基督教社会主义政党,大都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基本都参加了美洲基民主组织和世界基民盟.他们都强调革命(这里的革命与我们理解的革命不同,这里的革命是指较彻底的改革)的必要性.在经济方面,他们主张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对国家资源实行国有化,提高职工待遇,扩大民主权利等.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具体斗争中较灵活,有时也与共产党合作.在外交方面,坚持民族主义的立场,反对外国的控制和干涉,力图摆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依附状态.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解放神学社会主义思潮,是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另一分支.

二是拉美的社会主义与民主相结合.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社会党思想体系的总称.原是西欧较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潮.二战后西欧社会党处于复兴之中,社会党国际将注意力放在欧洲事务上,意在巩固基地.随着大批新独立国家的出现,它又将重点放在第三世界国家.拉美是社会党发展最快的地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一直是“国际化”的重点地区.拉美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党国际的观点相似,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又有许多差异.民主社会主义往往更强调民族传统和本国特点.

选择社会主义之后的拉美各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了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及冷战的结束.这无疑给了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巨大的打击,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受美国各方面封锁,严重依赖苏联的古巴遭受的打击尤为沉重.在这种背景下,拉美各独立国家有的改旗易帜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有的则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古巴不畏困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探索改革之路,最终走出低潮,显示了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拉美左翼异军突起

拉丁美洲历来被视为政治发展模式的试验场 [2],各种发展模式在拉美都能找到代言人.冷战后,在众多国家改旗易帜的背景下,智利、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考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的还取得长足进步.巴西共产党更是发展成了拥有30万党员的大党.经过长期奋斗,拉美各国的共产党已经成为合法政党,通过选举等当选为国会议员或内阁部长.1990年,巴西劳工党邀请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左翼进步组织在圣保罗召开会议,讨论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 1991年,于墨西哥城再次召开会议,正式更名为“圣保罗论坛”.至今论坛已成立24周年,先后召开了21次会议.拉美从仅古巴一个国家有左派即古巴共产党执政到现在左翼政党在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厄尔多瓜、乌拉圭、阿根廷、秘鲁等十多个国家执政.“圣保罗论坛”大大推动了拉美左翼的崛起与发展,同时也大大改变了拉美的政治格局.2001年,以巴西劳工党为主的拉美左翼又组织了世界论坛,指出“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致力于用另一个新社会主义世界取代资本主义世界.加之天主教的改革尤其是解放神学的兴起,为左翼的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支持. [3]

拉美左翼与传统的左翼是不同的.传统的左翼强调意识形态,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而拉美左翼则淡化意识形态,强调社会民主和社会福利,政治主张向中间靠拢,争取更多的支持.传统左翼坚持暴力革命,认为只有暴力才可以夺取政权.拉美左翼则采取更多种运动形式,如通过合法选举、非政府组织、发动群众等方式获得政权.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更是借拉美左翼得势之东风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查韦斯崇拜英雄,起初坚持“玻利瓦尔革命”,当看到革命的一系列措施并不足以拯救委内瑞拉时便将目光投向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倡导以一种新世界替代资本主义世界,认为“另一种世界是可能的”.鼓励各国进行具有本国特色的探索.查韦斯以反对新自由主义斗士著称,加速推进“21世纪社会主义”.但这一切均以高昂的原油价格的经济作为支撑.随着原油价格下降,缺失了经济支撑,加上查韦斯主张的是靠领袖而不是靠政党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美国也不准许其“后院”出现“卡斯特罗第二”,所以“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并不乐观.其现任接班人马杜罗表示将继承查韦斯遗志,继续玻利瓦尔革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祖国计划.他强调只有采取社会主义道路,委内瑞拉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奉行的以人为本的“社群社会主义”;厄尔多瓜总统科雷亚奉行的主张公民革命的“21世纪社会主义”;巴西劳工党提出的“劳工社会主义”等在内,均是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尝试.

五、拉美社会主义的影响

首先,拉美地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传播的一个质的飞跃.从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传入拉美开始,到现在拉美左翼进行的如火如荼,都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其次,以古巴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形成,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随着越来越多的左翼政党在拉美执政,社会主义政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大大增加,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

最后,拉美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关系走向.拉美社会主义的兴起,必将对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天平上为社会主义增添砝码.

六、拉美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拉美各社会主义国家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各自推行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但这些形形色色的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再加上本民族特色,宗教影响等,拉美共产主义在诸多方面面临挑战.

首先是制定符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如何真正地结合本国特色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是拉美各国面临的首要挑战.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一国现实国情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一味的套用他国模式或对本国国情未彻底了解清楚,都将出现最终失败的悲剧.其次是如何处理好国内各政党的关系,巩固执政地位.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并不意味着它就将一直执政下去.应该时刻以苏东剧变为警醒,处理好各政党之间的关系,且应时刻提防美国及右翼势力的颠覆.

其次是稳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是关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保持国家稳定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实施改革,促进经济迅速稳定地增长.我们看到过历史上太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求快而忽略稳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应知道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并不矛盾,并非零和博弈.三者可以相辅相成.在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

最后是谨防美国右翼势力的破坏和攻击.美国与右翼势力的破坏与攻击仍然存在.社会主义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巩固,不断维护.美国与右翼势力随时都在对左翼政权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夺取政权.

七、结语

伴随拉美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而来的一些思想主张和理论大大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大胆尝试更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拉美社会主义大大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也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为世界社会主义添上浓重的一笔.但也应考虑到目前国际情况,正如杨岭华认为“考虑到它们自身的力量和所处的险恶环境,对其前景恐怕不能盲目乐观.” [4]51-53而且,“国内外的反共势力十分强大等原因致使拉美国家的共产党难以取得政权.” [5]61-63总的来说,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正处在上升阶段,近期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

猜你喜欢

左翼拉美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江南书院
法国左翼阵线的演进、问题与大选前景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中东欧国家左翼政党缘何失势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