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丰乳肥臀》

2015-03-27李卫国

关键词:丰乳肥臀生态批评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丰乳肥臀》

李卫国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丰乳肥臀》是莫言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它描绘出遭受内辱外患的20世纪中国农村背景下,一群忍辱负重的女性艰难的生存历史。从生态批评层面上看,其艺术特点突出,主要体现在本体存在的必然要求、乡土叙事的时代指向、生态批评的审美维度等方面。

关键词:《丰乳肥臀》;本体存在;乡土叙事;生态批评

《丰乳肥臀》是莫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最重要的乡土小说之一,一段时间争议不断。小说共计54万字,气势磅礴又魔幻现实,从抗日战争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叙述了作为人与自然生存本体的母亲在时代变迁中所见所闻。1996年,《丰乳肥臀》被以徐怀中、汪曾祺、苏童、刘震云等文坛泰斗为评委的《大家》杂志评为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奖金10万元。不久,这部小说受到铺天盖地的批评,小说歪曲了胶东地区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丑化了对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抹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等等。苏策认为“作者观点偏狭,情绪消沉,没有能够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作品写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其调子大多是灰冷的,混淆了我党、我军和人民政府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对派的根本区别;作品以偏概全,没有客观、积极地反映生活,充斥着浓厚的悲观情调”。[1]

显然,上世纪90年代对《丰乳肥臀》的文学批评,主要依据极具时代特性政治批评语境,以典范的中国革命史、英雄的共产党员形象和前程似锦的社会主义生活画面为标准,“倾向性”和“现实性”总会有一些偏差。2012年12月,莫言破天荒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让很多评论家不知所措,如何用有限或许苍白的语言,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前后的莫言、乡土小说及《丰乳肥臀》,是个问题。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从政治淡化、符号弱化、程序简化的生态批评视角重新解读《丰乳肥臀》,莫言的成功就不足为奇了。生态批评理论发祥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的文学批评,主要通过文学载体传递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不仅考量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世界,还要解决人性回归自然、人的异化等问题。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丰乳肥臀》,撇除诺奖的光环,其艺术价值及突破性是显而易见的。

《丰乳肥臀》改变了中国乡土小说创作的传统模式,文化批判、文革记忆或者抗战反思。站在本体存在的必然要求、乡土叙事的时代指向、生态批评的审美维度等生态批评角度审视中国乡土或者乡土中国。《丰乳肥臀》通过家庭遭遇、人物命运的描写比较客观地展现了40年中国社会的变迁,站在人性的角度对伟大女性毫不吝啬的同情和讴歌,批判了小说人物难以克服的劣根性和社会生活的残缺。莫言和之前歌功颂德的乡土作家不同,他的小说里有真实存在却缺少关注的妇女解放、政治运动合理性等问题,这是上世纪90年代文学生态觉醒的产物。《丰乳肥臀》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生动,矛盾冲突集中,构思十分巧妙,语言通俗张力十足。张清华高度评价了《丰乳肥臀》的艺术成就,“《丰乳肥臀》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充满血泪和诗意的波澜壮阔的书写是无人可比的;它对人民和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感人描写,它的秉笔直书的勇毅与遍及毛孔的锐利,在所有当代文学叙事中堪称是首屈一指的;它在把历史的主体交还人民、把历史的价值还原于民间、在书写人民对苦难的承受与消化的历史悲剧方面,体现出了最大的智慧。”[2](P383)

一、本体存在的必然要求

《丰乳肥臀》通过简单的文字组合,描绘出遭受内辱外患的20世纪中国农村,叙述了一群忍辱负重的女性艰难的生存历史。上官鲁氏形体丰乳肥臀,像千千万万母亲一样,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顽强地生存并繁衍着后代。她是大地母亲的形象比喻,用埋头劳作、咬牙坚持、直面苦难的方式祭奠过往,用自己羸弱的臂膀与命运抗争,控诉这种社会存在的罪恶与不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的诗句是对上官鲁氏的准确写照。上官金童是西方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交融冲突背景下的知识分子代表,他们内心善良,在命运面前懦弱无能,无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时代变迁中迷失方向。《丰乳肥臀》较好地同时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表现主体的存在。莫言认为:“一个好的情节,确实应该具有象征的意义,但这象征着的意义,作家在写作时往往是意识不到的,即便是意识到了,也不应该是很清楚的,否则,小说就失去了弹性和丰富性。”[3](P117)上官鲁氏和上官金童的形象非常生动,莫言根据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熟知的乡土生活,才有这样写实的文字。莫言的记忆,不停歇的政治运动,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在《丰乳肥臀》中,将残酷的政治运动和上官鲁氏及其子女们的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与自然有了真切的斗争和选择。上官鲁氏的女儿们在爱情面前变现很决绝,爱情和家庭生活中穿插着日军、土匪、国民党、共产党等这些乡土小说常见的意象。莫言用母亲的温柔、慈爱、坚贞和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作对比,充满想象力地插入上官女儿们不合时宜的“色情表演”,借助自然人性或者性来淡化各类斗争的必要性。哑巴强奸三姐被判处死刑,三姐不合常理地来到

枪毙现场,色眯眯握住哑巴的生殖器(人性的象征),用生态存在的方式打乱了社会制度对人性的约束与制衡;在枪毙司马凤、司马凰的批斗大会上,大姐用自己裸体(人性的象征)堵住哑巴的射击。海德格尔存在理论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莫言娴熟地运用在《丰乳肥臀》的生态创作中。小说开头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存在,上官鲁氏的生育和驴的生产,日本军阀的杀戮、司马库与沙月亮在桥头抗敌,在同一时间发生,人与自然,生与死,国仇和家恨找到了同步的存在。写实和象征结合在一起展现主体的存在,是《丰乳肥臀》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是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的流行趋势。

二、乡土叙事的时代指向

小说叙事大多采用顺叙,叙事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组成。《丰乳肥臀》的叙事,打破了这种叙事常规,综合运用了顺序、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方式。《丰乳肥臀》故事情节丰富、生动、传奇,叙事手法多样。莫言构思精巧又信手拈来,小说一开始采用顺序,1938年日本军队进攻村庄,同时,上官鲁氏生下最后一对双胞胎,村民竭尽全力抗日。最后,日本人占领了村庄,残忍地杀害了上官鲁氏的公公、婆婆和丈夫。小说第二卷,上官鲁氏成为家长,带领她的一群女儿和儿子,艰难地与命运抗争;紧接着是战乱和饥荒,解放战争动荡的社会变迁;接下来是土地变革、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命;最后是改革开放和20世纪90年代。莫言在细节描写上独具匠心,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布局气势恢宏,情节跌宕起伏又珠联璧合。读者阅读时,由于符合生态批评的格局,一气呵成又酣畅淋漓。《丰乳肥臀》中莫言生态视角的叙事,符合时代潮流,是新时期乡土小说创作在叙事层面上的标杆。

三、生态批评的审美维度

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善于变换审美维度。首先是崇高层面,上官鲁氏在日本侵华背景下生下金童玉女,展现人与自然的斗争性。第二章到第五章是上官金童的喜剧层面,大杂烩的叙事语言描写了类似戏剧舞台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无序出场。接下来是悲剧的渲染。上官鲁氏的女儿们都没有没有好的命运,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剧:大姐解放后改嫁给残废军人,失手打死丈夫而被处决;二姐在战争中中弹死亡;三姐练习飞翔摔死;四姐在文革中被批斗生病死亡;五姐文革中自杀;六姐逃亡时被人暗算死亡,七姐被打成右派活活饿死;八姐在三年自然灾难时自尽。最后以荒诞的方式倒叙母亲幼年丧父、婚后借种生子的悲惨经历。小说处处显现出中西方美学思想在乡土小说中的应用。中国传统美学中气韵、神妙和意境,使《丰乳肥臀》烙上深深的民族印记。莫言用10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新世纪乡土小说作家群一个世纪的的冥想。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引领下,《丰乳肥臀》的人物、叙事和主旨找到了一个支点,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创作的一段佳话。

莫言说过,小说家笔下的历史是来自民间的传奇化了的历史,是象征化、心灵化的历史而不是真实的历史,是打上作家个性烙印的历史而不是印在教科书上的历史。[4]的确,今天,站在存在主义和生态批评的角度,回眸《丰乳肥臀》的艺术成就,我们发现了莫言的宽度和深度。在莫言的乡土小说世界里,《丰乳肥臀》里描绘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奇世界,超越了阶级、符号、程序等规定动作,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存在中,自由、精神、价值的真实所在。这是莫言的成功,这是乡土小说的幸事。莫言在《丰乳肥臀》中为21世纪中乡土小说的发展找到了另外一条值得探寻的芳路径。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1世纪初乡土小说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2013B098)

参考文献:

[1]苏策.直言《大家》评奖[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1).

[2]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J].莫言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莫言.是什么支撑着《檀香刑》[M].沈阳: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4]张懿红.民间立场与自由精神——论莫言对中国乡土小说的贡献[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丰乳肥臀生态批评
《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孤独主题的对比研究
苦难母亲的赞歌:《丰乳肥臀》中母亲形象解读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读者的不同思维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译者的视域:莫言《丰乳肥臀》法译本注释的文化解读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自然生态观
论《丰乳肥臀》对古代志怪类文学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