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2015-03-27侯廷生孙怀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化劳动者

侯廷生 宋 微 孙怀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企业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侯廷生 宋 微 孙怀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劳动者接受终身职业培训是加入世贸组织、应对世界科技发展、中国发展模式转型及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调查表明,企业员工对培训虽然有一些认识,但对职业化认识不清,对自身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因此,企业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培训体系,引导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更快的发展做出贡献。

终身职业培训;员工;职业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挑选的首要条件是能够迅速融入到企业角色中,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要求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战之后,日本用短短的二十年就从战败国一跃而成世界经济大国,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是日本人聪明吗?前首相佐藤荣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这算不了什么‘奇迹’,但有一句话我可以奉告各位,大和民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素质教育。”日本小学生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都是穿短裤和短裙上学的,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远足活动和野外集体生存。这种素质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一点点渗透到日本每一个人的身上。

中国绝不缺乏聪敏的人,中国缺乏的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化的人才。我们每年都会造就很多高分低能或者是有一定能力却低素质的人才。这就是中国的企业迫切需要职业化培训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文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和发展终身学习。2014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该条例对劳动者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依据。

一、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要想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各种新的技能,接受终身的职业培训。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2000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既是中国的机遇又是中国的挑战。尤其对中国的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该《意见》对推动企业完善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科技迅猛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落后的产业和工种被淘汰,同时一些新兴的产业和工种会产生。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原有的8000多个工种被淘汰,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工种。这意味着,无论是从事淘汰工种的劳动者还是从事新工种的劳动者都要接受职业再培训,不断掌握新的操作技能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那么企业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3.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一些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21世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保障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关键点是促使发展模式转型,即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完成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需要善于发明、创新的科学家、工程师,而且还需要大量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能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生产出精益求精产品的一线操作技工。这些一线技工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其素质、技能的高低也是制约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就必须对其进行终身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4.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不断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劳动者实现自我发展必须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目前所从事的行业出现了新机器,或新技术被运用到本行业中来;二是劳动者在一个企业内会变换工作岗位或变换所从事的职业;三是面临着来自其他劳动者的激烈竞争。在此背景下,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不断促进自我发展的途径就是不断接受职业培训,掌握最前沿的技能,不断提供自我发展的新动力。

二、企业员工对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的认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人们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工作和自身不断发展的要求。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要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才能获得。为了了解和研究当前我国企业员工对在职学习培训的认识情况,课题组选择了企业员工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试图通过他们对终身教育认识的结论间接反映出劳动者职业培训的一些状况。此次调查,课题组选择了河北钢铁集团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发送了2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达96.5%。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得出了一些结论:

1.企业员工对在职培训有一定的认识

调查表明,有53%的员工认为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学习能力。在对 “您认为培训对提升员工职业化素质是否有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55%的人认为非常有效,有32%的人认为会有一定效果。在对上述数据进形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培训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各种手段不断地增强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使员工掌握公司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员工已经认识到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掌握新技能,补充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培训能更好地理解领导的工作意图、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可见,员工培训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氛围,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员工对职业化素质认识不清

在对“您的企业领导对员工的职业化素质要求重视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47%的人认为非常重视,有53%的人认为比较重视。然而却有50%的人认为个人职业化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虽然得出的结论看起来比较矛盾,但通过更深入的探讨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员工认为培训非常重要,但他们对培训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他们认为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专业技能,但一个拥有较高职业技能却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团队的意识,没有为企业奉献精神的员工,一个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员工是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的。企业需要的是拥有较高职业化素质的员工,是有信心、有能力的员工,是懂得有效沟通,拥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够和其他人很好地合作的员工。可见,建立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具有职业化素质的员工势在必行。

3.员工对自身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

调查表明,有50%的人认为通过自学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而有32%的人认为可以通过业务职业培训去提升职业能力。有53%的人认为自己未来五年之内可能会更换工作,而这其中有55%的人认为如果更换工作,会与现在从事的工作毫无关联。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员工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明确,没有为自己制定很好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企业也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职业能力提升的机制,致使很多员工只有通过自学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没有很好地进行自我定位,很多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不顺利,他不会认为是自己能力有问题,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而是不断地更换工作。尤其是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不断地追求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更换工作,而且所从事过的工作甚至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建立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步伐,尽快地帮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帮助他们通过不断的培训更加适应自己的工作。

三、如何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1.提高全社会对终身职业培训的理念的认识程度

要想让每一个人都能形成终身培训的理念,全社会形成这样的氛围,那么就要靠政府的宣传和带动作用。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参与终身职业培训事业,并发放相应的资格证书。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和提升。而政府对那些参与到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中的企业进行税收优惠,这样,就会在全社会形成终身职业培训的理念。

2.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制度化

我们要把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制度化,形成“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口号。劳动者参加培训之后,企业应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通过考试的结果为员工调换合适的岗位。在新的岗位工作出色者,提高其收入。这样,就可以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局面,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将会极大地调动企业、劳动者主动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3.构建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是制度的保障。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职业培训法律法规作保障,对于参与职业培训后的劳动者、学生等的就业和择业都有相关的法律保护,对提供职业培训的企业也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贴。

[1] 赵祥昆.如何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标准专业委员会会长王竞[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01-26

[2] 王文槿.终身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A].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C].北京:铁道出版社,2004

[3] 倪艳.我国建设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问题和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5)

[4] 袁良栋.构建适应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制度体系[J].中国培训,2013,(6,7)

[责任编校:张勇]

2015-10-12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批准号:201401504)。

侯廷生,男,河南安阳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G

A

1009-5462(2015)04-0067-03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化劳动者
劳动者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在云端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