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亚投行的创设缘由及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5-03-27王亮停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

王亮停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试论亚投行的创设缘由及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

王亮停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由中国倡导、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用于支持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亚投行的创设缘由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阐释了亚投行对我国发展进步的促进作用。

亚投行; 创设缘由; 发展进步; 作用

一、亚投行的创立与发展概述

针对亚洲国家急需建设普遍落后的基础设施而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远远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的现状,2013 年 10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印尼总统会谈时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表示中方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此后,中国在多个公开场合呼吁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就其设立目的、宗旨、意义、中方的出资规模等事项作了说明。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2014年10月,在中国的主导下,21个意向创始会员国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筹建进入实质性阶段,到2015年2月又有6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以2015年 3 月 12 日英国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为标志,欧洲发达经济体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瑞士、奥地利,以及韩国和澳大利亚纷纷在2015 年3月下旬申请加入亚投行。截至 2015 年 4月 15 日,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数量由最初的 21个扩大到 57 个,遍及全球 5 大洲。[1]依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今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以彰显亚投行的国际性和开放性。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作,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依据 《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 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为 500 亿美元,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 20%,约为100 亿美元,由成员国分期缴纳,未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增资扩股。预计亚洲国家整体出资将占亚投行总股本的75%~80%,其他域外国家占比约为20%~25%。各意向创始成员将以 GDP 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在现有的57 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中,中国、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将成为前几大股东,其中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 30%以上。今后随着新成员国的加入,现有成员国持股比例将会按比例减少,由于美国无意加入亚投行,中国将会保持最大股东国地位。各成员国在亚投行的投票权将与其持股比例挂钩,为彰显平等、开放、包容、透明的多边金融合作理念,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不寻求类似美国在世界银行中的一票否决权。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包括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层三层,其中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亚投行将依据公开、包容、透明和择优等原则选聘行长和高层管理人员并将依据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等原则设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亚投行的创设缘由

亚投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创设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创设原因主要有:

1.为了确保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的顺利转移,确保亚洲国家的整体崛起和共同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中心正从欧美向亚洲转移,亚洲占世界GDP的份额稳步上升,亚洲各国发展势头强劲,但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已严重制约亚洲的进一步发展。为确保亚洲国家的整体崛起和进一步发展,外汇充裕和国内资金充足的中国向亚洲国家提供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援助既合情合理又深得人心。

2.为了中国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迅速崛起,但其进一步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内需扩大速度有限不足以支撑中国庞大经济体快速发展的需要,外贸市场疲软,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但总量不大,资源能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经济发展不得不降速步入“新常态”,年均GDP增速由10%左右降为7%~8%。为进一步发展经济,中国开始拉动内需,扩大外贸,积极扩大对外投资,亚投行、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银行的设立均是扩大对外投资的新举措。

3.为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需要

为彻底摆脱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为实现亚非欧三大洲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中国提出并开始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而亚投行可充分利用我国的资金充裕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为规避风险、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亚投行采取了多边合作的方法,通过政府间协定,建立新的多边架构,采用国际金融组织的通行运作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亚投行的这种运作模式具有投石问路的作用,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4.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融机构远远无法满足全世界及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资金需求

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融机构,对于确保二战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时移世易,对全球或亚洲发展中国家而言,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以上述三大国际金融机构为中心的现行国际发展融资体系所能实际动用的金融资源显得杯水车薪。“从全球层面来看,在未来 10 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从目前的0.8~0.9万亿美元提高到1.8~2.3万亿美元。”[2]这一融资缺口每年将高达1~1.4万亿美元。亚洲的情况也是如此,“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在 2010-2020 年这一期间,亚洲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总需求高达 8 万亿美元并将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3]因此,亚投行的创立正当其时,这对于已经遭受8年经济危机困扰的世界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只强心剂,这对于急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利好消息,这也是亚投行的创设上中国能够一呼百应的主要原因。

三、亚投行对我国发展进步的促进作用

亚投行是二战后70年来中国首倡并主导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对促进南南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非欧三大洲的互联互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意义非凡。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亚投行可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秉持“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持之以恒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基础设施搞得最好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基础设施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但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路政设施,而且包括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甚至还包括日益现代化的城乡居民住宅,因此,未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缺口十分大。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意在探索新的融资机制,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有效动员私人资金,合理分担风险、共享利益,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之不足,促进亚洲资本利用优化和经济建设,当然中国也可在国际范围内筹集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亚投行可推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亚投行的成立,体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创新性思维,有助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类资源,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促进产业升级。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年均增长7%~8%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内需均乏力,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凸显,人口老龄化飞速发展,因此,中国亟须开展新一轮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以确保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内改革上,中国政府持续推出官退民进、简政放权、鼓励就业和创新创业、拉动内需等新举措,极力转变持续了30多年的主要依靠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去产能化步伐,实现创新驱动型和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上,极力改变以往的由外到内、由沿海到内陆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对外开放思路,实施积极主动、务实高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加大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步伐,扩大地方政府和民间对外开放权限,积极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因此,亚投行的成立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催化剂,是盘活中外金融资产和实现亚非欧三大洲互联互通的关键一环。

3.亚投行可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亚投行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亚投行的筹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支撑。第二,亚投行为成员国搭建了一个新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建设‘一带一路’时,亚投行显然提供了一种多边合作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如何通过多边合作、建立新的多边架构、建设‘一带一路’方面,亚投行具有投石问路的作用。”[4]第三,亚投行的运作模式有助于防范“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金融投资风险。亚投行是通过政府间协议自愿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亚投行对各国的项目投资是由所在国政府以国家财政为担保的,这比单纯的中国公私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要小得多,可以规避很多风险。

4.亚投行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迅速上升,2014年中国已是124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万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但国际贸易却以美元为衡量标准和结算货币,不但中国每年要额外浪费大量的中介结算费,而且中外贸易还不断受美元汇率浮动的影响,因此,中国不得不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同一些国家已经签订了货币互换协定,中国也在争取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开始运营后,中国可以亚投行信贷为先导,在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5.亚投行有助于中国国内国际治理中的专业能力培养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治理中专业能力非常欠缺。“无论是国内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风险的控制能力,还是我们在多边机构中的经验,确实都存在着短板和缺陷。”[5]亚投行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国际金融组织,中国可借用西方国家现成的专业人才,借用其它国际组织的现成经验,培养磨砺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弥补中国在相关领域中的短板和缺陷,提升中国在国内国际治理中的专业能力。同时,“中国应当通过亚投行这个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塑,加强国内金融改革开放,顺势而为,成为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规则制定者和协调者,成为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中的重要塑造者”[6],以便于中国进一步“融入地球村”和提升国际影响力。

6.亚投行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倡导的亚投行秉持的开放、包容、民主、平等理念令国际社会耳目一新,这同美国主导的国际组织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亚投行的成立,第一次表明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从参与者进入到倡导者和领跑者,这是中国的一次华丽的转身,也显示出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角色上质的变化。而亚投行‘朋友圈’的迅速扩围,代表的则是对国际金融体系规则制定权向中国转移的全球认同,也代表了全球治理的多极化力量得以加强,世界经济秩序将更趋平衡与合规。”[7]通过亚投行的倡导和运作,中国会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中国富邻、睦邻、助人为乐的做派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1] 引自中国财政部网站(http://gjs.mof.gov.cn/pindaoliebiao/gongzuodongtai/201504/t20150415_1217200.html).

[2] Fay,M.,Toman,M.,Benitez,D.,and Csordas,S.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In:Fardoust,Shahrokh,Yongbeom Kim,and Claudia Paz Sepúlveda(eds.)Postcrisis Growth and Development:A Develop ment Agenda for the G-20,2011

[3] 王达.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J].东北亚论坛,2015,(3):54

[4] 庞中英.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关系[J].WORLD AFFAIRS 2015,(10): 19~20

[5] 羌建新. 亚投行里会起“冲突”[J].WORLD AFFAIRS 2015,(10):21

[6] 高峰. 亚投行的来龙去脉[J]. 广东经济,2015,(5):31

[7] 甘明星.亚投行: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国华丽转身[J].对外经贸实务2015,(05):96

[责任编校:孙爱民]

2015-09-29

王亮停,男,河南漯河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

F831.2

A

1009-5462(2015)04-0008-03

猜你喜欢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关于亚投行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