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河北省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5-03-27贾冀南于瑞静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节水用水

贾冀南 于瑞静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水生态文明及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38)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河北省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贾冀南 于瑞静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水生态文明及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38)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水资源的需求比较大,其在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关于农业用水的相关综述,深入探讨了河北省农业用水中存在的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及水价制定不尽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水资源约束下的河北省农业发展路径。

河北省;水资源约束;农业

1 引言

水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元素,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造成了河北省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农业缺水问题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当前,河北省的水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在农业上的用水量巨大,且存在着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等问题。所以为了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要坚持大力推广节约用水和灌溉节水的方式,提高农业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农业用水存在问题的研究综述

王伟(2007)分析了山东省在农业水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农业灌溉整体水平不够高以及降水时空变化较大造成水旱灾害比较严重等问题[1]。关维刚,孟晓民(2010)通过对运城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提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废水任意排放而使水源污染严重,因缺乏对水资源的强化管理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是运城市农业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李滢,赵邦宏,王俊芹(2011)指出河北省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水资源问题尤为显著。其中在农业用水中主要存在着节水设施不够完善、水价制度不够合理以及缺乏一定的农业技术指导等问题[3]。李思诺(2013)以张家口市农业水资源为例,分析了张家口市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高以及其承担着为首都供水任务等[4]。刘鹏(2014)分析了河北省近年来水资源总量及人均用水量的变化图,指出在农业用水过程中主要存在水价的制定不够合理、水权不够明晰以及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5]。陈志国,刘婷婷,卢艳领(2015)以环首都地区为研究区域,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指出河北省农业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利用节约增效认识不深、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水资源污染严重、循环利用的效果不够显著等问题[6]。

2.2 关于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综述

刘渝,杜江,张俊飚(2007)以湖北省所辖17个市、州为样本,对这些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考察,提出为了更好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就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7]。马学明(2009)等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综合考虑水文水资源及农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指出通过建立农业节水综合评价体系,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8]。杨光,徐铁男(2010)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了科学利用和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应该对农业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断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要因地制宜发展农田节水综合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9]。吴丽英(2012)以邢台市农业用水为例,提出了应规范农业用水定额,合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10]。夏莲(2013)等利用2007年及2009年农户调研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特征、信贷市场、新品种新技术、市场特征等是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1]。户艳领,陈志国,刘振国(2015)通过构建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分析出技术条件是影响农业用水的最重要因素,应不断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技术条件和投入产出率,增加供给等,从而不断提高河北省农业用水利用效率[12]。

综上,我国关于农业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比较早,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对于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农业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断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路径,从而进一步促进河北省的农业发展。

3 河北省农业用水存在问题分析

3.1 农业用水供求矛盾

在河北省的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农业用水占据着重要的部分。2014年全省总用水量约192.82亿m3,其中农业用水总量为139.17亿m3,占全年用水总量的72.18% (《201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值在2014年达3453.42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目前,河北省的水资源主要是靠地下水供应。通常地表水分布于山区地区,相比而言平原地表水较少,而平原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更为旺盛,汲取过度就出现了许多干涸的河流,而且部分地表水遭到了污染。河北省平原地区的主要供水来源之一就是水库,而水库水量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而地表水的有限以及外部引水的高成本,使人们将开采的中心转向了地下水,这就造成了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透支,甚至出现了漏斗区域等。

3.2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但是,河北省的灌溉方式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渠道输水方式,很少对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方式进行大量推广。一般而言,冬小麦的灌溉至少需要四次,其用水量很大,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灌溉方式就会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造成水资源的较大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无形中使灌溉用水的成本加大了。同时,许多农田是不能进行有效灌溉的,如2005年有效灌溉面积为454.775万km2,2014 年为434.903万km2,十年间不增反减(《河北省统计年鉴2006年—2014年》)。所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河北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关键步骤之一。

3.3 水价制定不尽合理

长期以来,河北省对水资源的定价忽略了其商品的属性,背离了水资源的市场价值,所指定的水费标准还不到供水成本的1/2,造成水资源使用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河北省在制定水价时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将水价定高就会造成农民用水成本的大幅增加,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与国家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相违背;另一方面,如果将水价定低则会降低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农民容易滋生“水从地前过,不用白不用”的思想,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造成灌溉效率低下且效果不够理想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

4 水资源约束下的河北省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4.1 努力提高节水灌溉水平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用水发展属于一种典型的灌溉农业。在发展节水农业的过程中,其核心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而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当前河北省省内存在着工程配套设施差、灌溉方式较为落后,灌溉不能得到高效保证以及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河北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财政投资力度,重点投资和大力推广使用井渠结合的灌溉节水方式,并且通过加大对节水技术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促进节水技术的改造和完善,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求矛盾;其次,由于河北省的许多农业灌溉区没有相应的节水设施和技术,所以就要鼓励安装节水设施,推广节水技术,有效保证节水灌溉系统,以保证农作物实现高产、稳产。对于一些农业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可以大力推广滴灌和喷灌,选择耗水低,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例如适当加大棉花、蔬菜的种植,以提高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后,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对违规开采的组织给予惩罚,从而更好的保持采补平衡,避免土地出现盐渍化,以达到有效保证生态用水的目的。

4.2 大力推广种植抗旱节水作物品种

推广种植抗旱节水作物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节约用水,进一步促进对水资源的利用。通过逐渐减少高耗水植物的种植,推广抗旱耐水的农作物例如棉花等农作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用水。此外抗旱节水作物的品种是很多的,在选择农作物时,既要考虑其抗旱性,同时也要考虑其是否会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收入。目前河北省的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和玉米,而小麦和玉米都是高耗水农作物,所以应该尽量减少原有的玉米、小麦套种的生产模式,大力支持棉花及节水蔬菜的种植,这样在减少了用水量的同时也可以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实施上述途径有利于实现在减少农作物耕地面积的同时节约农业用水,保证农民的稳定收入,进一步缓解河北省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4.3 加强节水农业综合评价体系集成研究

当前河北省对于农业节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节水技术上,一般可以利用工程措施和农艺设施的改进来实现农业的节约用水。一般而言,对整个农业节水效益进行评价并不等于各个单项节水效益的简单加和。若对同一田地采用多种节水措施,过去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对每项节水措施带来的节水能力进行简单累加,而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尽科学的。在对同一节水对象采用不同的节水设施,当进行综合应用时,就可能会出现耦合的现象,这样就会出现总体的节水效益略低于简单加和的效益的情况。例如秸秆覆盖和缩小农作物之间的种植行距,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作物在田间的无效蒸发,但这两者的综合节水效益明显的不等同于两者分别的节水效益之和。所以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对节水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对个别技术措施进行简单孤立的研究加和。研究河北省区域农业综合节水体系,对于制定最适合该农业区域的农业节水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该区域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最有效评价。

4.4 加强河北省农业节水补贴和水价改革力度

河北省应重视对农业节水工作的补贴力度,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节水工作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补贴主要包括粮食补贴和农机补贴,河北省可以鼓励农民采用节水技术,并给予实施节水技术补贴,让农民在实施节水技术的同时享受真切的利益。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节水的目的,也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和增效。同时,通过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水价政策,建立起高效科学的水价体系,对于不同的用水量设置不同的水价,进行分阶段管理。全面实施按用水量阶梯收费的方式,对于超过使用标准的水量,收取一定的水资源占用费用,从而促进灌溉用水尽快步入由市场定价和管理的正轨上。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要加大对河北省农业水价的改革力度,增强农民节水意识,建立农民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

5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污染及利用率低等多种问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河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大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重视研究和推广应用节水措施。通过种植抗旱节水经济作物,研究发展节水评价综合体系,不断提高节水灌溉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用水水价改革力度,以推动河北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王伟. 山东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109

[2] 关维刚,孟晓民.运城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J].农业技术装备,2010,(08):43~45

[3] 李滢,赵邦宏,王俊芹.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水资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01): 389~390,394

[4] 李思诺.试论张家口山区农业水资源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信息,2013,(09):195

[5] 刘鹏.河北省农业水资源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9):40~42

[6] 陈志国,刘婷婷,卢艳领. 环首都地区农业用水利用现状及增效研究——基于河北省的调研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4):27~31

[7] 刘渝,杜江,张俊飚.湖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6):60~65

[8] 马学明,赵西宁,冯浩,王玉宝,南纪琴.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03):112~118

[9] 杨光,徐铁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04):181~183

[10] 吴丽英.河北省用水定额在邢台市农业用水量方面的应用[J].地下水,2012,(06):205~207

[11] 夏莲,石晓平,冯淑怡,曲福田.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甘肃省民乐县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111~118

[12] 户艳领,陈志国,刘振国.基于熵值法的河北省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3):136~142

[责任编校:张彩红]

2015-10-12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基于水资源综合承载力视域下的河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01529)阶段性成果之一。

贾冀南,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F323.1

A

1009-5462(2015)04-0018-04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
嫁接与施肥对番茄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