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银行管理五字诀

2015-03-27徐晓飞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营考核管理

徐晓飞

管理是一门科学。在银行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下,粗放式的仅凭直觉的管理方式日渐式微,只有通过深入分析而确立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管理又是一门艺术,简单机械地套用陈旧方法进行管理,不再适应形势发展,只能事倍功半;只有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才能有效调动各方资源,事半功倍。如何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到最佳组合,是每个管理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银行管理人员,结合个人工作经历,认为应从“实、新、细、督、控”五个方面抓好管理工作,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是实。完善考核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当前,中国银行业正经历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夹击,存贷利差收窄,盈利空间缩小。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利润持续稳定增长,压力非常大。因此,必须坚持把经营效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发挥团队创造性、推动效益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两年,本人积极推动财务资源导向的创新改革,注重加强对上级行经营考核指标的研究,及时查找出业务短板,全盘考虑发展方向,制定年度绩效考核细则,突出加大对效益类、人均日均存款类、内控风险管理类指标的考核权重,按照价值贡献和目标任务管理来确定员工绩效工资,并将费用增长与经营效益进行挂钩,进一步提升全辖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同时,为帮助支行清晰考核导向,找准效益提升方向,要求分行领导主动下沉基层强化对考核方案的宣导,引导全行注重提高效益和拓户质量,确保经营方向不脱离步调,促进全行经营效益的提升。此外,还积极举办经济资本培训班,与基层面对面算账,帮助支行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注重量本利核算,抓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的落实。通过考评机制的不断完善,夯实了经营发展基础,全辖创收能力提升明显。

二是新。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业务均衡发展。时代在变,环境在变,这就要求银行经营管理因势而变,推陈出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年来,分行经营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改革创新功不可没。正是全行上下充分发挥了敢于人先、敢于创新的亮剑精神,才有了节节攀升的经营业绩。例如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化,为境内银行参与境内境外汇率、利率市场提供了机会。适时创新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跨境即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内保外贷、人民币外汇掉期+低风险贸易融资、T+3超短期远期结汇、加工贸易速融通等多个国际业务新型组合产品,以产品创新带动了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还有,创新推出的“商汇通”(即商友卡+电话通,将“商友卡”和电话自助终端业务有效捆绑整合一起,整合形成新的产品品牌),通过个人经营性贷款、商贷通、信用卡分期付款等锁定中小企业主的融资需求,以电话通套餐、保险产品等给予客户实惠,满足客户资产保全的需要,获评广东省分行“微创新奖”。此外,创新“轻松三宝”进“三区”(厂区、社区、商务区)、“金融惠民工程”、“金融知识进万家”、“十分钟理财课堂”等主题活动,有力宣传了本行融资、结算等综合金融产品,赢得社区居民和打工一族的好评。

三是细。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工作中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细节抓得到不到位往往决定发展的成败。对于银行发展而言,更需要落实精细化管理,抓好每一细节,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例如,2007年惠州工行自行开发的全产品计价考核系统,把主要业务产品的业绩在系统上计价到每一个岗位,使营销工作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实现了全产品营销、全员营销、全过程营销,促进了全产品业务全面发展。目前,“三全”机制已成为全行完善考核激励、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的有效手段。多年来,通过对计价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细化,全行形成了“多劳多得,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换来了全行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又如,为进一步完善个人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建设,对所有营业网点的业态进行重新梳理,从职能定位、功能分区、人员配备、客户情况等多角度出发,对全辖营业网点进行明确的业态模式划分,全面启动并实施个人客户服务精细化管理项目。该项目作为网点核心竞争力项目的延续,对营业网点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还有,2011年在全辖网点大力推动“精益六西格玛项目”,通过对网点岗位设置、改善客户服务、厅堂营销直到业务办理流程优化等进行多个角度进行科学化管理,实现了营销积极性、服务关注度、现场管理效率、人员配置优化、客户满意度、柜员机运行率及客户自助办理业务意愿等六大方面的提高,促使网点面貌大为改观,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此外,2014年,以内评业务验证为主抓手,重点强化经济资本管理,按季对客户RAROC值进行专题分析,对存量贷款分品种、期限、币种进行逐一排队,努力将资本节约理念有效灌输到各专业条线,累计节约经济资本占用达1.7亿元,节约经济资本占用成效显著。通过“抠”好每一个细节,使得管理者和员工都懂得算好存款账、贷款账和经营账,精益管理扎根员工心田。

四是督。既督又导,提升执行力。好的制度和政策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职责履行的好坏,直接体现为战斗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企业形象。银行经营管理中,最不缺乏的是制度和规章,但最最缺乏的是对制度的有效传导和执行。常见到制度和政策在执行链条传导中,逐级衰减,到了落地网点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因此,有必要督促各级管理人员注重从自身抓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做到学习带头、工作带头、自律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每个环节不松懈,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浓厚氛围,以发自内心的真诚鼓舞士气,以荣辱与共的理念团结力量,努力打造出一支“讲大局、识大体、讲团结、比贡献”的高效团队。同时,严格执行督导制,坚持对完成进度落后、排名靠后的各级负责人、客户经理实行黄牌警示制度,强化压力传导,同时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落后原因,积极引导,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形成既有经济奖罚、又有行政问责,既看结果、也管过程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是控。提高风险把控能力,为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当前,受金融危机及经济放缓影响,个别企业出现货款回笼慢、账款拖欠增加现象,个别贷款出现逾期、欠息苗头。同时,随着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行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对银行风险防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银行经营管理者必须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以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复杂的风险管控形势。把好增量贷款准入关和存量贷款管理关,选择好优质客户,做好尽职调查,抓好贷款发放和支付环节的监督管理,积极化解潜在的信贷风险,确保资产的赢利能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探讨创新清收处置不良贷款思路,强化处置预案,对处置预案的执行监督和综合评价,深入挖掘现金清收潜力,提高不良贷款现金清收率、资产受偿率和资产保全率,实现清收处置效益最大化。此外,坚持惩防并重、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健立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的内控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和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重要风险点的防范,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思想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努力防范和遏制重要风险点、不良苗头和内部案件的发生,实现内外安全稳定。

以上是本人在基层管理岗位上历练得出的一些思考。诚然,作为一名女性管理者,面对复杂的经营形势,也许感受更细腻、更切入肌肤,更需要在理性和感性之间从容切换。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断增加,银行、保险、证券等多平台跨界合作,多元竞争格局逐渐形成,银行管理者既要有“直面挑战,舍我其谁”的气魄,又要有“细节决定成败”的细心和耐心,自身的学识、胆识和智慧需要不断提升,才能沉着应对各种考验。

猜你喜欢

经营考核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