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2015-03-26宋春蕾

当代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胰腺炎通气重症

宋春蕾

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宋春蕾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对策,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67例SAP并发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67例患者中,治愈61例,无效5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1.04%;治疗效果理想。结论 在SAP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变化及早期进行机械通气,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重症胰腺炎(SA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护理

SAP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急重,病理变化复杂,病程发展快,而且经常会合并ARDS、胰腺组织细菌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ARDS是SAP早期的最严重并发症,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点,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通过开展早期机械通气配合积极对症治疗与护理干预(如抗炎、液体复苏、禁食、胃肠减压、降腹压、应用生长抑素和胰岛素等[2]),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本研究探讨SAP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ARDS的临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SAP并发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8.36±3.43)岁;胆源性胰腺炎48例,非胆源性胰腺炎19例(妊娠性胰腺炎11例,酒精性胰腺炎8例);给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11例、气管插管或切开56例,机械通气时间61~203h,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68±31)h;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组制定的关于ARDS的相关诊断标准[3]。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生命体征 加强对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心电、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的监测,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判断肾功能[4];每2h为测1次血糖,预防高渗性昏迷,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胰岛素控制。

1.2.2 气道护理 (1)无菌操作:加强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操作,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转入层流病房。(2)口腔护理: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长期置管,极易出现深部真菌感染或口腔溃疡,因此,应该加强患者日常口腔护理,对于出现轻微真菌感染的患者可用棉签浸泡于NaHCO3(4%)溶液后,擦拭患者的口腔,2次/d,擦拭的同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情况。(3)气道湿化: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可适当抬高床头,避免长时间平卧发生误吸;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加强气道湿化护理,遵医嘱给予合适的化痰剂、抗生素或呼吸道扩张剂,湿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繁及湿化速度,防止发生呛咳或窒息。(4)呼吸机管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尽量减少患者暴露程度;每周对湿化瓶进行消毒;避免移动、挤压、扭曲管道,以防冷凝水返流至集水瓶,定期清除冷凝水。(5)通气干预:护理人员要每0.5小时进行吸痰护理1次,维持呼吸机管道通畅情况以及湿化器的运作情况,注意通气量与气道压力。对于伴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患者应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必要时应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氧气吸入流量4~6L/min,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5]。

1.2.3 用药护理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以生长抑制素类药物为主,本研究采用善得定,0.3~0.6mg/d,治疗1周。护理人员要保证用药剂量和输液速度的准确,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

1.2.4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可能抑制胰腺功能,减轻患者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缓解呕吐与腹胀,护理中要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引流通畅,将其位置固定以防止患者挤压,避免扭曲、折叠、堵塞或脱位的发生,每天冲洗4次。另外,及时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减少体内炎症介质,防止胰床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

1.2.5 疼痛护理 疼痛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经常要处理的情况之一,首先应取合适的体位减轻疼痛程度,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给予解痉止痛药,禁用吗啡以外造成患者Oddi括约肌痉挛。

1.2.6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由于长期禁食体力较弱,要注意补充营养,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以促进切口愈合,维持机体正氮平衡。术后2~3周:给予单纯胃外营养支持,减轻对胰腺的刺激,护理中要注意深静脉穿刺点周围皮肤的护理,每天更换敷料与管道;术后2~3周:给予单纯胃内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初期流量控制在20~30mL/h,后逐渐增加至100mL/h,温度在36℃~41℃[6]。

1.2.7 心理干预 胰性脑病通常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程相对较长,因此,治疗费用高,多数患者与家属通常都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经常出现恐惧、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影响患者机体功能与免疫力,不利于治疗的进行。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 评价标准[7]本组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为:(1)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未出现并发症;(2)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颅神经麻痹等并发症;(3)死亡(包括脑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67例患者中,治愈61例,无效5例,死亡1例(由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1.04%;护理过程中出现休克1例、颅神经麻痹1例,均经相应对症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SAP合并ARDS的病机复杂,临床中尚无一致的结论,多考虑与SAP 时大量胰酶入血造成的血管机能损伤有关,发病时大量紊乱体液会进入第三间隙,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肺灌注不足的发生;另外,胰酶会刺激凝血、纤溶、补体和激肽等多个系统,诱发肺微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多脏器衰竭[8]。因此,SAP合并ARDS的治疗与护理同样重要,护理人员要熟悉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掌握处理相关并发症的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h内患者的出入水量,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本组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系列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本组67例患者中,治愈61例,无效5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1.04%。结果表明在护理工作中要时刻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准确的对症处理,提高患者及家属治疗的信心,降低SAP合并ARDS的病死率。

总之,在SAP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变化及早期进行机械通气,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王燕.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6):67-68.

[2] 陈芳.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24):122-123.

[3] 邹雅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与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6):998.

[4] 范玉华,路平.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及其预后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0-111.

[5] 王丽捷.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对策和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6):131.

[6] 彭燕妮.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3):127-128.

[7] 陈艳花.72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32):125-126.

[8] 张珊爱.内科综合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3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7):6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64

吉林 13201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宋春蕾)

猜你喜欢

胰腺炎通气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通气的鼻孔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