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8例临床观察

2015-03-26蒋安亮

当代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生存期修补术肺癌

蒋安亮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8例临床观察

蒋安亮

目的 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调查。方法 选取28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28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完全缓解;13例患者为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患者5例;疾病进展患者1例,临床控制率为78.6%。所有患者生存期平均为(1.5±0.8)年。28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胃肠道反应,占75.0%;有6例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表现,占21.4%。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改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延长患者生存期。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治疗

肺癌细胞脑转移的机率非常高,本病病程较短,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本病在临床中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肺癌细胞分为非小细胞和小细胞2种,目前临床中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报道非常多,但对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报道相对较少,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如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丰富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28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8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2.5±7.8)岁,男19例,女9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病理学、影像学检查,患者均存在神经系统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表现,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瘤出血伴昏迷症状,6例患者存在恶心、呕吐表现,1例患者存在精神疾病表现。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症治疗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颅脑CT、MRI等。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脱水、护肝、止血等治疗,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1.2.2 化疗 对于昏迷的患者,在其全身状况改善后要给予小剂量的EP方案进行化疗,足叶乙甙(VP-16)0.1mg/d,顺铂(DDP)20mg/d,1~5d。对于无危重征象的患者在脱水后可直接给予常规EP方案进行化疗:(VP-16)0.1mg/d,DDP 80~100 mg/(m2·d)。对于化疗效果好的患者可继续进行化疗治疗,对于化疗效果差的患者则要改用替尼泊苷进行治疗。

1.2.3 放疗 在患者采用对症治疗和化疗治疗后,对于治疗效果较好,骨髓抑制得到改善的患者可采用放疗进行治疗,在放疗期间同时要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1.3 效果观察 对所有患者治疗过程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过程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颅脑CT、MRI等,根据所有内容评判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1.4 评价指标 颅脑转移瘤评价标准:(1)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出现失增强效应及瘤体囊性变。(2)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病灶消失程度超过60%。(3)疾病稳定:患者治疗后病灶消失程度低于60%,或增大程度低于25%。(4)疾病进展:患者治疗后疾病增大程度超过25%,或周边部位肿瘤复发。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8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完全缓解;13例患者为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患者5例;疾病进展患者1例,临床控制率为78.6%。所有患者生存期平均为(1.5±0.8)年。

2.2 毒副反应 28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胃肠道反应,占75.0%;有6例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表现,占21.4%。

3 讨论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生存期非常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医学界对小细胞肺癌的研究逐渐深入,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报道也逐渐增多[1]。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中分为2个时期,局限期和广泛期,其在临床中具有细胞增殖迅速、疾病复发率高、化疗敏感等特点,因此,对疾病复发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也是非常有意义的[2]。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肿瘤转移到颅脑则说明疾病已经进入了广泛期,在此期间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肿瘤转移到颅脑也是导致疾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转移部位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3]。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的不断深入,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肿瘤细胞的转移率也不断增加。

研究发现,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数目约占小细胞肺癌患者的60%左右,其对化疗、放疗治疗非常敏感,但治愈率非常低[4-6]。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化疗进行治疗,EP化疗方案是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案,其总有效率在40%~70%[7-8]。但临床中对于是否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以往临床中认为,血脑屏障是化疗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障碍。但现阶段临床研究显示,脑转移患者的血脑屏障已经破坏,药物在进入体内后能够直接进入到脑组织中,因此,可以采用化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尤其应该采用能够通过脑血屏障的药物。在治疗中还应该联合肺癌化疗药物DDP进行治疗,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完全缓解;13例患者为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患者5例;疾病进展患者1例,临床控制率为78.6%。结果表明,虽然放疗、化疗在本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针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控制治疗。

综上所述,EP化疗方案能够改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表现,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1] 胡英春,孙作斌.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21例临床分析[J].癌症进展杂志,2009,7(5):574-576.

[2] 钱皓瑜,陈卓昌,郭晓斌.尼莫司汀预防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7):701-702.

[3] 杨文,杨鸿,刘鹏飞,等.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研究现状[J].当代医学,2014,20(15):19-20.

[4] 郭守芳,马健,郭言香.CCNU 在预防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7(1):51-52.

[5] 杨渤彦,王志宇,栾天燕,等.鞘内注射 MTX 预防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13,10(7):746-747.

[6] 孟宪禄,沈元芳,王春燕.小细胞肺癌脑转移30例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5):441-442.

[7] 沙建华.羟基喜树碱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3):27-28.

[8] 钱皓瑜,冯可青.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72-73.

[摘 要] 目的 探索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均分为观察组(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n=75)和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n=75),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3.1±11.7)min、(17.1±3.6)mL、(1.21±0.38)d、(4.3±3.2)d,对照组为(57.9±10.4)min、(18.4±2.8)mL、(2.86±0.71)d、(6.0±3.1)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33%)(P<0.05)。结论 经腹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15

山东 250101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蒋安亮)

猜你喜欢

生存期修补术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