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2015-03-25吴爱云

当代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护理人员

吴爱云

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吴爱云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选取80例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归纳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护理人员经验缺乏、法律意识薄弱、护理质量下降及患者自身对病情的轻视、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自身情绪不稳等因素均属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论 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护理水平及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是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方式。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内科相较于其它科室而言,不仅疾病种类繁多,也是医疗风险的高发地。一直以来,心血管内科便是医院所有科室之中因护理问题引发争议和法律纠纷较多的科室之一[1-2]。针对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寻求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法来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纠纷发生率。选取80例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整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58.24±5.31)岁;病症:高血压性冠心病42例,心肌梗死28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

1.2 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发给上述80例患者予以匿名填写,当场回收。同时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从患者、护理及医院等多方面出发,归纳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 结果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及临床护理资料予以归纳总结,将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如下。

2.1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一些护理人员因为从事护理行业时间较短,缺乏护理纠纷方面的法律知识,工作经验不足且护理意识较弱,对于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护理态度未加以重视,这便导致了患者期望值与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不一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满足患者或其家属的需求;护理人员未能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未将患者病情、护理行为予以告知,也没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工作内容繁多而疏于其他患者的切实需求,而这之中,未能顾及服务态度也是较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因为缺乏经验而出现工作失误。(2)心血管内科接诊的患者多病情危重且极不稳定,需要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和专心监护,故而护理人员因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而出现身心疲累现象也属常态。护理人员长期处在该种环境中,难免产生厌烦心理,也由此服务精神缺失,护理质量下降,甚至于引发医疗事故。(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仪器的更新换代,心血管内科治疗技术也随之而得到了长远的进步。但是一些护理人员却疏于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医学改革进程,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操作失误。如:对于监护仪应用不熟练,难以根据监护仪器所显示的数据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而造成不良后果等。

2.2 患者方面的因素 护理服务具双向性,不仅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还需患者的配合和支持。患者若是难以听取护理人员的嘱咐和建议,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必然会遭受阻碍。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可以将不予配合的患者分为以下几类:(1)外部临床症状较轻者:该类患者多因症状不明显而对自身疾病抱有轻视心态,对于护理人员的约束性建议多采取忽视态度。未经许可就擅自离开医院,纵是请假离开也未能遵循制度及时返回,而不遵医嘱改变饮食习惯也是常见现象。患者这种不严肃对待自身疾病的行为极易导致病情恶化或疾病发作。(2)医疗期望值过高:患者由于缺乏对心血管疾病的深入了解,认为自己花费金钱前往医院接受诊疗,医护人员就应当负责其身体健康。一旦患者病情未治愈或后期复发,往往会归责于医护人员,否定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3)一些患者因为家庭原因或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极易出现心理负担和较大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强烈,加之病情的影响,极易与护理人员发生矛盾冲突。

3 讨论

护理工作关乎医院的整体形象及社会声誉,如何排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是每位心内科护理人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由上可知,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为护理人员,一为患者及其家属。针对于此,本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本科室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3.1 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素养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医疗事故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3]。护理人员可以自主学习上述法律知识,为保证学习效果,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讨论会来共同商讨较为典型的医疗案例,大家共同分析案例中发生纠纷的原因,提出规避建议。只有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方可让护理人员意识到医疗纠纷发生的普遍性,做到警钟长鸣,规范自身行为;只有通过规范学习法律知识,方可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素养,面对纠纷可灵活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

3.2 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医疗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适应其发展的关键[4-5]。对此,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护士长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心内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和考核标准。对于新分配的护理人员,则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给予仪器操作和新理论学习方面的指导。

3.3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一些医疗纠纷是由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其家属缺乏交流所致。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语言交流的力量,灵活使用语言技巧,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得以提升[6]。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时,应当仪表大方、态度诚恳、感情真挚,以为患者考虑的身份进行解释说明。如患者情绪激动或素质不高,更应当心平气和给予安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7-8]。若因患者病情变化而需重新诊断和更换用药方案时,应当向患者事先予以解释说明。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必要性,语气温和,争取取得患者配合。

[1] 马嘨然.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6448-6449.

[2] 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97,200.

[3] 华雪峰.有关心血管内科护理之中的不安全因素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3248-3249.

[4] 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52-153.

[5] 李爱春,陈雪艳.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J].当代医药论丛,2014(3):252.

[6] 张静.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21-322.

[7] 谌秘,陈嘉希,宗芳,等.A型性格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21-22.

[8] 王齐芳,王晓琴,谢东阳,等.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0):11-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71

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吴爱云)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护理人员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