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2015-03-25周元鼓

当代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周元鼓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周元鼓

目的 评价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8例,均行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通过随访观察预后。结果 术后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者52例(89.7%),术后3例患者出现再出血,2例患者出现颅内积气,2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术后恢复良好33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7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结论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1]。随着近年来高血压发病人数的不断上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规方法。本研究探讨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武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7.4±2.2)岁。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均头颅CT检查确诊,排除外伤、血管性疾病、抗血栓药物使用所致的出血患者。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5例,丘脑10例,脑叶8例,小脑5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为5~35 mL,平均出血量(23.3±3.4)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17例,9~12分29例,l 3~14分12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行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通过术前头颅CT及MRI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选择血肿量最大的层面中心作为为靶点,进行头颅体表定位,确定穿刺点。穿刺入路根据血肿形状而定,纺锤形及肾形血肿,从额部人路实施穿刺,类球形且近颞叶皮质者,从颞部入路穿刺,穿刺深度以血肿最大层面中心位置距颅板的最近垂直距离为宜,在穿刺过程中注意避开脑部重要的功能区。切开头皮0.5~1.0 cm,用颅锥沿穿刺点垂直钻入,刺透硬脑膜,将带芯软通道穿刺引流管置入血肿腔,缓慢抽吸血肿,并用0.5%去甲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至冲洗液变淡。注入稀释尿激酶2~4万单位,夹管3~4 h后开放,接一次性脑室引流瓶持续引流。置管后定期复查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

2 结果

本组58例患者中,术后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者52例(89.7%),术后3例患者出现再出血,经止血治疗和持续引流后出血停止,另有2例患者出现颅内积气,2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出院时均自行缓解。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其中恢复良好33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7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其中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患者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1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内科保守治疗、传统开颅清创术及微创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病死率较高,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术存在需手术风险高、术中出血量多、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2-3]。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首先应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稳定内环境,在6~24 h内有效抽吸血肿,以降低再出血的风险[4]。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因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软通道定向置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本研究表明,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够进一步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软通道引流术置管较为灵活,深度可控,软管前端圆滑,弹性好且具有活动性,能调整或改变引流管的方向,置管时与置管后均不易损伤脑组织[5-6],因此术后并发症较少。此外,引流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引流瓶的高度监测和控制颅内压,对于部分血肿碎块可直接引出颅外,不易堵塞,且可接三通管进行冲洗[7-8],既能够保证引流充分,又能够有效防止过度引流。开展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前应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合理选择穿刺点,术中合理应用尿激酶,促进血块溶解液化并减低黏稠度,有效将液化的血块引出体外,解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效应及脑脊液通道的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健平.微创锥颅穿刺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3):360-361.

[2] 方卫刚.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5):364-365.

[3] 王庆亮,杨郁野.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137-138.

[4] Marquardt G,Wolff R,Seifert V.Multiple target aspiration technique for subacute stereotactic aspiration of hematomas within the basal ganglia[J]. Surg Neurol,2003,60(1):813.

[5] 罗东,林艳梅,黄履群,等.微创穿刺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77-78.

[6] 廖颂明,江焕新,沈伟俊,等.硬通道引流和软通道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294-295.

[7] 马书明,夏海龙.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激光杂志,2014,35(3):82-84.

[8] 高新文.微创介入软通道与硬通道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9):105-1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28

广西 545900 武宣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周元鼓)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