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5-03-23王志生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素质

王志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当前我国正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热点之一,它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观念理论、制度体制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做艰苦的工作。

中学化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化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化学素质浅作探讨。

一、化学素质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化学素质,众说纷纭。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化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具体的说法有几种提法。美国化学课程标准认为, 化学教育的目标应是具有以下五点化学素质:①懂得化学价值;②对自己的化学能力有信心;③有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④学会化学交流;⑤掌握化学思想方法。

二、中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化学意识的培养

国家教委前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面向全体,“为一切人的化学”已成为国际化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化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化学观。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当今世界化学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化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和优良化学品质。化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化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化学能力之一,也是化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3.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化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指出:教育要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思想方法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改革内容也强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与高中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化学思想方法,突出化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当今世界上许多事物大多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知识来解决,靠单学科知识就能解决毕竟是少数。化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许多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学中化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加强学科内联系,挖掘各知识交汇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正确运用化学语言加以表述。

5.重视化学应用,积极开展化学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化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理论的多少,也不仅在于其能解决多少化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生性格活泼,既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学习有生动现实基础及将来从事“四化”建设所必需的化学知识与才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6.注重心理指导,创设良好环境,严格养成教育

中学化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元认知培养即对自己的认识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观察、监控和调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觉能动性,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学化学心理教育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心理教育因素,有心理教育的意识,以渗透和小专题讲座形式,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心理教育。

7.加强中学化学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化学教学体系和内容

办好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师是关键;构建和实施素质教育,化学教师是中坚力量和关键因素。加强化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就成为更好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一方面,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要明确培养目标,造就一批具有高化学素质的新型中学教师;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从教的化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提倡自我教育,立志岗位成才,使从教教师有能力进行化学素质教育。

因此,加强中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突出“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届时,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质教育素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