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2015-03-23刘丽珍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刘丽珍

【摘 要】生活化教学即是将教学置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以解读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因此,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打破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才能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实现。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    学生    课堂教学

前言

物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它作为一门科学教育的课程,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新课程明确指出:“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物理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想学好物理,必须先学会观察生活,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感受生活化中的物理,要抛弃以前一些知识的禁锢,努力从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吸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寻求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化授课模式,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不断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原型,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精心设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物理,才能真正体验到物理学的价值,认识到物理学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如:了解微波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太阳能供电、供热的不同方式;了解汽车运行时能量的转化与守恒问题等。我们通过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实例,能够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广度,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开阔学生的思路,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物理知识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我们要合理运用日常生活的实例,让生活真正走入物理课堂,给物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还物理学科本来面貌的教学思想,才能为物理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关于教学方式的考虑,也是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方式,精心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适时加以点拨、诱导,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在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领悟物理知识。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架起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物理原型,感受到物理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物理学科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总之,物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注意随时调整、补充,才能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性功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实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是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能够与物理教学整合,是今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情景真实、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易于学生理解,使他们的学习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物理思维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单纯教学不能比拟的效果。同时,多媒体可以简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其手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总之,我们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才能打破物理课堂的枯燥和沉闷,给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四、增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实践出人才。我们如果想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建设人才,就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物理课外活动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培养能力的第二渠道。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转变思想,提高意识,开阔视野,增强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建构物理知识,发展物理能力和态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物理的用途。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易拉罐,饮料瓶,报纸,饮料吸管等)去做物理小实验,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通过课外物理实践活动的开发,促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总之,物理课外实践活动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才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想高中物理真正走向生活化,回归于生活,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脚踏实地,从我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教学新理念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谢三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浅析[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6).

[2]姜兆卫.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05).

[3]崔丽萍.浅谈物理教学生活化[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02).

[4]刘飞.物理教学应倡导生活化的探究活动[J].物理教学探讨,201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