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策略

2015-03-23宋林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课文阅读教学

宋林华

阅读教学中的“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我在教学中探讨了如下几种形式:

一、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朗读训练

“读”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握住每个词、每句话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一番体会与揣摩。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初读很平淡,可放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下,就不一样了。此句描写路长人多,不正是为表现人们悲痛欲绝的感觉吗?因此,把这句话放在文中体会,学生意识到前半句应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来读,后读“望”字时要延长声音,加深感情。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读”的训练是阅读最常用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二、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训练

看到波澜的大海,会心胸开阔;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会心旷神怡。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海的广阔、草原的美丽呢?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实验、欣赏自然、表演、游戏、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使阅读活动富有情趣,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其熏陶感染。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本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范读课文,一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使小兴安岭在他们心目中有个朦胧的印象;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抓住“抽”“嫩绿”“融化”“汇成”“淙淙”“散步”“俯下”等词语,想象树木的长势、颜色以及小溪悦耳的声响,小鹿顽皮的动作、神态等,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品味小兴安岭的美丽、迷人,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宛如步入小兴安岭美丽的画卷之中。

三、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比如一位教师上《桂林山水》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桂林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 何为 “美美”?景色又美在何处?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文中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的“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通过榜样示范进行朗读训练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示范指导,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运用恰当的语气、节奏。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对一些比较难领悟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教师全文范读可放在总结课文之前。至于一些重点句段的示范朗读,一般是和提问连在一起,随时示范。

五、运用比较法进行朗读训练

比较法是就同一内容向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比较这些读法,指出哪种最合适。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和感受课文。

常用的比较法有三种:

1.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指导朗读时,在不影响句子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探究课文的内涵,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

2.调整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朗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选词炼字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采用调换近义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较。

3.改变句型,引导比较朗读。根据句子的特点相应地变换句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既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读好原文的句子,又能促使他们领悟情感,产生共鸣。如在教《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体会白求恩大夫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我把白求恩说的那句话: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成: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让学生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感悟它们之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比较朗读,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原句的含义。

总之,在阅读教学时,学生的“读”应占一定的时间,要指导学生用心灵去读,要求学生反复地读,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悟,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学会倾诉自己的心声,让学生最终能体会到语文的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背课文的小偷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