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作文情境教学

2015-03-23侯孝前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作文教学小学

侯孝前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改变作文难教、学生怕写的局面,就要在作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亲身体验到他所将要获得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动机。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情境创设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有效、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在作文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亲身体验到他所将要获得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动机。

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的真实情境

语言文字连同一切的知识都是在情境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情境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学生在作文时,写得最多的正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这正是古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那么怎样的客观外物能激起儿童的情感,使他们有感而发呢?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从中优选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场景。

例如,在教学《春天的发现》时,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到小河边欣赏柳枝随风舞动的倩影,到田野里领略花仙子的妩媚……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同时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到现在还记得孩子们在小河边看到柳树那柔软的枝叶,说“那是春姑娘舞动的长发”,有的甚至深情地朗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田野里看到那遍地都是的蓝色小花,就脱口而出“这是春姑娘漂亮的连衣裙”“这是夜晚一闪一闪的星星”“她们虽然很不起眼,但她们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生机,把春天打扮得更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习作,真所谓“情动而辞发”!

2.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学生只有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才能加深对生活的感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比如学生在写《我最敬佩的人》这篇作文时,有的写老师,有的写父母,有的写清洁工……可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这些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能写出不同行业的使他们敬佩的人,说明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情感,让他们把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呢?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他们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人的生活、工作情况,体会到这些人的艰苦与伟大,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因素。写老师的,我们可以让他当一当小老师,模仿做一些老师的工作;写父母的,我们可以让他观察父母的工作,与父母谈心,试着去分担一些家务事;写清洁工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活动,扫扫大街、擦擦街道旁的护栏,利用晨练时观察清洁工人的工作等。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社会中的一些人和事,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有话想说、有感必发,用自己那探索新知的笔,写好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不仅能使学生写出更真、更实的作文来,而且使很多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加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3.网络创设情境

网络的开放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可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

对于深处内陆山区的甘肃孩子来说,什么大海、平原等仅从书本上有所了解,何以去感受大海的汹涌澎湃和平原的宽广?有了计算机网络,我们就可以把它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事物就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了,我们的学生也能像身处大海边上的孩子一样,描写出大海的雄伟壮观和磅礴气势,也能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广阔的平原上驰骋。

网络的多元化,优化了课堂教学。网络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你可以来,我可以来,他也可以来。网络环境的创设,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能显示出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放:网络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处理习作材料的平台。

在一次作文中,要求学生描写身边的风景名胜。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那是再容易不过了。因为我们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福泉山”、古老美丽的“小西门水城”、原始生态的“蛤蚌河” ……这一切,学生既熟悉而又陌生。但考虑到这些虽然都是我们这里的风景名胜,但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去游览过。笔者就先从网上下载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风光,边看边议论,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情。这样做,等于利用网络资源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充实了他们的思想。因此学生在有话可说、有情可发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效果甚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作文教学小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