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3-20崔逐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肺癌

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崔逐云

(济源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济源459000)

【摘要】目的分析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发生脑转移患者84例,均先后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检出率,对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总病灶检出数为178个,MRI为168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MRI显示单发病灶21例,多发病灶63例。MRI能明确脑转移病灶大小、形态、水肿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且能辅助分辨不同病例类型的转移病灶。结论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 MRI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8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年发病人数(160 万)还是年死亡人数(140万),均居全球癌症的首位[1]。由于肺癌的远处侵袭力极强,肿瘤细胞容易发生其他脏器的转移,加之大脑是人体主要耗氧组织,血运丰富,因此脑组织是肺癌肿瘤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2]。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早期准确的诊断是控制病情迁延的关键,本研究主要讨论MRI在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1年至2014年收治的84例肺癌伴脑转移患者,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44~72岁,平均(61. 24±9. 87)岁;病程6个月~2 a,平均(0. 94±0. 34) a;小细胞癌19例,大细胞癌14例,鳞癌21例,腺癌30例。临床症状包括乏力、呕吐、头晕、失语、运动障碍等。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CT和MRI检查。CT扫描使用GE Discovery CT750 HD CT扫描仪; MRI使用GE HDE 1. 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先行脑部T1WI(TR/TE400/18 ms)、T2WI(TR/TE 4000/120 ms),DWI(TR/TE),部分增加FLAIR (TR/TE 2000/20 ms)横断位序列;后行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的T1WI增强扫描。层厚5 mm,层间隔0. 5 mm,视野(FOV) 230 cm×230 cm,矩阵256×256,激发次数3次。造影剂采用北京北陆药业公司顺磁性对比剂钆喷酸葡胺,剂量为0. 2 ml/kg,注射速率为3 ml/s,注射后5~10 min内完成扫描,最后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冲洗[3]。

1.3观察及评价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观察MRI扫描时病灶位置(幕上或幕下)、大小、形态、水肿程度(轻、中、重)及增强形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 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总病灶检出数为178个,MRI为168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 537 8,P = 0. 428<0. 05)。84例脑转移患者中,MRI显示单发病灶21例,多发病灶63例,单例最多可达7个病灶,共168个转移灶;转移灶位于幕上129个,幕下39个。病灶最大直径6. 8 cm,<1 cm 42个,1~3 cm 76个,>3 cm 50 个;其中141个病灶平扫可显示病灶的等或高T1、高T2信号影。所有病灶中17个病灶无水肿,67个病灶轻度水肿,54个中度水肿,40个重度水肿。脑干、皮质、胼胝体转移病灶水肿程度不明显,而皮质下尤其是半卵圆中心转移病灶水肿较明显,病灶直径越小,水肿程度越轻。不同病例类型的转移灶具有不同的表现,腺癌转移灶直径较小,水肿多为中重度;鳞癌直径多在1~3 cm,水肿多为中度;大细胞癌直径较小,多为轻度水肿;小细胞癌直径多<1 cm,水肿主要以轻度为主。

3 讨论

肺癌脑转移临床较常见。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有30%发生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5]。脑转移容易成为转移部位的原因主要是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检查仪器投入到临床工作中,CT及MRI是当代较为先进的检查仪器。相关研究证实,MRI与CT比较,在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上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而在发现小病灶(<5 mm)方面则不如CT敏感。转移灶T1W1上多呈高信号,小病灶信号较均匀;在T2W1上呈高信号、低信号,也可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MRI对脑部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平扫[6],可更准确、详细地反映转移灶的部位、数目、形态,区分灶体与周围水肿及解剖结构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姜波,薛婷.MRI在肺癌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CT 和MRI杂志,2014,(7) :30-32.

[2]李海明,强金伟,赵书会,等.磁共振成像诊断卵巢转移瘤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8) :574-578.

[3]张顺镇,许晓金,杨永贵,等.MRI常规增强与延迟增强诊断脑转移瘤敏感性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 (11) :850-853.

[4]张慧丰,左萍萍.肺癌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0) :4-6.

[5]董杰.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11,(3) :367-370.

[6]米霞.41例脑先行肺癌脑转移瘤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1) :28-30.

(收稿日期:2014-12-0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1.084

【中图分类号】R 713.4

猜你喜欢

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中microRNA-21和EGFR的表达及意义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