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产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神话——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2015-03-20徐逢璟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关键词:奔跑吧兄弟收视率

徐逢璟

浅析国产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神话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徐逢璟

[摘 要]《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从韩国引进版权的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播出至今,已经创下了包括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在内的最高收视率,笔者以此为例分析真人秀节目收视率保证的要素,并针对其背后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收视率;娱乐浅层次化;《奔跑吧兄弟》

[作 者]徐逢璟,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

(一)真人秀节目的含义

目前为止学界对真人秀节目的概念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权威解答,维基百科对真人秀的解释是:“真人秀又被称为‘真人实境秀’,是一种强调现场实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并声称百分之百反映真实的节目。”《现代汉语新词语字典》对真人秀做出的解释是:“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清华大学尹鸿在《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中》给真人秀节目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普通人在规定情境的规则制约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自由行为并被记录或加工播出的节目。”

笔者认为上述概念各有优劣,但是从国内现有的“真人类”节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真人秀节目的概念稍作完善。本文中所提的真人秀节目是指:“以电视或网络为媒介,由明星或者普通人在制作方的规则下参与其中做出‘自由行为’,经过记录或加工后播出的节目。”笔者给出这样的概念基于几方面考虑:第一,国内现有的收视率较高的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已经不完全局限于普通人,越来越多的明星参与其中。例如之前红极一时的《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如果说《中国好声音》除了以几个人气明星作为吸引观众眼球的砝码,还利用了受众们急功近利“草根逆袭”心理,那么《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更多的是基于明星的光环效应。光环笼罩下的明星们走下神坛,大大地满足了受众窥探隐私的欲望的同时也为高收视率埋下了伏笔。第二,真人秀节目中不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是在节目制作者的规则下参与其中,节目组尽可能地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记录他们的活动。但是节目组作为“经济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经济效益最大化就体现在节目的收视率上,收视率提高了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赞助商。这就是使得节目的参与者——明星或是普通人的行为带有一种“表演”的性质,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因为节目的需要不再是“自由的行为”,有一定的刻意性。这样的刻意性就制造了“冲突性”,也使得节目有了看点。

(二) 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2000年随着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的播出,电视真人秀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观众面前,让观众眼前一亮。但是之后各省电视台跟风模仿,节目制作方面也没有融入本土特色,观众很快审美疲劳,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并未成气候。

2005年湖南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可以说是真人秀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该节目针对国内音乐市场的空白和年轻人迫切想要实现梦想的要求,设立了一个“无门槛”的舞台,引入了海选、复赛、复活赛机制。该节目的开办还抓住了有利的时机,之前湖南台举办的《超级男声》等节目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受众基础,此时再利用“短信票选”让受众可以真正地参与其中,收视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更被称为“全民选秀”年。但是历史再次重演,选秀节目在随后的几年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造成受众的视觉疲劳,真人类选秀节目随即没落。2010年开始随着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的开播人们眼前一亮,相亲类真人秀节目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该节目利用了青年男女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感情生活的现状,加之男女嘉宾言语犀利制造“矛盾冲突”的“看点”,在真人类节目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打开新的一扇大门。但是紧接着湖南电视台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谁能百里挑一》,贵州电视台的《非常完美》等相亲类节目的相继出现,同质化竞争严重,原先的看点也不复具有吸引力,相互抄袭之风严重,收视神话未能延续。

近几年来值得关注的高收视率的节目有浙江卫视的

《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以及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和以前的综艺节目相比,这些真人秀类的节目无论是选秀类、户外亲子类还是户外竞技类节目,相对于过去的节目都显得精致一些,笔者所说的精致化,指的是相对于先前许多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的抄袭、模仿现象,现在这些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它们背后都拥有强大的创作团队让节目更适应“本土化”的需求。节目的亮点也从原来的凭借“窥视欲”为主的吸引模式,变为“互文性”的吸引模式。所谓的“互文性”指的是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觉得自己是节目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去观战,这类节目中所反映出的亲情和友情也让人反思。

二、保障《奔跑吧兄弟》收视率神话的必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收视神话的要素

浙江卫视最近热播的大型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的前身是《running man》,该节目是由韩国SBS电视台摄影并于2010年7月起播出。笔者通过分析之前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仔细分析得出《奔跑吧兄弟》收视率神话不可或缺的几个因素:

第一,潜在受众。该节目的前身《running man》在韩国是有着很高收视率的节目,网络的便捷、以翻译为兴趣的字幕组的发展,以及韩国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在我国民间的受欢迎程度高等条件,都让许多受众在接触《奔跑吧兄弟》之前就已经接触过了《running man》。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成了《奔跑吧兄弟》的潜在受众。他们通过对比发现中国版《running man》存在亮点,值得观看。

第二,参与人员的选择。《奔跑吧兄弟》邀请明星参与节目,相比过往的真人秀节目在选择明星参与的时候单纯借用他们的光环效应,借由受众的“窥视隐私”的欲望来提高收视率,该节目在明星的选择上下足了功夫。目前为止参与过节目的明星有王宝强、王祖蓝、邓超、Angelababy、欧汉声、郑凯、陈赫等,从这些明星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共有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具有亲和力和“喜剧性”。例如:王祖蓝素以插科打诨出名,在之前湖南卫视热播的《百变大咖秀》中他的这一特点就已经显露出来;王宝强以《天下无贼》中的“傻根”的“呆萌”表现已经深入人心,近两年参演的《人在囧途》和《泰囧》更是加深了这一形象,他的出现可以为节目增加笑点。邓超年初自导自演了《分手大师》,在电影里有不俗的表现,其喜剧天分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气上涨。Angelababy有着可人的外表,外界关注度高,有一集她素颜出镜,依旧看上去阳光可爱成为节目的卖点。另外,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亲和力、古灵精怪的个性也给节目增色不少……

第三,优良的制作团队。该节目的创作团队是由浙江卫视和韩国SBS团队联合而成的,中国团队中有参与过《中国梦想秀》等大型节目的导演,韩国方面也要求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导演前来助阵,这样的强强联合有利于节目的制作,从质量上保障收视率。

第四,配合播出的宣传工作。现在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综艺节目,想要好的收视率良好的宣传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奔跑吧兄弟》除了强强联合的制作团队,还有有力的宣传手段。其背后的营销公司很善于利用第三方的软件如微信、微博来引导舆论、制造话题,增加节目的关注度。在节目刚播出的时候,宣传团队将舆论引导到“抄袭韩国节目好还是不好”上,网民中的“哈韩族”和“倒韩族”的对立一石激起千层浪,随之该节目的关注度也前所未有的提高,第三、四期的节目收视率明显提高。当不利的言论出现过多的时候,宣传团队又重新引导舆论说“《奔跑吧兄弟》不会照抄《running man》的模式,将引入中国民俗特色如《西游记》《水浒传》《白蛇传》等内容”,使得受众又对该节目寄予厚望。该宣传团队还拍摄一部《奔跑吧兄弟》电影版,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第五,善于抓住时机。这部真人秀正是抓住了《中国好声音》结束后的空档期,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有效地抓住时间填补空缺。

(二)收视率神话背后存在的问题

国产真人秀节目发生可喜变化,可是背后的隐忧不容忽视。美国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曾说过:“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称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称为一场滑稽戏。”如果说被意识形态所控制的思想是被动的,那么伴随着科技发展而来的精神沙漠就是人们主动接受的结果。

把文化生活等同于娱乐的状态,较为普遍的出现在许多年轻人身上。各国真人秀等综艺节目和纷繁复杂的电视剧、电影随着网络的发达也越发便利地为受众所接触。尽管国家广电总局曾在2011年颁布了“限娱令”,想要改变收视率至上的评价体系,改变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近两年又禁播了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美剧,力求缓解年轻人中文化生活浅层次化和快节奏化的现象,可是从《奔跑吧兄弟》的热播不难窥视出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新闻网2014年四月份的数据统计,2013年一年我国人均读书量在五本左右。此外笔者通过在书店和互联网上观察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2014年的畅销书主要集中在考试类、金融类、成功励志类、国家白皮书类等,经典名著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读本鲜见。许多很好的书籍也没有电子版本。总之,我国部分受众群体在便捷的网络、电脑、智能手机、各种社交软件的包围下越来越适应碎片化的世界,被娱乐得麻木不仁。宁愿以社交代替书本,以娱乐代替文化生活。此外,真人秀节目何时才能不依靠版

权进口的本土化改造,而是完全原创甚至让国外引进我们的版权,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结论与展望

在受众的浅层次娱乐、快感化娱乐的大背景下,制作团队只有善于抓住时机,分析受众心理,利用媒介做好前期、中期宣传,从对节目有利的方向上引导舆论,善于结合本土特色改进节目,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才能得以保证。无论是受众还是节目的制作者,都不该满足于现状。节目的制作者应该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制作出更多原创的高质量节目,而受众的文化生活也不该是被动地接受现状,应该更多元化。社交娱乐无可厚非,但是媒体和有关部门也该给予受众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多读经典书籍,少些猎奇的娱乐。正如赫胥黎告诉我们的:“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烦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成为被动的受众,而公共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尹鸿,冉儒学,吴菁.“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本土化趋势(课题报告)[R].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研究处,2002.

猜你喜欢

奔跑吧兄弟收视率
电视新闻栏目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提高收视率
大型活动策划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升策略研究
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拓展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电视节目与微博的融合传播研究
“限娱令”后湖南卫视收视情况分析
电影宣传方式新探究
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第4季回归
从电视访谈节目看名记者的采访技巧
《奔跑吧兄弟》:携手公益一起奔跑
《奔跑吧兄弟》第4季换帅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