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采访应如何把握客观性

2015-03-20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采访客观性

丛 力

民生新闻采访应如何把握客观性

丛 力

[摘 要]民生新闻报道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其采访对象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在新闻采访时,经常会出现被采访者表达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尤其要从多方面考察新闻材料的真实性,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并学会采用恰当的新闻提问方法让被采访者提供客观的事实材料。本文就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采访;客观性;真实性

[作 者]丛力,辽宁广播电视台。

新闻是就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基本特征包括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要想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必须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新闻采访的客观性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尊重新闻事实,并正确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为了获取较高的收视率、点击率等任意扭曲或者谎报新闻内容。民生新闻主要是关心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主要是以平民的视角关注和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民生新闻采访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此,在民生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也必须时刻注意把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将新闻事件的真实信息有效传达给社会大众,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把握客观性的重要性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对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说,必须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道。比如,就电视新闻采访而言,只有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真正做好民生新闻。尤其是对很多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新闻工作者一定不能发表带有个人倾向性或者煽动性的评论,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影响社会大众的意见,误导受众。

新闻采访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由于民生新闻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其采访对象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其中有很多人对高端信息的理解和接触较少,在接受新闻采访时,经常会出现被采访者表达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问题。为此,针对民生新闻采访对象较为复杂、涉及新闻点较多的特点,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尤其要从多方面考察,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采用恰当的新闻提问方法让被采访者提供客观的采访资料。虽然在民生新闻采访实践中要达到完全的客观性是不可能的,但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依然要将把握新闻的客观性作为自身的工作守则,并以向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实践作为终身追求的职业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新闻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民生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传达。首先,很多民生新闻采访资料本身的客观性、真实性不强。由于部分民生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忽视了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没有切实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将某一位采访者的意见作为全部人民群众的观点进行片面报道,最终使得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其次,受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某些民生新闻报道可能会遇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生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很多问题都是针对政府部门提出的,如果是负面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中可能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压力,获得真实客观资料的成本会因此而增加。最后,很多民生新闻记者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减少与政府部门的冲突,在选择新闻报道题材时,仅仅关注一些奇闻趣事的边缘题材,难以有效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监督作用。

三、民生新闻采访中把握客观性的具体方法

身为民生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从多角度、多层次搜集民生新闻,以确保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首先,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对民生新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其所接触的新闻事件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采访对象也大都是基层的人民群众,由于人民群众在接受新闻采访时大都只会从自身的角度去评判或者看待某一新闻事件,其意见或者看法的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对此,如果新闻

记者将某一位采访人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作为真实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肯定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民生新闻采访的这一特点,新闻工作者必须更加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并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坚持理性思考,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去除新闻采访过程中民众个人的主观性意见,并借助多方面、多角度的采访向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比如,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一定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提问方式,以正确引导被采访者。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在面对新闻采访时往往会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因素无法直接表达采访者所需要的信息,对此,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初,应该先对被采访者进行简单的了解,避免出现被采访者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

其次,新闻工作者必须维护新闻材料的客观真实性,以帮助人民群众真实有效表达自己的心声。新闻媒体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而民生新闻报道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其内容不仅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对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与此同时,民生新闻报道还必须坚持时效性原则,对民生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报道。比如,对电视民生新闻来说,时效性是保证其客观性的重要因素,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与报道时间越接近,其时效性就越强,新闻线索也就越明晰;相反,如果民生新闻记者错过了最佳的报道时间,不仅降低了新闻价值,而且被采访者可能因为时间的延迟出现记忆偏差,进而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为此,民生新闻工作者还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新闻报道对维护人民权利的重要性,对人民群众提供的真实材料要如实地进行报道,并且注意对采访事件报道的及时性,以便让政府部门了解基层群众的需要,督促政府部门不断完善其行政行为,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再次,民生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人民群众生活,以获取第一手新闻资料。民生新闻报道以人民群众为主要采访对象,并从群众视角反映社会问题,为此,民生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收集新闻资料。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还必须注意新闻采访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千万不能以偏概全。比如,就某一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来说,其采访对象大都局限在当地的电视受众群体,采访群众的观点和意见也仅仅符合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无法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匹配。另一方面,对于新闻采访中人民群众所提供的资料,作为新闻工作者也必须对其进行例行筛选,避免主观臆断,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记者必须保证自己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报道,所以,民生新闻工作者要想获得更真实的客观的新闻报道,不仅要深入各地区的人民群众中间,挖掘新闻线索,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且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减少主观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渗透。

最后,在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必须尤其注重民生新闻的选题,充分体现其新闻价值。民生新闻报道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此,针对当下很多民生新闻题材主要局限在边缘题材的局限性,民生新闻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民生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道,而且要主动深入人民群众,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提高我国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坚持以既定的事实为基础开展新闻报道,向社会各界传达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

四、结语

民生新闻报道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其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对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民生新闻采访和报道中,相关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尤其注意把握新闻采访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真正深入人民群众生活,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新闻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参考文献】

[1]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2(24).

[2]刘欣星.浅谈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J].青年文学家,2012(13).

[3]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才智,2012(17).

[4]叶研.叶研:记者是干什么的[J].新闻与写作,2005 (11).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新闻采访客观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整体性与客观性的追求:汪卫东的《野草》研究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