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两线三段”教学模式探讨

2015-03-19杨荣明王剑程吴自爱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杨荣明,谭 庆,王剑程,苏 飞,吴自爱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两线三段”教学模式探讨

杨荣明,谭庆,王剑程,苏飞,吴自爱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长期以来,地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怎样实现、怎样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基本模式怎样?一直是困扰专业教学的一大难题。围绕培养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能力”这个中心,结合“两线三段”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两线三段”式教学过程的组织及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构造了一个“两线三段”教学基本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两线三段”;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高等高等职业教育,它是一种经济社会高度分工和专业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大众化本科高等教育,它是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基础、教学模式、师资要求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地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如何能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我们这里研究的核心问题。

1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

1.1教学过程僵化

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学习过程看,就是上课、笔记、作业、背笔记、考试的程序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从理论到理论、从上课到考试,学生应有的专业应用能力无从培养。

1.2教学系统封闭

整个教学过程几乎就是学校教学过程,虽然也有一些所谓见习、实验、实习、外聘专家讲座等,也只是对僵化的课堂教学的一点调剂而已;虽然有一些所谓“3+1”、“3.5+0.5”模式等,充其量也就是课堂教学封闭系统对外开了一个小窗口。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到学生毕业的过程完全还是封闭的,在开放社会环境下学生应有的专业应用能力无从培养[1-2]。

1.3教学内容空洞

现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所谓的“应用型”,其实还是理论到理论,专业教师在课堂将理论延伸、将应用淡化、原因是教师本人就很少有专业能力应用、很少有专业实践机会。所以,课堂教学只能空洞化,将应用能力问题理论化,将简单操作问题复杂化。即使有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环境,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对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实验室模拟、实习单位实习的内容都是非常有限的。

1.4教学效果模糊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验作业等教学过程,其教学效果只能是课堂教学效果,而非应用能力培养效果。事实上,专业应用能力或技能还只是一个概念,其内容、教学和培训方法、考核标准以及考核办法等都是模糊的,应用能力培养效果无法评估[3]。

1.5教师应用能力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基本是从大学毕业,再到高校从事专业教学,他只懂得应用模型和理论实证,至于实际应用,一些教师自己都不知道。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专业能力应用的机会很少,因而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操作技能相对不足。

1.6教学考核形式化

教学考核实质是对“教”与“学”的两方面考核。对教师的考核,除非教师做科研,否则课堂教学都合格,至于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技术水平等是不考核的。对于学生的考核,无外乎考试、考查和评语,教学考核只评价课堂教学,学生应有的应用能力不在教学考核范畴之内。即使是学校严格考核,其成绩也是不足以说明学生实际能力的。

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靠教师在课堂上从理论到理论、再将理论延伸、无限延伸是绝对做不到的,靠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简单的基地实习也是很难实现的,最多也就是实现了简单的操作技能。而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这样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吗?培养出来的是不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其专业应用能力强不强等问题不是学校说了算的,那种教学理论化、教学效果模糊、教学考核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培养、评价应用型专业人才的。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经济大背景中,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核心就是专业应用能力,即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上岗动手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独立工作能力,项目创新与开发能力。

可见,我们的教学必须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建立开放的、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而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恰恰严重影响甚至阻碍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已成必然。

2 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两线三段”教学模式

“两线三段”教学模式也可以称为“三段两线一中心”教学模式,即“三个递进式教学阶段、两条教学线路和一个中心目标”。“三个递进式教学阶段”是指教学组织的三个阶段和应用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教学组织的三个阶段是指教学设计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应用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感性认识与初步体验层次;第二层次是学生在实践中具体应用专业技能并使其得以熟练的层次;第三层次是学生在实践中专业应用能力得以提升的层次,即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层次。“两条教学线路”是指专业理论教学线路与实践性教学线路平行启动、交叉实施的教学过程。“一个中心目标”是指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专业培养目标[4-5]。

教学设计是指从整体和全程上对专业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总体规划,是专业教学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教学设计的具体结果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实施阶段是在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组织,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学实行“两线平行启动”、“两线交叉”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启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

在全日制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从理论教学开始启动整个专业教学的,专业理论是用于指导和服务实际应用的,因此理论课程教学就顺理成章地启动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新要求,因此也就理所当然地推动着专业理论教学的不断前进,这种专业理论教学的不断前进,又在不断地引导着实践性教学不断提高。同时还可以“立足本专业、辅修相关专业”以实现能力复合[5]。

教学评价是整个专业教学的总结阶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无论是专业理论教学,还是专业实践教学,其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科学,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究竟有多强,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教学过程本身所能回答的,必须通过教学过程以外的评价过程。这是评价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能力及其综合教学效果的考核体系。

3 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

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3.1教学设计阶段

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必须围绕“应用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强调能力本位,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高度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应用性和超前性;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校企结合、学研结合”;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再实践应用”的“集中与分散结合”、“教学与实训结合”的循环递进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启发性和互动性,同时还要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实质就是对专业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有效组织和控制,做到“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确保“应用能力为中心”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组建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制定机构,该机构由学校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等构成,专门负责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2教学实施阶段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必然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教学中包括了学科专业理论,专业应用理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内容;实践教学中包括了体验性的观摩、实验,模拟实验、实训,基地实习、项目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即包含着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专业教学,即有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又有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无论是对于全日制教学,还是订单式职业培训,正常的教学程序启动都是从理论教学开始的。当然,对于有特殊需要的订单式职业培训或者是有个性化需求的教学,也可以依据其培养目标,单独或直接启动实践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教学层次,即“三层次教学”。“三层次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三个递进式教学层次,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骨架。

第一层次,是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感性认识与专业技能初步应用层次。作为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从理论课程开始启动教学。这种专业理论课应该是最基础、最综合、最能体现专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应当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这个教学层次上,只是以课程内容为主的教学和理论课程涉及的单项实验。在全日制教学计划中,一般是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的主要实践性教学内容。

第二层次,是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能力得以系统化的层次。学生在经过对专业理论的感性认识与专业初步应用之后,整个专业教学要求学生的专业理论系统化和专业应用能力系统化,要求及时、系统地展开和推进专业应用方面的模拟实习、应用实习和综合实验。在这个层次,实验(实习)和实训已经是与专业核心课程交叉递进递进教学,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交叉并进、螺旋式递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课程的单项实验和专项实习,更重要的是就有专业模块实习、实训,其中的模块实训主要依托专业实验室,应用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开展仿真实训教学。在全日制教学计划中,一般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

第三层次,是学生在实践中专业应用能力得以提升的层次,即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阶段。

基于不同专业的实际应用和社会需求,学生的能力应当且必须是复合型的。因此,当专业综合实训完成以后,在第六、第七、第八学期,应不失时机地将专业教学重点转到对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这是整个专业教学过程的高级阶段,其主要教学方式是模块综合实训、基地实习、项目策划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复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即“由初级应用到专业能力应用,直至复合能力应用和创新能力应用”的过程,体现出“感知和认知——体检和实践——应用和创新”的递进式能力培养过程[6-7]。

3.3教学评价阶段

教学过程本身所能包含教学评价仅仅是每一门课程的课程评价、每一个实验、实习和实践项目的教学结果和学生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理论水平的高低、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强弱,以及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方法、水平和能力及其教学效果等只能借助于教学评价和技能鉴定系统来完成。

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评价和技能考核、鉴定系统是一个特殊的教学程序,它是评价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能力及其综合教学效果的考核体系。

对于专业实践性教学评价,在实践性教学的第二层次——“实验、实习”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这主要是对单项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在实践性教学的第三层次——“综合实训、基地实习、项目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即毕业前,可以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评价,这个层次主要是综合技能鉴定和从业资格认证;至于第一层次,是一个感知、认知与理论教学的互动,学生不能具备完整技能,没有必要进行单独技能考核与评价。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鉴定合格者即为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准予毕业,反之,综合能力不合格者,重新返回教学过程中,补(重)修所缺的专业理论或专业技能。对于有特殊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学员综合理论水平考核和综合技能鉴定,以确保学生具备相关专业从业的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与技能鉴定,可以是学校组建教学评价机构(教学评价机构的构成是学校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等)进行评价,也可以由社会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评价,还可以由用人企业或行业组织评价,实现“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其目的在于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4 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两线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特色

4.1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调教学中“两线”交叉

地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做到“以生为本,以用为先”才能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教学地位。“两线三段”教学模式也可以称为“三段两线一中心”教学模式,其中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指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专业培养目标。“两线交叉”就是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两条教学线路交叉进行,以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再实践应用”的“集中与分散结合”、“教学与实训结合”的循环递进式教学。同时,还可以“立足本专业、辅修相关专业”实现能力复合。

4.2模式系统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程序化

开放性是指“两线三段”教学模式相对于现行教学模式来看它是开放式教学。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定起,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最终到教学评价为止,全程都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协作、校地协作、校校协作”得以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组织和完成教学评价的全程是学校向社会和企业学习的过程、也是服务的过程,是“以生为本,以用为先”教学理念贯彻落实的过程,是地方性、应用型体现过程。程序化是指整个教学过程程序化,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程序化,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应用能力教学“两线交叉”教学的程序化,是三个教学层次递进式推进的程序化。在教学评价中,无论是单项技能测评,还是综合能力测评,其结果合格即可通过,不合格是,程序自动返回学习过程(教学实施阶段)进行补(重)修。体现了教学程序的科学性。

4.3模式运行有效性,教学组织的规范化

有效性是指“两线三段”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即教学过程、教学层次、教学线路的有效性、保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以用为先”教学理念的有效性。四年来的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其有效性。在教学设计阶段,它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明确、有效;在教学实施阶段,它能够保证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有效落实和贯彻执行;在教学评价阶段。它能够保证教学评价方法、结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规范化是指“两线三段”教学模式明确规范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职能,即教学设计阶段职能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制定,教学实施阶段的职能是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阶段的职能是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组织。

4.4教学模式实践性强,教学过程合理性高

实践性是指整个“两线三段”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我们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已经基本实施了其中的每一个具体教学方式,实施的效果良好。而且在教学过程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而且推动了教师提升专业技能的欲望和要求,促进了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合理性是指“两线三段”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设计、实施到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是教学结果的高效性。教学三阶段的设计职能、实施职能和评价职能更明确。

5 结论

“两线三段”教学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能力为先”教育教学理念,遵循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递进式教学规律,突出了“三个递进式教学阶段、两条教学线路和一个中心目标”的科学性和应用性。“两线三段”教学模式符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和专业教学特点,完全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柳友荣,胡程.人文素养:应用型大学远航的“压舱石”[N].中国教育报,2014-04-07(10).

[2]王鉴,姜振军.论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的路径与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53-56.

[3]柳友荣,汪志国,韩志才.以生为本以用为先——池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0(2):123-125.

[4]杨荣明.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4):121-125.

[5]李延保.理性认识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5):676.

[6]安琪.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昌吉学院学报,2009(2):73-76.

[7]何根海,张勇.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9):62-64.

[责任编辑:束仁龙]

作者简介:杨荣明(1962-),男,安徽铜陵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与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2013zdjy155)。

收稿日期:2014-10-08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3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141-0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