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研究

2015-03-19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

冯 鹤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研究

冯鹤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学习视觉形象并对其进行有效运用的学科,而创新则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根本性要求。视觉传达是传达者将视觉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受传者通过收到的视觉信息生成与之相应的感染力的过程。为满足受传者不断变化的视觉要求,创新视觉思维模式十分关键。主要探讨、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中思维创新性研究的基本内涵,并研究基于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视觉思维模式的有效策略,以提高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水平,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研究

当今社会是发展个性化的时期,随着人民视觉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设计的视觉作品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将很难满足人民的审美要求,最终制约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设计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也是当今艺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视觉传达设计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丰富生活阅历,不断培养和训练创新能力,只有设计出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个性化艺术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的概述

1.1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的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属于设计手段,也属于设计方式,同时也属于设计理念的范畴。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视觉传达设计应该以受传者的视觉形象感受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这就要求完成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应该具有人性化的特性,才能与受传者产生共鸣。此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已经逐渐从静态传达表现形式转向动态传达表现形式。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改变了以往的二维平面空间,已经实现了向三维立体化甚至是四维时空空间的延伸。同时,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将发展为交叉性和互动性的新趋势。进行创新是设计行业的生存根基,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视觉传达设计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是一种综合化、全面化的创新,不仅是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艺术形式、思想内容,还包括改变传统的艺术观念,是对以往艺术的一种超越性实现。

1.2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模式的分类

设计者只有不断拓展创新性思维,才能产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活跃设计思路,并获取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视觉传达设计人员要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作品,需要综合运用以下三种思维模式:(1)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具体指的是大脑在进行思维时会呈现出的一种扩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仅思维广阔,而且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更为全面的比较以及联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可以从多角度的思路中选择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选择性要求[1]。(2)逆向性的思维模式,具体是指将习以为常的事物或者观点进行反方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性的思维模式可以指导人们打破常规的设计观念,并进行全新的创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逆向思维,活跃自身的创作思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设计水平。(3)联想性的思维是一种由大脑中产生的某种诱因所导致的不同表象间发生联系的自由式思维活动。联想性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人员产生全新思维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设计人员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通过科学的运用联想性的思维模式,可以对原有不同表象经过想象的发挥进行合理的整合,进而重构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思维设计创意,最终完成具有创新性的新型艺术作品。

2 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视觉思维的有效策略

2.1训练视觉设计者的发散性思维,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一直以来,发散性的思维模式被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最主要的一种特性[2]。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是设计人员进行创作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设计人员可根据设计要求利用视觉的思维能力完成设计作品。比如,对于相互统一的事物,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活跃自身的创作思想,最终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创新设计。由于视觉设计人员在进行创作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发散性的思维可使设计者通过自我发散性思维的独特性实现特殊化的自我创作。但是,运用发散性思维时应该注意,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发散性思想中的可取部分,不能超出作品设计要求的范围,才能创作出适合自身的优秀作品。通过训练视觉设计人员的发散思维,最终可以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2.2拓展视觉设计人员的逆向性思维,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由于艺术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艺术作品的不平凡性,因此,在进行视觉传达的设计时,采用逆向性视觉思维进行创作,很有可能使设计者获得独特的创作成效。尤其是当设计人员按照比较常规的视觉思维难以表达内心所要表达的视觉信息时,则可以通过采用逆向式的视觉思维进行设计思考,这样便很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设计创意效果。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设计主题增加部分逆向性的思维素材,并采用一些虽然夸张但是却切合主题的设计手法完成作品的创作。一部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如果想在第一视觉中打动受传者,就要求设计作品具有独特之处,才能引起受传者的充分关注,进而使设计人员设计的视觉作品实现设计的目的。为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视觉作品,设计人员应该不断进行视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坚持把过于常规的思路作为进行设计的基础,再在该基础上进行逆向思考,最后将两种不同的实物科学合理的进行结合,最终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视觉作品,吸引受传者。

2.3培养视觉设计人员的联想性思维,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联想思维属于视觉传达的设计中的一种比较常用的视觉思维训练方法。联想性的思维指的是一种对不同事物所进行的无固定性的想象。联想主要分为对比联想、接近联想以及因果联想等。其中任一种联想形式都是视觉设计人员在进行思维创作时经常会使用到的视觉思维方式。联想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因此,很容易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设计作品的具体要求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注入全新的联想创意,进而产生新的思维创作的方式[3]。通过培养视觉设计人员的联想思维,最终实现了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2.4树立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需要设计者树立与时俱进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思维观念。这就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应该不断的通过学习、参观、访问等各种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进而实现设计理念的革新。创新设计理念直接关系着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创作效果,随着人民审美观念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作品的设计理念应该重点彰显出不同时代的特色文化。只有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方向,设计的视觉作品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所处时代的个性化精神特色,进而更容易引起受传者的喜爱。比如,由于当今社会主导的事多元化和个性化,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这一时代背景,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力求实现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并采用个性化的科学设计理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视觉设计作品,以满足当今时代受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审美要求。

2.5创新视觉语言,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同样需要表达设计者思想情感的各种语言。设计作品的信息必须借助于特定的艺术语言才可以表达出来,艺术语言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艺术作品的具体信息。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文字、色彩、造型或者装饰等元素,通过将上述各种形式的元素进行科学的结合,进而完成更为优秀的视觉设计作品。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文字、色彩、布局以及光影等各种形式的元素,其本身就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不同的思想情感。其中,线型的不同给予受传者的感觉也不同:直线给受传者的感觉是严肃、认真和挺拔等;曲线给受传者的感觉则是生动、活泼和自由;水平线则会给受传者以平缓、顺畅和祥和。而色彩可以表达出冷暖、快慢以及高贵和平凡等各种意境不同的艺术信息。同时,不同的色彩具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性。比如,红色可以让人联想到冬天温暖的火焰;绿色则会让人联想到春天勃勃生机的田野等。由于艺术语言属于视觉传达艺术作品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受传者所能够认识到的作品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艺术语言实现的。因此,创新视觉思维的模式与进行艺术语言的创新关系密切。如果不能有效创新出艺术语言,也就谈不上对设计进行创新。设计人员应该通过不断的创新视觉语言,最终培养自身视觉思维的创新能力,最终创作出优秀的视觉作品。

2.6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现代化网络技术及数字媒体普及的科技化信息时代,与落后时期相比较而言,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及信息化来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进而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法更加丰富多彩。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具有精确、便捷和表现真实等诸多优势,计算机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普及的设计辅助手段被视觉作品设计者所使用。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实现数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先进可靠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直接加快了我们国家整个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发展速度。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从新材料、新理论以及新工艺方面,均对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比如,材料是设计作品的载体,任何设计都会牵涉到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设计者通过计算机更全面的了解使用材料的特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者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因此,设计者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2.7通过诱导性的创意训练,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灵感是进行完美设计的灵魂,当视觉传达设计者缺乏设计灵感时,可以通过诱导性的创意训练,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即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设计作品的设计要求,严格按照作品的具体视觉形象特点实现诱导的暗示,进而获得设计的灵感。比如,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作品的视觉形象的质感或者形状特点,充分抓住作品的本质要求和独特之处完成创作,最终实现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进行诱导的操作方法比较多。例如,在进行题材选择时,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人工形式或者自然形式等不同形式的题材等;在选择设计风格时,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华丽或者朴素等不同风格;在选择表达感情方面,可以选择幸福或者忧郁的不同感情色彩等[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创新视觉思维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健康的、可持续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创新模式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者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手段,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最大化。同时,设计人员也应该注重掌握各种训练视觉思维的方法,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以及创造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文琦.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2(8):218-219.

[2]鲁娟.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思维训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4):252.

[3]赵宇喆.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J].考试周刊,2013(4):21.

[4]田珂.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视觉思维的培养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9):37.

[责任编辑:余义兵]

作者简介:冯鹤(1979-),男,安徽金寨人,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23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30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116-03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