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的句法位置及其语义分析

2015-03-19吴胜伟姚志英孙秀银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补语滁州句法

吴胜伟,姚志英,孙秀银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得”的句法位置及其语义分析

吴胜伟,姚志英,孙秀银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得”字后的形容词短语可能是结果/状态补语,也可能是可能补语。前者表示“结果、状态”义,“得”是达成性功能成分,后是表示“可能”义,“得”是能性功能性成分。“得”后形容词最初合并位置是动词的姐妹节点,由于两个“得”的句法位置不同,导致动词在移位时出现差异。

[关键词]“得”字结构;结果/状态补语;可能补语;句法语义

母语为汉语的说话人在语感上认为“洗得干干净净”和“洗得干净”中的“得”是在语义上是有差异的。吕叔湘[1]认为“得”是个助词,可以表示程度和结果,也可以表示可能、可以、允许。为便于讨论,我们暂且把前者记作“得1”,后者记为“得2”。生成语法主张在观察充分性和描写充分性的基础上,对人们的语感作出充分性的解释。我们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尝试为这两个不同的“得”分别指派句法位置,并拟测其语义特征。

1 相关研究回顾

从文献来看,一般认为“得”后可带状态补语或可能补语,但研究视角各不相同。

认知语言学角度。沈家煊[2]论证了汉语的动补结构基本上属于“附加语构架语言”类型。申莉[3]从构式的角度对可能补语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构式还有别的语义,认为结构同构的不同语义是由补语的语义决定的。

句法或语义角度。安本真弓[4]从句式和语义两个层面,对趋向性可能补语的语义生成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骆锤炼[5]认为大部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能扩展为可能补语“V得/不C”,结果补语扩展成可能补语存在一定的限制。林可[6]分析了“V得/不动”与“V得/不了”这两个结构,探讨了二者互相替换的可能性以及互换的条件。

学界对“得”后可以带可能补语、结果/状态补语两种类型的补语基本没有异议[7-10],但是都没有对这两种补语的生成机制和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也没有拟测其语义特征,这正是本研究的起点和重点。

2 “得1”句法位置的指派和语义拟测

2.1句法位置指派

“得1”表示程度和结果,其后一般是状态形容词(或带有量度特征的形容词短语),如“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十分漂亮”、“吃得净光”等。朱德熙[11]认为形容词可以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状况或程度,作补语。能作补语的形容词实际上是状态形容词。根据熊仲儒[12]关于状态形容词本身具有量的特征,强制性地受量度范畴(Deg)的核查,能够自由充当句法成分的论断,所以我们能够推断出状态形容可以投射成小句,小句的主语可能是由于格的原因或别的原因,只能以Pro的形式出现。Pro要在句中获得解读,根据最近距离原则[13],Pro要受成分统制它最近的DP的控制。如句(1):

(1)张三把衣服i洗得Proi干干净净。

如果采信功能范畴假设[14]的话,我们可以为句(1)指派结构(2)。

(2)[CausP[Spec张三][Caus’[Caus把][BecP[Spec衣服i][Bec’[Bec洗-得][VP[V洗][RPProi干干净净]]]]]]

根据结构(2),“干干净净”作状态补语,按照上文分析,“干干净净”要投射成一个小句,所以其前面可能会有一个没有语音值的主语Pro,我们可以为这个小句指派结构(3)。

(3)[aP[SpecPro][a’[a][DegP[Spec][Deg’[Deg][AP干干净净]]]]]

Chomsky[15]认为凡特征必被核查。在结构(3)中,状态形容词由于本身具有量的特征,强制性的受量度范畴的扩展并被核查其固有的量特征。通过核查了的状态形容词,兵分两路,一路进入LF层,获得语义解释,一路进入PF层,获得语音值,推导收敛。就(3)来说,“干干净净”在语义上不同于“干净”,前者是个状态形容词,天生就具有量的特征,后者是个性质形容词,没有量的特征。因此,它们在句法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干干净净”强制性的受量度范畴的扩展,可以自由作句法成分,当然也可以自由作谓语。因此它可以受轻形容词a扩展,并由轻形容词a为其选择外部论元,该论元在[Spec,aP]处参与合并。根据格过滤式(case filter)名词短语必须有格,指示语位置DP的格一般是主格,由phi-特征集完整的功能性成分核查或指派,很显然,轻形容词a的phi-特征集不完整,所以它的论元结构也就不完整。具体表现就是其指示语位置的DP不能有语音实现。当然,(3)也并非绝对不能有主语,当aP继续受phi-特征集完整的T扩展时,就可以有主语。如句(4),但是这时已不同于句(1)。因为此时“干干净净”作谓语,不再是作补语。

(4)a.衣服干干净净。

b. [TP[Spec衣服][T’[T][aP[Spec][a’[a][DegP[Spec][Deg’[Deg][AP干干净净]]]]]]]

在(2)中,我们把“得”看作功能性成分Bec的语音实现,也就是说,“得”是个功能性成分,不再是词汇性成分。由于“得”是个功能性成分,在语音上不自由,要黏附在一个词汇性成分上。从结构(2)来看,根据Lasnik[16]开明的自利原则,受“得”成分统制的主动词“洗”可以通过核心移位操作来满足“得”在语音上的黏附要求。由此可见,“得”除了是个功能性成分外,在这里还是补语的标记;在句法上,“得”在Bec处参与合并。当然,“得”并非永远处在Bec处,当条件具备时,可以向更高处移位。还是拿句(1)为例。

当Caus语音实现为“把”时,“把”具有很强的排它性和阻断性,它禁止受其成分统制的核心向其移位或跨越自己移位,如句(5)所示。

(5)a. *张三把洗得衣服iProi干干净净。

b. *张三洗得把衣服iProi干干净净。

(5a)“洗得”向Caus核心移位,由于Caus已语音实现为“把”,它本身具有排它性且没有黏附性,所以“洗得”无法和“把”发生嫁接操作;同样,由于“把”的阻断性,所以“洗得”无法跨越“把”移向更高的位置。关于“洗得”无法跨越“把”向更高的位置移位,还可以通过核心移位限制(head movement constraint)来解释。若Caus没有语音实现时,则受Caus成分统制的核心可以向其核心移位,如句(6)。

(6)张三洗得衣服干干净净。

综上,我们认为,“得1”是补语的语法标记,是个功能性成分,在句法上可以在扩展主动词的第一个轻动词(比如Bec)处参与合并,即“得1”是第一个扩展主动词的轻动词的语音实现。

2.2语义拟测

结构(2)的逻辑语义表达式可以表示为(7)。

(7)[X: CAUSER]CAUSE[[Y: BECOMER]BECOME[Z:RESULT]]/BY[V]

从逻辑语义表达式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句(1)中的“衣服”的题元角色是“役事”,而“干干净净”则是“结果”。一般来讲,结果只能做补语,也就是说“得”在这里充当补语的标记。上述逻辑语义表达式说的是“致事X通过动作V致使役事Y达成结果或状态Z”,我们不妨将补语标记“得”的语义拟测为“达成”(become),在句法上记作Bec。即“得”是功能性成为(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在句法上可实现在Bec处。

3 “得2”句法位置的指派及语义拟测

“洗得干净”的否定形式是“洗不干净”。“不”是否定范畴,也就是说,“得”在句法上的位置与“不”大体相当。在制图理论看来,否定范畴是Infl层的成员,它的句法位置较高,所以“得”的句法位置也不会太低。我们将这里的“得”记作“得2”。从母语为汉语的说话人的语感来讲,“得2”表示的是一种“可能”(probable)的性状,我们在句法上将其记作Mod。

(8)a.这件衣服洗得干净。

b.这件衣服洗不干净。

根据上面的分析,为句(8a-b)指派结构(9)。

(9)a. [ModP[Spec] [Mod’[Mod] [vP[Spec] [v’[v] [VP[V] [RP]]]]]

b. [NegP[Spec][Neg’[Neg][vP[Spec][v’[v][VP[V][RP]]]]]

句(8a-b)在结构(9)中可以轻松获得实现。

(10)a. [ModP[Spec衣服i][Mod’[Mod洗-得][vP[Spec衣服i][v’[v洗][VP[V洗][RP干净]]]]]

b. [NegP[Spec衣服i][Neg’[Neg洗-不][vP[Spec衣服i][v’[v洗][VP[V洗][RP干净]]]]]

从结构(9)可以清楚地看出,性质形容词最初也是在主动词的姐妹节点参与合并,这与状态形容词一样。动词的外部论元在[Spec,vP]处合并,生成“衣服洗干净”。这里的“洗干净”其实就是个动结式或动补结构。话虽如此,句法运算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句法还选择了表可能的功能性成分Mod参与合并,Mod在语音上可实现为“得”。Mod的语音实现形式“得”在语音上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必须附着在一个意义较实在的词汇性成分上。恰好,受其成分统制的主动词“洗”能够满足其要求。但是,在“洗”向Mod核心移位之前已经先和性质形容词“干净”发生了合并操作,生成了动结式。从结构(9)可以看出,Mod的句法位置相对较高,可能是由于移位高度的限制,动结式不倾向向更高位置移位。性质形容词“干净”虽然已和主动词“洗”合并生成了动补结构或动结式,但是为了推导收敛,动结式不得不发生分解操作,分解操作的位置大概在v处。动结式分解后,主动词核心移位到Mod处,“洗”便向上核心移位到Mod,生成“洗-得”,满足“得”的黏附要求,句法计算收敛。句(8b)是(8a)的否定形式,加之“不”和“得2”具有类似的特点,所以(10b)和(10a)的句法计算上大体相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在赘述。

从语感来看,在语义上,“得2”表示的是一种“可能”、“可以”等,我们不妨将之拟测其表“能性”义,在句法上记作Mod,是Infl层的一个功能性成分。

4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性质形容词还是状态形容词,在最初的合并中都是和主动词首先合并,生成动结式,如“洗干净”、“吃饱”,“洗干干净净”、“吃饱饱的”。之所以我们在语感上觉得“洗得干净”、“吃得饱”与“洗得干干净净”、“吃得饱饱的”有差异,那是由于不同的功能性成分参与计算的结果。前者是表能性(Mod)的功能性成分,后者表状态或结果(Bec)的功能性成分。

句法的计算是层阶(phase)式的[17],即成分的合并不是一下就完成的。不同的层阶反映了不同的句法计算阶段。句法的最小计算单位是特征,特征要一段一段的擦除,被擦除的特征成分进入逻辑层(LF),获得语义解释;擦除了的特征进入语音层(PF),获得语音值。表达“达成义”的功能性成分(Bec)和表达“能性义”的功能性成分(Mod)的语音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得”,但这两个“得”无论是在语义上还是在句法位置上,它们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妨分别记作“得1”和“得2”。作这样的区分,在句法研究上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3(3):17-23.

[3]申莉.“V得/不了”与“V得/不着”的构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23-28.

[4]安本真弓.趋向性可能补语的语义生成条件[J].东方语言学,2007(1):46-57.

[5]骆锤炼.形容词作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2007(4):24-27.

[6]林可.析“V得/不动”与“V得/不了”[J].广西大学学报,2001 (6):65-71.

[7]魏立湘.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 (4):55-56.

[8]高增霞.可能式“V得A”的条件限制[J].山东师大学报,1999 (1):95-97.

[9]廖玉萍.论能带结果宾语的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69-172.

[10]张汶静.状态补语标记“得”形成的动因与机制[C]//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1]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熊仲儒.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J].世界汉语教学,2013(3): 291-304.

[13]Huang,J.,A.Li,& Y. Li. The Syntax of Chines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2009.

[14]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5]Noam Chomsky. The Minimalist Program[M]. Mass: The MIT Press,1995.

[16]Lasnik.H..Case and Expletives Revisited:On Greedy and Other Human Failings[J].Linguistic Inquiry,1995(26):615-633.

[17]Chomsky. N. Derivation by Phase[Z]. MI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1999.

[责任编辑:余义兵]

作者简介:吴胜伟(1979-),男,山东泗水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句法学;姚志英(1969-),女,安徽凤阳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孙秀银(1982-),女,山东成武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4A339);安徽省教育规划项目(JG14126);滁州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014qd065);滁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yy029);滁州学院科研项目(2012sk015B,2014jyzb04);滁州学院校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RC023);滁州学院横向课题(HX201334)。

收稿日期:2015-06-23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24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093-03

猜你喜欢

补语滁州句法
《滁州西涧》(草书)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陆黛灵书法作品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