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思考

2015-03-19甘晓琴郑朝敏刘小铃李寿兰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麻醉科专科规范化

甘晓琴,郑朝敏,刘小铃,陈 娴,李寿兰,鲁 琳

麻醉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思考

甘晓琴,郑朝敏,刘小铃,陈 娴,李寿兰,鲁 琳

目的 通过介绍我院麻醉护士的培养现状,为探索当前国内体制下麻醉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与思考。方法 根据《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草案)》中的建议,我院自制麻醉护士培养方案,通过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手术室麻醉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结果 经过近3年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我科麻醉护士已形成一支相对独立、实践技能强的专科化团队,为麻醉护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与保障作用。结论 麻醉护理势在必行,而如何培养一批能适应我国手术室麻醉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队伍仍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手术室;麻醉护士;规范化培训

近年来,随着我国麻醉学科的迅猛发展、麻醉工作内涵不断扩展,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大,麻醉医师面对工作内容复杂化、工作性质急性化的发展局面,促使其寻求护士成为其助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1-2]。近十几年来,国内麻醉学界也多次呼吁,希望我国能尽快开展麻醉护理事业。因此,麻醉护士应运而生[3]。大部分从事麻醉护理的人员都是普通护理专业毕业,未经过麻醉护理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从而影响临床麻醉护理质量。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归属于麻醉科管理。根据《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草案)》中的建议,结合科室自身情况,制定了麻醉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自2010年开始实施至今,通过人员培训上岗和接受麻醉护士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了一批能较好胜任麻醉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目标

通过对我院麻醉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能够达到:(1)自觉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专业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2)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掌握麻醉恢复室(PACU)、重症监护室(ICU)、麻醉科门诊等患者的监测、护理工作;(3)熟悉各项护理技术规范、物品的消毒隔离技术,进行各种手术麻醉所需的物品准备,并能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操作;(4)做好毒麻药品管理、麻醉档案的记录工作;(5)熟悉各种麻醉机、监护仪的操作以及维护和保养;(6)掌握术后镇痛治疗的药品配制、巡泵及镇痛治疗的相关管理;(7)准确配合手术室外麻醉(OORA)与无痛诊疗等各项工作;(8)具有麻醉护理教学及科研能力。

1.2 培训方法

由于我科麻醉护士均为普通护理专业毕业,针对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发展需求,根据《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草案)》中的建议,我科制订麻醉护士培养方案,通过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麻醉护士进行以层级为依据、形式多样化的全员培训。首先,由麻醉科和手术室管理者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麻醉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大纲分别对工作1~2年的新护士、3~5年护士或护师和6年以上的护师或主管护师共3个档次,列出具体要求及培训目标, 然后把目标分解到个人,麻醉护士每人配备一个培训手册,及时准确记录训练内容和各项考核结果。其中,新护士主要掌握“三基”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服务意识,考核每3个月进行一次,由麻醉护理专科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工作3~5年的护士或护师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应掌握麻醉护士相应的专科护理知识,并开始侧重培养其有关教学、科研、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针对他们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由麻醉科教学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工作6年以上的护师或主管护师应重点培养其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创造性的进一步发展麻醉护理事业,每年一次考评,由麻醉科主任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负责实施。

1.3 培训内容

1.3.1 “三基”培训 我院麻醉科手术室对新护士采取手术室护理岗位和麻醉护理岗位轮转学习的模式,每3个月轮转一次,注重其基础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的培训。新护士由于对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麻醉护理工作流程尚不了解,面对全新的麻醉护士岗位,他们的心理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通过岗前“三基”培训有助于消除新毕业护士紧张焦虑而无所适从的情绪。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熟悉麻醉科手术室的环境布局及工作流程;(2)了解麻醉科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手术室护士、麻醉护士的职责和工作程序;(3)了解麻醉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患者的复苏配合并逐渐掌握;(4)学习麻醉药品、耗材的使用与管理;(5)消毒隔离知识及如何做好职业防护等。

1.3.2 麻醉护理理论和技能 工作3~6年的护士或护师在掌握各专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 应该掌握麻醉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从而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我院麻醉护士以各分工岗位为单位各司其职,药品管理、手术间麻醉配合、麻醉复苏室管理、术后镇痛治疗等岗位由专人负责,培训工作主要以各岗位为单位开展,如麻醉复苏室的培训内容主要为:(1)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条件及转出的标准;(2)PACU拔管指征和方法;(3)复苏室患者的重点监测项目及护理常规;(4)各种麻醉机、监护仪的操作以及保养和维护;(5)术后患者用药原则及药物机理;(6)PACU患者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流程等;(7)手术患者的转运。为了丰富麻醉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提高抢救技能,复苏室护士每人均到心电图室轮转学习1个月,并跟随麻醉医生学习气管插管及麻醉护理配合1个月。

1.3.3 科研与教学 针对高年资护师及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我院麻醉科手术室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科研与教学能力,鼓励他们了解国内外麻醉护士的最新发展现状,学习先进理论技术并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来,并提供外出进修学习机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鼓励、协助他们进行护理科研,做出创新性成果,现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同时,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的护士参与临床带教,对新毕业护士进行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使他们的知识利用达到最大化。在管理能力方面,我科麻醉护理岗位设置了一名专科组长,专门负责组内员工的具体分工与岗位培训。通过员工信息反馈,形成对麻醉护理专科组长的管理能力评价。

2 结果

经过近3年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我科现已有专职麻醉护士15名,达到了综合性教学医院要求的标准,即对于年手术量大于15 000例的综合手术室,应设立8~10床的麻醉后复苏室,成立麻醉护理专科组,配备8~10名护士。这表明,我院麻醉科已建立了一支相对独立、实践技能较强的麻醉护士专科化团队,为我院的麻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与保障作用,也为国内探索麻醉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奠定了一定基础。

3 讨论

3.1 麻醉护士规范化培训必须目标明确

发展麻醉专科护士是贯彻落实卫生法规、规章及麻醉科手术室安全运行的要求,是我国护理学专业向各专科方向发展的要求[4]。但是,如何界定麻醉护士和手术室护士的岗位分工,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的职责分工,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麻醉护士岗位职责,针对麻醉专科护士的培训、资格认证和职责范围给予明确规定,以使各岗位各司其职,形成组织合力,真正有效地发挥手术室麻醉护士的专科特色[5]。

3.2 麻醉专科护士应有相应的岗位编制

200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提出优先开展和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6]。目前,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岗位设置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实施的阶段,这既是医疗发展的需求,也是护理学发展的要求,更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需要[7]。因此,要在麻醉护理岗位的推行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麻醉护士编制系统,以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麻醉护理事业。

3.3 建立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毕业后继续教育

我国麻醉专科护士培养提倡毕业后继续教育,可优先选择已经开展麻醉护理工作的省份和医院作为试点单位,从麻醉专业骨干护士的培养做起,做好相应的职责界定。毕业后继续教育既是对我国现有学校教育模式的改进,也将作为今后我国麻醉护士最重要的培训模式。建议在确定麻醉护士编制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建制齐全、手术量大的医院或教学医院作为麻醉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3.4 构建中国特色的麻醉专科护士体系

我国的麻醉护理工作随着近年来快速发展,在第十三次全国麻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上,麻醉护士的存在被认可。确定麻醉护士的职责,规范麻醉护士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高等麻醉护理方向教育,是现阶段麻醉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8]。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麻醉专科护士体系的构建可以先从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入手,通过临床教学,逐步过渡到麻醉护士的继续教育,从而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麻醉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道路,培养出本专业的护理专家,以不断推进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1] 郑观荣.护理学专科方向建设发展的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125-126.

[2] 史宏伟.培养麻醉学专业护士的建议[J].FAM,2005,12(2):138-139.

[3] 王静.麻醉护士——一个多元化的角色[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1A):3119-3120.

[4] 尹关英.浅谈麻醉专科护士的角色认定[J].临床医药实践,2010,21(12):950-951.

[5] 陈静,王玉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护理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10): 2602-2603.

[6] 中华人民共合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21-723.

[7] 郑观荣.护理学专科方向建设发展的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125-126.

[8] 李梅.有关麻醉专业护理工作和培训的发展思路[J].中国当代医药, 2011,18(4):95-96.

(本文编辑:莫琳芳)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anesthesia nurses assigned to operation rooms and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GanXiaoqin,ZhengChaomin,LiuXiaoling,ChenXian,LiShoulan,LuLin

(DepartmentofAnesthesia,ResearchInstituteofFieldSurgery,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2,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experience of others and thinking for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anesthesia nurses under current domestic system,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urrent training status in our hospital.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specified in "the Duties and Working Procedures of China Surgical Anesthesia Nurses (Draft)", our hospital actively developed the training scheme of surgical anesthesia nurses. Through the format of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ssessment, training of anesthesia nurse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ir levels.Results After about 3 years of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 the anesthesia nurses of our Department had developed into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eam with strong specialized skills, which could provide reliable support for anesthesia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s.Conclusi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surgical nurse anesthetists was imperative under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However, to cultivate a batch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who could adapt to our operation room anesthesia nursing was still a problem that was worth our further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peration room; Anesthesia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麻醉科手术室

R471;R473.6

A

10.3969/j.issn.1009-0754.2015.05.023

2014-12-02)

猜你喜欢

麻醉科专科规范化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