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

2015-03-18赵永敢李超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课程体系

赵永敢,李超敏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

赵永敢,李超敏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作为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探索。重点探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和特点。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课程体系;食品监管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大产业,为保证食品质量稳定和安全可靠,必须提高社会整体的食品监测能力和构建基于整个食物链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1]。我校处于中国食品名城漯河,食品企业众多。2012年我们对漯河及周边地区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品企业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企业急需大批食品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大专学历的食品质量监管人才。因此,该地区迫切需要优秀的食品监督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自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开办以来,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该专业分食品监督管理和药品监督管理这两个方向进行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前,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我校于2014年开设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由于这些高校依托的行业背景不同,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各校在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选用上各有侧重,培养方案千差万别。在众多高职高专院校竞相争办该专业的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办好我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优势、软硬件情况,我们做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1 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必须以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为依据,同时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课程设置[2]。我校在食品专业建设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已开设有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的学生多为漯河食品企业服务。基于这样的条件和认识,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安全控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又要考虑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4]。

2 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的人才规格方面考虑,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程。

2.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5]。我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军事理论与实践。

2.2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专业课和训练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6],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基础课程设置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应用化学、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包装材料与安全、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

2.3 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区别于其他专业,体现本专业职业岗位关键能力,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7]。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核心课程设置包括: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2.4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课程知识覆盖面广,扩大了学生选择学习课程的范围和领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开设的选修课包括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设置包括: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艺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拓展课程:食品职业道德与伦理、食品专业英语、高等数学;专业拓展课程: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现代食品营销学、行政管理学、办公自动化。任意选修课由学校统一设置,学生可以随意选择,包括人文社科类、信息类、营养健康类、医学类、体育类等40多门课程。

2.5 专业实践课程

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因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顶岗实习等。

3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1)依岗开课,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之前,我们充分利用漯河食品企业众多的区域优势,首先深入食品企业调研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然后与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学专家一起充分研讨建设课程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培养的学生在食品企业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生产管理,为此设置了针对岗位的课程: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等,还开设了一门辅助管理的课程——应用文写作。

(2)以德育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食品行业是道德行业,从事食品行业工作的人,要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为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食品职业道德与伦理、食品标准与法规和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这4门课分布在4个学期中,从而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3)加强实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设置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第4学期开设毕业论文设计,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练习。在第4学期最后两周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及提升就业能力。在第5、6学期,安排学生到食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该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实习积极性,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商定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根据食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紧跟食品企业发展动态,深入调查研究,从食品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角度来建设课程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1]刘翠红.西藏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10):15.

[2]许喜林,吴晖,石英,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99-101.

[3]马虎银,郑晓兰.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3):33-34.

[4]傅伟,柳青松,邓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40-42.

[5]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1):15-16.

[6]高武,张宝成.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融通的探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6):547-548.

[7]闫晓前.浅谈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4,42(14):216-217.

[8]杨磊,张炳祥.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3):140-143.

[9]陈必群.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11.

G423.04

A

1671-1246(2015)14-0134-03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GXM-16)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课程体系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