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效课堂的中职病理学导学案的实践与思考

2015-03-18崔新慧鲁兴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病理学导学学案

崔新慧,鲁兴梅

(1.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基于高效课堂的中职病理学导学案的实践与思考

崔新慧1,鲁兴梅2

(1.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建立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病理学;导学案

1 导学案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导学案

导学案指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1]。

1.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时指导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2]。

1.3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其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3]。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2 中职病理学导学案实践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对我校、甘肃省卫生职业学院、酒泉市卫生学校及天水市卫生学校4所省内具有代表性的卫生职业学校200多名教师及2 000多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生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显示:70%左右的学生没有养成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80%的学生未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调查也反映出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互动、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导学案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当前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基本思想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理念,其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规范性,从而完成课堂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如何教”上转变到研究“学生如何学”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3 中职病理学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探索过程、巩固练习、课后作业等。导学案在设计与编写上必须与教学实际相联系。

3.1 紧抓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要想教有方向、教有目标、教有效益,研读课程标准是前提。课程标准提供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为设计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提供了具体指导。中职病理学设计导学案要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基础,同时也要与各类卫生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紧密衔接。

3.2 研读教材促发展

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是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内容的辅助工具。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

3.3 学情调查是起点

高效课堂教学定位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学情是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学情调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

3.4 分层设计重差异

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差异,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程序、评价标准和达标测试等。

3.5 学法指导贯穿其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使学生学习有法,才能实现高效学习。导学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重在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设计病理学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明确写出如何看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

3.6 集思广益是保证

一份成功的导学案必然是靠学科教师与学生的群体智慧共同创造的。导学案的开放性决定了它不是个人的专利,而是教师间、师生间互动交流的结果。

4 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写,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导学案的作用及价值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在课堂实践中,我们依据学案导学过程模式的要求,结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及病理学的学科特点,将病理学学案导学教学分为课前预学、课堂导学及课后固学3个环节来实施。

4.1 课前预学

课前预学阶段是将病理学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依据导学案设定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在课堂授课前下发设计好的导学案,学生对照导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有序开展学习,独立做题,初步感知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在课堂讨论时解决。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授课班级人数,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将5~8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和督促,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预学阶段,还可采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熟悉导学案中的预习内容。例如我们对“血栓形成”这一课进行微课教学。在本节课中,关于栓子运行的途径、血栓栓塞、空气栓塞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可通过整合动画、图谱等信息技术手段录制数分钟的讲解短视频来配合导学案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4.2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是实施导学案的主要环节。在学生完成课前预学的前提下,对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可采取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先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再通过教师的归纳、引导、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就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给予正确的提示和引导。在解决问题时,尽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解题方法和依据。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可全面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导学阶段之前,要对课前预学情况进行检测,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和课堂教学重点的把握。在这个环节导学案的设计中,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针对性的训练,选取少而精的问题,既要涵盖基础知识,又要有较高的启发性和综合性,还要考虑学生层次的不同。在问题的选取上,兼顾各类卫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选取一部分真题,使学生提前接触各类卫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和内容。

4.3 课后固学

课后固学作为学案导学模式的最后环节,目的就是帮助、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自主进行总结归纳。在课堂实践中,采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归纳总结课程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通过相关案例设计,帮助学生将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5 中职病理学导学案实践反思

5.1 导学案编写的问题

导学案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集体教学智慧的结晶,只有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才可能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目标明确,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还要避免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习题,以免让学生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无法体现学案导学的教学优势。

5.2 导学案对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

教师是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者,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改变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要求中职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5.3 导学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适应性

导学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当前中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较低的状态下,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循序渐进。因此,在导学案教学实施中要考虑到学生适应性的问题。在课堂尝试阶段,导学案教学的学时数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1/3,这样既能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又能保证教学的稳定性[4]。

综上所述,中职病理学导学案教学实践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中职病理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有待改进,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容中逵.学案导学的三重判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4(8):92-97.

[3]吴中民.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4]张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及在医学病理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61-62.

G420

A

1671-1246(2015)14-0049-02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高效课堂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病理学导学案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病理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