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5-03-18陈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中药

陈静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高职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

陈静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高职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探索

中医学基础是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和入门课,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些后续课程如中药学、方剂学等的学习,因此,提高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医学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疾病防治等,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中药专业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中药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部分学生对学习中医学基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学生经过十余年现代教育理念的培养,对中医学语言和思维方式难以理解和接受[1]。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对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现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介绍

我院自2010年起,为适应医药行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开始设立中药学专业,迄今已招收了5届学生。中医学基础课程在中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64学时,为专业基础课。选用教材为何文彬、吴承玉主编的《中医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该教材为国家规划教材,供高职高专中药及药学专业使用,选用该教材是因为它观点新颖、语言平实、内容经典,较易为高职学生所接受。

2 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2.1 上好开学第一堂课

在本课程的第一堂课,笔者会对课程做一个系统介绍,包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学习建议、考核评价方式等,让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和作用,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方法。

第一堂课的内容还包括中国医学史,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关于《黄帝内经》的资料片,让他们了解《黄帝内经》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巨大影响,了解《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医学的好奇心。在介绍中医发展史的过程中,不断穿插古代名医治病救人的动人故事,如扁鹊救虢太子、华佗创制麻沸汤行外科手术、医圣张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等,使学生被中医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2.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提出:“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教学考虑的首要问题。单纯的中医理论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常见疾病进行介绍,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辨证论治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时,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介绍,因季节、人的体质等的不同,感冒表现为风寒、风热、暑湿、风燥等不同证型,需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再比如介绍五行相克理论时,可以告诉学生,五情配五行,五情也是按五行相克的顺序相克,这就是情志相胜疗法,如怒胜思、恐胜喜、喜胜悲等,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情绪。古人也有以情制情成功治愈情志疾病的案例,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以恐胜喜的例子[2]。学生听了后感觉很有收获,认为中医学并不是想像中那样神秘遥远,生活中处处都可用到中医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大增。

2.3 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具有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及视频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染力,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性认识,使得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舌诊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舌象图片,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对各种舌象有了直观的认识,印象非常深刻,这比单纯的口头讲解效果好得多[3]。另外,还可以利用课间和课余时间播放教师精选的中医讲座视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2.4 利用临床病案进行教学

笔者在成为教师前曾从事了17年的中医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案,可以结合讲课内容适当介绍,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到闻诊中如何根据咳嗽声音辨别证型一节时,笔者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有痰的咳声是痰湿蕴肺型,需要燥湿化痰;干咳是肺燥阴伤型,需要润肺养阴等。告诉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据此进行基本判断,以确定用药的方向,学生感觉非常容易理解且实用,纷纷要求多进行类似介绍,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2.5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明确重点和难点,在讲课时要有所侧重。对中药专业学生来说,学习的重点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五脏的生理功能、气血津液的基本功能、基本病因和病机等相关知识,诊法、辨证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是比较难学和掌握的,是学习的难点,在讲课中除了增加实际操作训练以帮助其掌握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难度。这样做,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2.6 增加实际操作训练

中医学基础中有些内容除了理论讲授外,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特别是诊法部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了问诊的内容和方法后,让学生分别模拟病人和医生的角色,按问诊的内容、步骤展开询问,教师在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在学习了舌诊的内容后,让学生互相观察舌象并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描述,教师对个别典型舌象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舌诊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些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初步学会了中医诊法的技能,也使课堂教学不再单调和枯燥。

2.7 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某些理论较为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课程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理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在讲解经络这一章节时,可介绍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比如目前认为经络是神经、结缔组织、内分泌、体液等部分功能的综合,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4]。

2.8 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一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对教和学起导向作用。笔者对本门课程采取综合考核评价的方式,即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测验、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仅以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更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总成绩构成为: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 50%,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成绩+课堂发言成绩+分组讨论成绩+阶段测验成绩+课后作业成绩。

3 结语

笔者从事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工作已经5年,经过对学生情况的不断了解、对教学内容的不断精选、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对本课程的满意率由最初的84%上升至96%。今后还要多对学生进行跟踪、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夏丽.中药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探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91-92.

[2]李连珍,周艳,高致明.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2012(24):10.

[3]利安华,朱坤.浅议如何提高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2012(13):100.

[4]黄岩松,潘国庆,罗清平.中医学基础课程难点与教学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1(1):42-43.

G420

A

1671-1246(2015)14-0042-02

猜你喜欢

中医学基础中药
“不等式”基础巩固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整式”基础巩固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