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社区学院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015-03-17卢建平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院社区建设

卢建平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浙江 瑞安 325200)

县级社区学院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卢建平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浙江 瑞安 325200)

根据社区教育的实际和社区学院的基本职能,当前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面向大众;以需为重,多元实用;以创为贵,立足本土。结合浙江省瑞安市社区学院建设实践,文章对县级社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社区学院;社区教育;策略

众所周知,社区学院是最早在欧美应运而生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亦称“民众高等学校”“民众学院”或“社区成人教育中心”,在英国则称之为“村庄学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区学院称谓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没有太大差异。目前,我国社区学院主要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依托,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社会各方参与,以推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多功能教育机构。作为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培养了社区所需的人才,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电大以其难能可贵的预见性,通过构建网络、丰富资源和队伍转型等,积极主动地推进社区教育事业发展,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已经成立的78所社区学院中,依托电大系统成立的达54所。但由于电大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差异性,社区学院感到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困难重重:实践中无所适从,理论上缺乏“真知灼见”。为此,亟须寻求发展策略,以求社区教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省各地通过县(市)建立社区学院、街道(镇乡)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居民区(村)建立社区市民学校或村民学校,构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开展县域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了解到当前县级社区学院在建设与发展中遭遇到诸多瓶颈问题,尤为明显的是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低,以及社区学院自身工作的不足等问题,造成社区学院发展迟缓。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宣传乏力。

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人们对社区教育内涵及有关理论的认识浅显,需要社区学院加大社区教育基本理论的宣传,以提高辖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现实中,较为普遍的现状是社区学院本身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导致在开展社区教育中宣传乏力,推动无力,影响着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

2.职能定位不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

当前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中,社区学院上承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或社区教育委员会,横联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职能单位,下接社区学校(分校),但职能定位与功能却模糊不清。这固然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但主要原因是社区学院坐等教育行政部门 “下指示”的惯性使然,工作上缺乏主动性。

3.培训项目缺乏特色,未能做到按需设置。

正是对社区教育内涵缺乏正确认识,有的社区学院工作上缺乏思路,或者生搬硬套他人的社区教育项目,开展一些流于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缺乏特色,直接导致社区居民的参与率低。

4.教学资源贫乏,整合能力较弱。

在电大基础上成立的社区学院,无论是教学对象、教学方式还是办学特点,都与电大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现有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市民的学习需求。此外,囿于社区学院对自身职能定位的模糊,对辖区内各类社区教育的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协调,与资源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些方面却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5.忽视队伍转型,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新要求。

现实中,社区学院在师资的转型方面存在停滞不前的现象。社区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的非正规教育,如果仍以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规律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教师队伍必然会“水土不适”,无法适应社区教育的需要。电大师资队伍深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方法的影响,因此以电大为依托成立的社区学院,其师资队伍的转型尤为重要。

二、社区学院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策略,本文理解为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原则、方法与措施。针对当前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社区学院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中应遵循三大建设与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原则。

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原则是发展与推进社区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社区教育关键性的价值取向。社区教育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特征,是以服务人、促进人、提高人、完善人为终极目的的,毋庸置疑,社区学院办学目标应立足于服务社会,面向大众。

2.以需为重,多元实用原则。

社区教育不仅要满足社区所有人的学习需求,而且要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此,社区教育要立足社区、面向全体居民,研究居民的学习特点,突出社区教育的实用性。这就要求社区学院注重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庞杂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学习需求的多面性、教育功能的开放性等特点,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满足社区居民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

3.以创为贵,立足本土原则。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社区学院在推进当地社区教育时,贵在本土化,力求打造辖区社区教育区域特色,培养自我品牌。这就要求社区学院立足本土、找准定位、循序渐进,以创新为主题推动当地社区教育的良性化发展。

三、对建设发展社区学院的方法与措施的思考

办好社区学院,建设学习型社区,既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为此,我们唯有立足现状,坚持三大原则,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切实从能力建设、提升工作效益出发,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能推动社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1.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地社区教育。

摒弃“等、靠”的思想,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当地的社区教育热潮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这是社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一是正确把握社区教育内涵,加强对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做好社区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知晓度,争取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支持;三是妥当处理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在行政权力与业务指导上形成互补与合力;四是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关系,争取协作共赢。积极搜寻其他单位开展教育培训信息,主动上门沟通,利用社区学院自身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各部门、各单位更好开展活动送去服务,在共信共建、共享与互动互补的前提下,互通多赢,形成合力。

2.明确发展定位,突出重点,阶段推进。

发展不平衡是浙江省社区教育的普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学院发展就要定位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社区教育各项工作。从社区教育发展形态看,社区教育的发展可分成初创奠基、稳步拓展和创新深化三阶段。

以瑞安市社区学院的发展为例,初创奠基阶段主要做好建阵地、布网络、争支持、筹经费和扩影响等工作。成立全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市社区学院—镇街社区学校—村社区分校(教学点)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争取市人民政府与市教育局在办学经费保障、人员编制、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要立足实际,从社区学院自身出发,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教育知晓度。

现阶段,瑞安市社区学院围绕五项工作,稳步拓展社区教育工作:提认识,强队伍,丰资源,多培训和勇探索。同时计划下一步工作重点,做好“强研究、重内涵、建机制、倡创新、善评估”,以促进全市社区教育进一步推向深入,并在提高社区教育实际效果等方面做足文章。

3.立足本土特色,培育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本土特色是社区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深化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必经路径。近年来,瑞安市涌现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品牌,如:由市社区学院承担的、以服务老年人为主题的“星期五学校”实验项目,莘塍社区学校的“校企联合,共建双赢”项目,沿江社区学校的“青少年校外帮教基地建设”,等等。

如同企业发展,社区学院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中要注重品牌培育。品牌内容上注重新鲜感,使社区居民乐于参与;方法上注重多样性,适应居民的生活特点;成效上注重成就感,让居民百学不厌。

4.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学习资源是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关键。理论上,电大库存的教学资源可为社区教育所用,但源于电大教育教学与社区教育的差异性,优质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利用尤为重要。同时,各级层面上缺乏统筹协调机制。瑞安市当前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较普遍的现象是,文化、劳动、司法、安监、卫生、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各自为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重复与浪费,培训项目流于形式。

社区学院作为区域内社区教育的龙头,对本辖区内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整合乃是基本职能之一。初创奠基阶段,社区学院主动加强与各部门联系,筹集项目资金,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逐步开展社区教育。稳步拓展阶段,社区学院致力于社区教育“学习超市”建设,多方面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诚然,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还应包括社区内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和文化资源等的整合。

5.促进师资队伍转型,完善管理方式。

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方式完善,是推进社区教育向前发展的两只驱动轮。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学院专兼职管理人员与教学队伍建设,配备与管理机构相协调的专职管理人员,扩充兼职人员,提高教师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从而可全员投入到社区学院的管理与教学活动中;二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本地社区教育志愿者库,通过激励机制,有效地吸引辖区内离退休人员、企业家、教师等参与社区教育;三是社区教育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加强对有志于社区教育管理与教学人员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为今后开展社区教育储蓄后备力量。

建设好这三支队伍,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即由对成人教育的狭隘认识向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公民教育等大视野转变;二是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多形式、多特点的灵活方式转变;三是角色定位的转变,由单一的教师身份向兼具教师与专业社会工作者双重身份转变。

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完善,应着重围绕学籍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学籍管理要由原来的集中性、统一性向社区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转型;班级管理要由原来的“由上到下”管理,转向社区教育的“纵横交错”管理;课程管理要由原来的单一性转向社区教育的多样性;经费管理要由原来的盈利为主,转向社区教育的公益为主,在资金筹措方面要走多元化整合的道路。

[1]王建根,蒋竹英.“网站+项目+基地”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构想[J].中国远程教育,2009,(3):52-56.

[2]李伟林,陈界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84-85.

[3]欧斯玛尼·张.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电大学报,2010,(1):7-10.

[4]吴锦程,陈榕.试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15.

[5]高卫东.北京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9:100-110.

[6]卢建平.浅议县(市)级电大在社区教育中的角色及功能定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52-555.

[7]卢建平.关于县(市、区)社区学院职能定位与完善的新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9-10.

G77

A

1671-2862(2015)01-0006-03

2014-12-02

卢建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文学。

猜你喜欢

学院社区建设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