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2015-03-11姚丽娜刘勇于海丹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2

山东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抑郁

姚丽娜,刘勇,于海丹(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2)

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姚丽娜,刘勇,于海丹(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2)

摘要: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口服盐酸多塞平,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口服文拉法辛。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22±0.64)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42±5.38)分、认知功能评分(24.24±5.18)分、ALD评分(81.13±8.01)分,对照组分别为(14.78±2.65)、(20.36±3.97)(21.33±4.92)、(62.31±6.84)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1.43%、82.86%(P均<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低于对照组的55.71%(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抑郁;文拉法辛

脑卒中患者的活动障碍常导致抑郁症发生,而抑郁症又可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脑卒中后抑郁作为脑卒中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除可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外,还会减慢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中,我们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文拉法辛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男86例、女54例,年龄45~83(62.94±10.73)岁。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发病1周内经头部MRI扫描确诊,其中脑梗死120例,脑出血14例,混合性中风6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2]18~30(22.42±2.86)分,抑郁发生于卒中后1~4(1.56±0.47)个月。首诊1周内未服用抗抑郁制剂,2周内未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史及癫痫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有乙醇及药物滥用史、脑器质性疾病史、精神障碍个人史和家族史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HAMD评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包括保护脑细胞及活化脑代谢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抑制血小板凝集剂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者给予降压、降糖、降脂治疗,对偏瘫肢体进行功能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塞平每晚睡前口服,初始剂量50 mg/d,服用1周后疗效不显著时可加大剂量。观察组加用文拉法辛每晚睡前口服,起始量5 mg/d,可酌情调至10~20 mg/d。

1.2.2疗效评定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①HAMD评分:总分>35分,严重抑郁;>20~35分,中度抑郁;8~20分,轻度抑郁;<8分,无抑郁。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S评分):0~15分,轻度损害;16~30分,中度损害;31~45分,重度损害;③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17分,认知功能障碍;≥17分,无认知障碍。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20分,属于正常人;<20分,为异常。⑤药物不良反应:嗜睡、多汗、口干、震颤、眩晕、视物模糊、便秘、皮疹、体位性低血压等。

1.2.3疗效评价标准①临床疗效判定[3]:治疗后MES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低于90%,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较治疗前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较治疗前减少18%~45%。病残程度1~3级,为进步;较治疗前减少低于18%,为无变化。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②抑郁症疗效评定[2]:按HAMD总分的减分率评估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75%为痊愈,50%~<75%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HAMD、MESSS、MMSE、ADL评分比较见表1。

组别n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MES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MMSE评分治疗前治疗后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7027.43±0.468.22±0.6424.46±4.3116.42±5.3817.62±4.2124.24±5.1847.26±7.2681.13±8.01对照组7027.81±0.6314.78±2.6525.57±3.9220.36±3.9718.11±3.6221.33±4.9246.46±6.8362.31±6.84t0.176.040.214.280.303.280.175.29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症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痊愈33例,显著进步26例,进步7例,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94.29%;抑郁症治疗痊愈16例,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临床治疗痊愈21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8例,无变化13例,总有效率81.43%;抑郁症治疗痊愈10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86%。两组临床疗效和抑郁症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9例(25.71%),对照组为18例(55.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79%,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运动迟缓、主动性减退、缺乏自知力、悲观失望等,严重者可使躯体疾病恶化或加重,并增加社会功能缺陷和自杀的危险性[4]。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除与大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还涉及心理、家庭及社会等多种因素[5~7]。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早期进行心理康复,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以消除或减轻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目前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8];但其非选择性阻断的作用使多种受体同时受累,导致疗效差。传统的三环类药物的抗抑郁作用虽然得到了肯定,但其口干、便秘、心悸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高,有时还可能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血压降低、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过量服用可能致死;另外由于脑卒中后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特别是在心血管方面,抗抑郁药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撤药综合征[9],以上种种限制了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文拉法辛是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双重作用的新型抗抑郁剂,它能显著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受体在神经元突触前膜部位的再摄取,同时还对多巴胺的回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后,其抑郁状态、缺损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常规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AMD、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ALD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抑郁状态、缺损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恢复程度更加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应用文拉法辛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活性升高,促使患者受损脑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同时改善抑郁症状。其临床疗效总有效为94.29%、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盐酸多塞平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2] 庞声航,阳初玉,徐薇,等.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内科,2011,6(1):11-13.

[3] 胡吉,郭海英.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43-144.

[4] 曾嵘,胡风云.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与焦虑共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238-239.

[5] 邵蓓丽,林岩,李焰生,等.卒中后抑郁障碍与血管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7(1):17-20.

[6] 李光耀,孙剑,汪卫华,等.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评分的相关因素[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6):454-455.

[7] 席富强,冯慧琼.脑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247-248.

[8] 黄澄,庞国防,梁活.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237-239.

[9] 诸亚萍,蒋正言.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47-3348.

(收稿日期:2014-08-08)

通信作者:刘勇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2023A184)。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09-0044-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09.016

猜你喜欢

抑郁
赶走青春期的小“抑郁”
偏瘫患者应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解析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