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策略

2015-03-11赵树国高顺喜赵丽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校建设

赵树国 高顺喜 赵丽芳

(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邯郸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策略

赵树国1高顺喜1赵丽芳2

(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邯郸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建设以来就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乡村中小学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肩负着服务、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以邯郸市成安镇乡村中小学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意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我市教育主管机构、乡村中小学领导提出合理建议。

中小学;图书馆;乡村

目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严重不足。我们将从乡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各个层面分析当前乡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及发展现状,比如:图书馆人员管理、文献来源、管理体制、图书馆馆舍的设置、经费等。

1 目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现状

1.1 自由设置,图书馆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教育部已连续颁布了两个有关图书馆的规程,明确规定了各种学校应设立图书馆,并要有可靠的经费保障,但由于监管不严以及经费不到位,图书馆对于学校来说就像是公共图书馆那样自由设置,或者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并且在资料及建筑上没有进行严格把控,只是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

然而,在日本,他们执行强制“义务设置制”,日本《学校图书馆法》第三条规定:“在学校中,必须设置学校图书馆。”据此规定,日本的各类学校就有义务保证学校必须建有图书馆,如果没有图书馆就是违法建校。结果效果非常明显,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SLA)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日本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学校图书馆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图书馆设置率为小学 97.1%、初中 99%、高中 99%,可见日本在30 多年前就几乎达到了学校图书馆 100%的设置率[1]。

1.2 中小学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在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国家曾指出“图书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2]。但是,我们对成安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30所中小学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共 35 人,其中23%的中学有专职的工作人员,90%的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兼职的(在校教师或者具有初中以下学历的外聘人员),更谈不上专业技能或计算机操作水平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校图书馆并没有按国家标准设置的专业工作人员来管理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

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处于何等状况,如若引不起学校及教育机构的重视,长此以往,如何谈论其稳定的发展及服务质量问题。

1.3 经费不足或不到位,制约了学校资源的建设

学校图书馆建设如同教学设施、教学装备等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与学校领导的重视,更需要经费的保障,况且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历来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是,由于我国没有对图书馆经费的实施标准做出具体规定,因此学校图书馆能够获取多少经费,就要看该校领导及教师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图书馆在该校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来源问题是学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1.4 认识不够,基础设施跟不上,满足不了教育的需求

我国曾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中对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图书馆的面积、电子阅览室、照明、采光、排水、防潮等相关设施。但是,由于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教育理念的守旧,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及课外活动,导致图书馆在中小学没有可存在的价值。调查发现,乡村80%以上的中小学图书馆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被完全重视,没有独立的建筑,甚至有的地区即使设立了图书室也是由废旧校舍改造,面积等方面根本不达标,安全存在隐患。

2 乡村中小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2.1 有助于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活动

图书馆是一个对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存的场所,它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日常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甚至于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课内外更多更广的知识,开阔他们的思维,更利于他们的创新发展,以此,图书馆的服务价值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也是学生学习研究的第二教室,给学生更大更自由的交流与发展空间。

2.2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场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目前,单独从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能方面来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做法很难能使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图书馆则长期从事着信息收集和管理工作,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肩负着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在目前发达信息的时代,图书馆也就成为了中小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与培养的首选空间。

2.3 推进乡村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寄托之地

图书馆的职责不仅仅要为中小学生提供美术、文学、体育、音乐、各种棋类等文娱资料,供中小学学生学习阅读,而且也要定期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以及各种读书活动,让图书馆成为学生们休闲的好去处,成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我国很多教育界专家认为一个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不但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水平,而且更能体现出学校培育人才的目标方向。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时代,图书馆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2.4 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基地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渠道,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应该担负起学生阅读的责任。但是,我们调查发现,乡村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相当匮乏。绝大多数的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却没有图书资料可看。我们对于普通中小学学生家庭藏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小学家庭藏书调查数据

10本以上10本以内没有小学5103510%20%70%中学8152719%30%51%高中10152520%30%50%

从上面调查中发现,一个班里50人,学生家中藏书量非常有限,读书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在农村调查出这样的结果,也是在所难免。首先,家庭的文化氛围比较弱,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爱莫能助,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图书资料;其次,孩子一天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主要依靠教师及学校提供这样的阅读环境。因此,在提高阅读方面中小学图书馆任重而道远。

3 促进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3.1 中小学要多渠道筹措图书经费及图书来源

我国图书馆自建设以来,资金来源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各级行政部门每年在教育经费中也按一定比例设置图书专项经费,并且各地图书管理部门都在积极地做着统筹安排,并组织学校实施。但是,对于中国这种地广人多的国情来说,仅仅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满足不了学校目前教育及图书建设的需求。因此,学校要想更好更快地建立起比较合格及实用的图书馆,必须多渠道筹措图书的经费及资料,积极鼓励社会及个人捐助适用的图书资料及资金协助图书馆建设,倡导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图书馆的建设。

3.2 法律保障,落实到位

在我国,因为没有确切的中小学图书馆法做依托,也没有法律强制性,因此导致了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各个方面的建设跟不上,所以在想法执行上摆动性很大,从而各个学校对图书馆的投入上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此,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一部关于中小学图书馆的相关法律,如同日本,执行强制“义务设置制”,不设置图书馆就是违法,作为图书馆的建设保障,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法律制定要全面性落实到点面上,即分别从图书馆的运营、图书馆馆员的培养、技术的支持、政策的支持及资金的支持等各方面做出详细明确规定,最终图书馆的建设才能有所保障。

3.3 跟公共图书馆搭建共享平台

目前我国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力度比较大,在每一所城市,公共图书馆成为了这所城市的亮点,无论从建设还是从图书资源购置上资金都比较到位,公共图书馆的各方面资源相对比较完善。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公共图书馆这种优势,与之达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设备,能够让它更好地为中小学服务,补充中小学图书资源及信息不足,达成“互利双赢”的效果。

4 总结

综上所述,中小学图书馆的存在是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甚至于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占有图书馆事业相当大比重,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素质教育,使得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完善的中小学图书馆势在必行。尤其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发展方面,与公共图书馆达成“互利互赢”的方式,也是图书馆建设中的捷径。总之,我们应逐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使中小学图书馆为学生服务的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更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1] 王乙竹. 中日中小学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Z].教基[2003]5号

[责任编校:张勇]

2015-10-27

本文系邯郸市社科联2015年课题《乡村小学图书馆共建的研究》(课题编号:201537)研究成果。

赵树国,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讲师。

G

A

1009-5462(2015)04-0093-04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去图书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