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2015-03-11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身心问卷

刘 慧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
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刘 慧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探究高职生的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本土化怀旧量表、环境适应问卷和SCL-90问卷对2405名高职生进行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结果:高职生家庭怀旧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p<0.05,0.01), 社会怀旧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正相关达较显著水平(p<0.01);环境适应问卷中除物理环境因子外,其他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正相关达较显著水平(p<0.01);身心适应、学习适应,家庭怀旧,社会怀旧4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26.1%的变异量,其中身心适应因子的解释量为22.1%。结论:高职生的怀旧心理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高职生环境适应情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中有4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怀旧心理是思念过去时一种比较复杂、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体验,它具有跨年龄、跨文化、跨群体的特点[1]。薛婧等人认为怀旧心理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还可以是苦乐参半的情绪[2]。Walker等人发现个体间怀旧话题的社会分享可以促进人机互动交流,增加亲密感,并引发人机互动中的怀旧情绪[3]。李玥研究发现社会怀旧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家庭怀旧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4]。Sedikides等人通过实验设计研究发现怀旧组的孤独感显著高于控制组,怀旧能降低由孤独感引起的社会疏离感[5]。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认为心理健康就是适应。夏纪林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6]。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假设: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三者间存在深层关系。本研究旨在为新生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高职学校入学新生2405名进行施测,有效问卷2398份,有效率达99.7%。所选测试男生1182人,女生1216人;独生子女1002人,非独生子女1383人,缺失13人;文科生1145人,理科生1250人,缺失3人。

1.2 研究方法

本土化怀旧量表,由路曼曼编制而成。该问卷包括14个条目,组成3个分量表:家庭怀旧、个人怀旧和社会怀旧[3]。适应问卷,由吴利辉编制而成。该问卷包含25个条目,组成5个分量表: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身心适应、自理适应、物理环境适应[6]。90项目症状清单,即SCL-90,由90个条目组成10个因子[7,8]。

1.3 统计学方法

统一指导语、统一施策,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包,涉及的统计方法主要有Pearson积差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

2 结果

2.1 高职生怀旧心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怀旧心理量表和SCL-90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发现,家庭怀旧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除强迫因子外,其余各项相关达显著(p<0.05),甚至较显著水平(p<0.01)。个人怀旧与偏执因子项显著负相关(p<0.05),与其余因子未达显著水平。社会怀旧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正相关达较显著水平(p<0.01),见表1。

表1 高职生怀旧心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r)

因子家庭怀旧个人怀旧社会怀旧躯体化-0.085**-0.0340.101**强迫症状-0.0380.0050.145**人际关系-0.063**-0.0040.159**抑郁-0.075**-0.0310.163**焦虑-0.041*0.0060.147**敌对-0.096**-0.0260.128**恐怖-0.045*-0.0100.117**偏执-0.089**-0.043*0.133**精神病性-0.074**-0.0120.139**其他-0.083**-0.0310.109**均分-0.076**-0.0190.157**

注:*P<.05,**P<.01,***P<.001。

2.2 高职生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适应问卷与SCL-90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显示:高职生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身心适应、自理适应四个因子与SCL-90全部因子正相关达较显著水平(p<0.01)。物理环境适应因子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相关不显著,与其余各因子相关显著(p<0.05,p<0.01),见表2。

表2 高职生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r)

因子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身心适应自理适应物理环境适应躯体化0.121**0.236**0.452**0.123**0.027强迫症状0.124**0.329**0.387**0.139**0.068**人际关系0.180**0.315**0.404**0.137**0.058**抑郁0.169**0.341**0.479**0.157**0.030焦虑0.170**0.287**0.443**0.159**0.027敌对0.136**0.271**0.389**0.058**0.088**恐怖0.141**0.260**0.350**0.290**0.029偏执0.134**0.246**0.362**0.057**0.083**精神病性0.157**0.259**0.384**0.102**0.062**其他0.108**0.262**0.379**0.100**0.049*均分0.168**0.329**0.470**0.155**0.057**

注:*P<.05 **P<.01 ***P<.001

2.3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怀旧心理、环境适应各维度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情况,以心理健康总均分为因变量,怀旧心理、环境适应各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见表3 。

高职生身心适应、学习适应,家庭怀旧,社会怀旧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0.51,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61,即进入回归方程的4个变异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26.1%的变异量。其中以身心适应因子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22.1%,其余依次为学习适应、家庭怀旧、社会怀旧。

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心理健康状况=0.387×身心适应+0.168×学习适应-0.103×家庭怀旧+0.099×社会怀旧。

表3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分析

模型RR2△R2F值△F标准化回归系数Sig.1.470a.221.221679.187679.187.387.0002.498b.248.248395.80287.809.168.0003.503c.253.252269.67113.334-.103.0004.510d.261.259210.81025.835.099.000

注:模型1预测变量: (常量), 身心适应;模型2预测变量: (常量), 身心适应, 学习适应;模型3 预测变量: (常量), 身心适应, 学习适应,家庭怀旧;模型4预测变量: (常量), 身心适应, 学习适应,家庭怀旧,社会怀旧;因变量:SCL-90总均分。

3 讨论

3.1 高职生怀旧心理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高职生家庭怀旧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强迫因子除外)显著负相关,这与李玥的研究一致,中国大学生的怀旧倾向中家庭怀旧倾向所占比例较高[4]。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离开家人来到新环境后,对家庭的关爱、温暖回想的越多心理越温暖,感受越好,心理健康状况越佳。

个人怀旧与偏执因子项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因子未达显著水平,可能是因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不断发展,个人对小时候的回忆越来越少,这些回忆与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多少关系,也有可能是这个因子的条目没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所致。当然,个人怀旧较多的情况下,可考虑与偏执的心理特点有关。

社会怀旧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正相关较显著,这与高职生进入高校生活,接触新的人际,思考工作等社会问题有关。人际交互理论认为个体怀旧具有人际交往互动的特点,人际关系会触发怀旧情绪[10]。高校的人际、生活等是走向社会的前奏,身在其中多有不适,于是经常将之与中学,甚至小学期间的美好相比,这种怀旧越多,对当下的问题越是感觉吃力,以致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也更感辛苦、心累等。

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注意加强大学生与家庭的良性互动,增进同学间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引导大家相互间分享怀旧话题,促进彼此交流,增加亲密感[10,11]。

3.2 高职生环境适应情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高职生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身心适应、自理适应四个因子与SCL-90全部因子正相关较显著。高职生刚刚进入高校新环境,在人际、学习、身心、自理等各方面要适应,适应不良则可能导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物理环境适应因子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相关不显著,与其余各因子相关显著,新生刚进校对物理环境还不太在意,由此引发的问题相应较少,也可能是学生对该校的设施等方面还算满意。

由此可见,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在开学初应重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帮助同学们适应大学里异质化的人际关系,学习人际交往技巧,了解不同于以往学习阶段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氛围,同时,教给他们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提升在大学里生活的能力等,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2]。当然,优美的物理环境给人赏心悦目的好心情,校园景观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身在其中的学子的精神面貌。

3.3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中有4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

高职生身心适应、学习适应、家庭怀旧,社会怀旧进入回归方程,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6.1%,其中,身心适应因子有效预测率达22.1%。由此表明,高职生身心适应情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

标准化回归方程为:心理健康水平=0.387×身心适应+0.168×学习适应-0.103×家庭怀旧+0.099×社会怀旧。表明高职生身心适应、学习适应不良以及社会怀旧较多的情况下会加重其心理问题,而温暖的家庭怀旧心理则能够有效改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结论进一步验证了高职生怀旧心理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中家庭怀旧与各因子显著负相关的统计结果。正如薛婧提出的,怀旧可以是快乐、温暖而正面的, 也可以是悲伤、失落而负面的,抑或是苦乐参半的[2]。当个体在一个环境中由于不适应而不断回味曾经时多少给心理上些许安慰,但是如果一再沉溺其中,则会影响当下所处的现实环境,以致恶性循环。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过程中,学校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应重视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至关重要性,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项目化设计,从不同层面和不同工作方向入手,开展相应活动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引导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勇敢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将来留下值得怀旧的记忆。

4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篇幅的关系,未对人口学变量进行深入分析,在后续的研究将进一步挖掘;二是被试来自一所高职院校,代表性不够,在今后研究中应扩大抽取被试的范围,不仅有本市高职生,还应有外地高职生;三是没有设置非高职生为控制组,如本科生等,未将差异样本进行比较,无法更加清楚地确定怀旧心理、环境适应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此后研究中,将加大样本异质性;四是本研究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质性研究较少,以后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结合。

[1] 杨肖.成年人怀旧心理、疏离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 薛婧,黄希庭.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608~616

[3] 路曼曼.中国背景下消费者怀旧测量及与老品牌信任关系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59~60

[4] 李玥.大学生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5]Sedikides,C.,Wildschut,T" &Baden,D. (2004).NostaIgia:Conceptualissuesandexistentialfunctions.InJ.Greenberg,S.Koole, &T.Pyszczynski(Eds.),Handbookofexperimentalexistentialpsychology(pp.200—214).NewYork:Guilford

[6] 夏纪林.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心理调适[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6~68,74

[7] 吴利辉.重庆市民办高职新生入学适应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8]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25

[9]LewisR.Aiken著.张厚粲,黎坚译.心理测量与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Baldwin,M.W"Keelan,J.P.R.,Fehr,B.,Enns,V" &Koh-Rangarajoo,E. (1996).Social-cognitiveconceptualizationofattachmentworkingmodels:Availabilityandaccessibilityeffec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71, 94-109.人际交互理论

[11]Sedikides,C"Wildschut,T"Gaertner,L.,Routledge,C., &Amdt,J.(2008).Nostalgiaasenablerofselfcontinuity.InF.Sani(Ed.),Selfcontinuity:Individualandcollectiveperspectives(pp.227—239).NewYork,NY:PsychologyPress

[12] 姜峰,张淑媛,郭秀丽,段秋红,关旺,栗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41~642

[责任编校:张勇]

2015-10-05

高职生怀旧心理、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TKY20140033)

刘慧,女,安徽淮北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助教。

G

A

1009-5462(2015)04-0083-04

猜你喜欢

高职生身心问卷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问卷网
给身心降个温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问卷大调查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问卷你做主
身心八要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