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散养的能繁母猪死因调查及预防

2015-03-01李祝荣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难产圈舍母猪

李祝荣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文山 663609)

农村散养的能繁母猪死因调查及预防

李祝荣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文山 663609)

目前,农村母猪养殖还是以家庭散养为主,无规模养猪场,圈舍结构简单,饲养方法粗糙,饲料品种单一。近6年来,随着国家对政策性能繁殖母猪政策的倾斜,董干镇母猪存栏数量有所增加,发展母猪养殖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提供子女入学费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群众科学养殖水平不高、饲养管理不善、母猪近亲繁殖、种公猪患有传染病等不良因素,导致农村散养母猪死亡数量不断增加,调查表明,能繁母猪(10~48个月)占母猪死亡的98%以上,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董干镇母猪存栏4 120头,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 526头,后备母猪594头,因疫病死亡的能繁殖母猪168头。因此,做好母猪的疫病预防和饲养管理对于搞好养猪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范围

对全镇16个村委会的109个村民小组母猪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情况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从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全镇109个村民小组452户养猪户的616头母猪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统计的主要内容有:调查户数,母猪存栏数,难产死、子宫、阴道、直肠脱致死、冻死、中毒死、疫病死、死胎及流产死,并按死亡原因分别计算母猪死亡率。

2 结果与死亡原因统计分析

将本次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做了记录整理,详见表1。

表1 董干镇母猪死亡情况调查

2.1 母猪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疾病

母猪抵抗力低下,病毒容易侵入身体,导致母猪死亡原因的疾病主要有:产后高热、乳腺炎、猪寄生虫病及猪丹毒、猪圆环、喘气病等传染病。由于农户养殖技术水平低,防疫观念淡薄,平时不注重对母猪的防疫注射,部分错误认为母猪怀孕期间不宜注射疫苗,导致母猪对很多传染病无法抵御。

2.2 子宫、阴道、直肠等脱出是导致母猪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

母猪饲养不当,如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及无机盐,或饲料营养不足,造成母猪瘦弱,运动不足,产后发生瘫痪,母猪剧烈腹泻而引起的不断努责,产仔及产后发生的努责过强,以及难产时助产抽拉胎儿过猛,产后由于长期便秘或顽固性下痢、母猪过肥或怀孕后长期腹压过高,子宫压迫阴道和直肠,以上各种原因都可引起子宫、阴道、肛门脱出未及时治疗,造成感染而引起母猪死亡。

2.3 中毒[1]

在农村,平时不注重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特别到夏季,人不能吃的腐败变质东西通常都留给猪用,很多腐败菌、霉菌不断滋生,母猪没有食用完的食物被下一次利用,青贮饲料发霉变质,黄曲霉菌、氢氰酸、亚硝酸盐等,在冬季,腌肉水中毒,母猪中毒后,没有及时被发现,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

2.4 冻死

麻栗坡县自古就有“冷董干、旱马街”的环境气候传说,在寒冷的冬季,饲养母猪农户不注重母猪的保温工作,也不添加高蛋白饲料,造成营养不良,母猪瘦弱,皮下储存的脂肪少,不能抵抗寒冷的侵袭。

2.5 死胎及流产

母猪妊娠期间死亡率占1.29%,在农村,导致死胎的原因主要有圈舍拥挤,母猪与其他育肥猪混圈关养,猪与猪之间发生挤、打、咬、抵等现象,导致母猪流产,部分流产的母猪,死胎滞留在子宫内未能产出,在母体内发酵,腐败、分解,胎儿骨化停留于子宫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子宫内膜炎及败血症造成母猪死亡。

2.6 难产

难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胎儿问题,如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畸胎;另一方面,母猪自身原因,母猪初配年龄小产道狭窄;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母猪过胖或过瘦;母猪年龄老、胎数多引起膀胱积尿性难产,运动少、应激(多见于初产胆小母猪受到惊吓)等因素都是造成母猪难产的主要原因[2]。

3 治疗

3.1 子宫、阴道、直肠脱出

首先,对脱出部位进行清洗消毒,可选用0.1%雷夫诺尔、0.1%高锰酸钾液、2%明矾水等冲洗干净,如组织发生水肿、坏死,除去水肿和坏死组织,并将脱出的部位进行整复,较严重者无法进行整复时可进行缝合手术。

3.2 霉变食物中毒

发病后立即停喂霉变食物,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急性中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温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灌肠、洗胃后,内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钠;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40%乌洛托品20 ml;同时皮下注射20%安钠咖10 ml,以增强猪体抗病力,促使毒素排出。

3.3 亚硝酸盐中毒

用小剂量亚甲蓝进行注射,1~2mg/ kg体重,肌注,可同时用维生素C、葡萄糖静注。

3.4 食盐中毒

应先饮服、灌服适量等渗糖、维生素,晚期脱水严重者可进行以下治疗:20%甘露醇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甘露醇6ml、硫酸镁0.6ml用药[3]。或者溴化钙0.5~1.5g,2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一次静脉注射。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严格控制母猪产前体膘、产后体膘、断奶期体膘,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要做好“五期”,即空怀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断奶期的饲养管理[5]。特别注重日粮中粗蛋白、能量、维生素、矿物质、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

4.2 加强重大疫病防疫免疫工作

在董干镇主要做好猪瘟、猪丹毒、口蹄疫、猪蓝耳、猪伪狂犬、猪肺疫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提高群众防疫意识,做到无病早防。向社会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在圈舍内做免疫计划表并做成展板模式进行墙上张贴,严格按照免疫日期、免疫疫苗进行母猪的预防接种,空怀期对母猪进行驱虫。

4.3 加大农户技术操作水平培训力度

很多养殖户自己不会使用注射器,没有无菌操作意识,要加大对农户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让农户自己学会使用注射器、掌握简单的子宫、阴道、直肠脱出整复术。

4.4 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适当运动,保持肌肉紧张性,正确助产,拉出胎儿和胎衣时不要过猛过急。如果母猪发生阴道、子宫或直肠脱出,在农村,首先进行手推法送入复位,不能让脱出部位时间过长,以免发生感染[4],很多养殖户,平时不注意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往往很多母猪发生脱出后几天才打电话告知兽医人员,发病部位发生水肿、受到细菌污染,甚至休克。

4.5 饲喂新鲜的猪菜和不变质的饲料

猪菜应散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堆放一堆发霉变质,熟猪菜尽量做到现煮现喂,饲料也应现拌现喂,不用腌肉水饲喂母猪,以免发生食盐中毒。

4.6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在农村,圈舍简陋,无保暖设备,应在圈舍内垫上厚干草,一般要求10~20cm,产褥期母猪抵抗力低下,临产时,开放式猪圈在四周搭上双层塑料膜和玉米秆、稻草以防贼风,并在圈舍内挂100 W照明灯数只或者摆放安全火炉。

4.7 合理分群和管理

怀孕前期可合群,后期要单栏,防止串栏。不喂酸性大的青贮饲料和刺激性大的食物如酒糟,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在夏季,做好圈舍的降温。配种时,选择无亲缘关系的种公猪,防止近亲繁殖,淘汰有遗传缺陷的母猪。防止碰撞、追赶、拥挤、鞭打等机械性引起的流产、死胎。

4.8 母猪要到10月龄后才能配种

注意给怀孕母猪适当的运动,合理搭配饲料,防止胎儿过大。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以便发生难产时及早发现,及时救治。母猪产仔时,若发生胎儿过大,可先向产道内注入润滑剂再进行助产;胎位不正要进行胎位矫正并进行正确的助产。给母猪进行接生时,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消毒方法做好产前、产后消毒,以防发生子宫内膜炎。

4.9 做好农村圈舍改造

农村母猪圈舍大多是几个石头或者木板围成一个小圈,猪圈空间狭小,母猪运动量小,易发生难产、瘫痪。母猪产后与小猪不分圈,导致仔猪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不明显,母猪圈舍应该做好防滑设备的改造,在圈舍内垫上适度高的干草,以免母猪产生跌倒,发生流产。

4.10 母猪选择

选择生产性能高,品种较纯的母猪,淘汰老弱、病、残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到正规的种猪场进行后备母猪的选育。

5 小结

通过对董干镇农村散养能繁母猪死因的调查发现,母猪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因疫病感染造成的死亡占能繁母猪总死亡率的47.22%,感染疫病是造成能繁母猪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解决母猪死亡率高的问题,首先是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免疫,建立健全完善的免疫程序,在母猪配种前完成预定的免疫程序,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其次是加大母猪养殖户的科技培训力度,特别是教他们科学使用兽医器械,能为自己饲养的各种动物开展防疫注射,当好饲养员又当好保健员。这样,董干地区能繁母猪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状况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1] 李勤建. 母猪常见疾病与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0(02):34-36.

[2] 李铁栓,张彦明,刘占民主编.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3] 朱坤喜主编.兽医病理解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黄志坚主编.母猪健康养殖[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 剧祥增.母猪死因调查分析及预防[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8):27.

猜你喜欢

难产圈舍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主要措施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